图书介绍

垦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垦殖学
  • 李积新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5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农垦(学科: 概论 地点: 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垦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1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章 垦殖之意义4

第三章 垦殖之起源5

第四章 垦殖之重要6

第五章 垦殖之历史11

第一节 汉代以前时期11

第二节 汉代屯垦18

第三节 唐代屯垦19

第四节 宋代屯垦20

第五节 元代屯垦21

第六节 明代屯垦27

第七节 清代屯垦30

第六章 垦殖之进化32

第七章 垦殖之分类33

第八章 垦殖必要之学科35

第二篇 中外垦殖概况37

第一章 中国37

第一节 气候37

一 气温37

二 雨量39

三 风41

第二节 土壤41

第三节 荒地48

一 荒地面积48

二 荒地来源60

第四节 各地垦务61

第一目 东三省61

一 辽宁洮儿河流域之垦务66

二 辽宁鸭绿江上游之垦务67

三 吉林图们江左岸之垦务67

四 吉林壮丹绥芬穆稜诸河上游之垦务68

五 乌苏里江左岸之垦务69

六 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垦务69

七 黑能江右岸之垦务73

八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之垦务73

第二目 蒙古74

第三目 热察绥77

第四目 甘宁青82

第五目 新疆85

第六目 康藏89

第七目 盐垦93

一 雨淮盐垦93

二 长芦盐垦97

第八目 海南岛99

第二章 美国102

第三章 日本106

第四章 俄国110

第五章 丹麦112

第六章 德国113

第七章 意大利114

第三篇 垦政117

第一章 垦务行政117

第一节 历代垦务行政117

附林垦署组织法119

第二节 地方垦务行政121

附绥远垦务总局组织暂行章程122

第二章 垦殖政策131

第一节 历代垦殖政策131

第二节 民国垦殖政策136

第三节 均地142

第四节 厉行土著143

第五节 屯垦145

第六节 水利146

第七节 农林牧并重147

第八节 奖励保护147

附江西水利局奖励垦荒暂行规程149

附江西水利局县长垦荒考成规程150

第九节 限期竣垦152

第三章 清丈157

第一节 清查157

附广西清查荒地章程158

附清理荒地暂行办法160

第二节 测丈164

附察哈尔实业厅清丈处章程165

附河南省荒山荒地登记暂行条例167

附安徽省各县官产垦荒评判委员会规则169

第四章 划区172

第五章 施工176

第六章 放垦177

第一节 领地手续177

附国有荒地承垦条例179

第二节 领地价格196

附察哈尔实业厅垦丈收价处章程198

第三节 领地限制200

第四节 竣垦年限202

第七章 奖励及保护205

附督垦原则206

第八章 经营类别208

附华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9

第四篇 开垦方法221

第一章 择度地势221

第一节 平原地势221

第二节 山荒地势223

第三节 水荒地势224

第二章 垦荒方法225

第一节 平原垦法226

第二节 破土及清地226

第三节 平土227

第四节 开溝227

第五节 山荒垦法229

第六节 水荒垦法230

第七节 堤工230

第八节 勘定堤线231

第九节 堤身231

第十节 工程232

第三章 土壤改良234

第一节 各种土坏特性234

第二节 土壤改良法235

第三节 黏土改良法236

第四节 沙土改良法237

第五节 鹹土改良法237

第四章 耕垦时期239

第五章 作物选择240

第六章 垦荒计利242

第七章 垦荒用具248

第一节 清地及开垦用具249

第二节 耕犂251

第三节 锄与鍫254

第四节耙255

第五节 耰及钉耙259

第六节 中耕器260

第七节 压土器260

第八节 莳种器264

第九节 施肥器268

第十节 收获器268

第十一节 原动机272

第五篇 灌溉277

第一章 概论277

第一节 雨量与农事278

第二节 灌溉影响281

第二章 灌溉方法283

第一节 我国旧有之灌溉方法283

第二节 地下灌溉284

第三节 地面灌溉285

第四节 水沟288

第五节 田沟淹灌法289

第六节 分条灌溉法290

第七节 分区灌溉法290

第八节 盘状灌溉法291

第九节 沟灌法292

第十节 结论293

第三章 灌溉用具294

第一节 昔日之用具294

第二节 现在用具300

第一目 龙骨车300

第二目 车水机301

第三目 引擎之种类301

第四目 木槽及滂浦304

第五目 车水机之创用及现状305

第六目 车水机价格305

第七目 虹吸管307

第八目 水门及节水器具307

第四章 灌溉时季309

第一节 理想中之土水309

第二节 秋季灌溉310

第三节 冬季灌溉312

第四节 早春灌溉313

第五节 作物生长期中之灌溉313

第六节 灌溉生长期短作物之时日314

第七节 灌溉生长期长作物之时日314

第八节 日灌与夜灌315

第六篇 排水317

第一章 绪论317

第二章 我国东部中部排水情形318

第一节 红土区域排水情形318

第二节 盘层土区域排水情形320

第三节 淮河流域土壤320

第四节 褐土区域排水情形321

第五节 中部扬子江受溢平原排水情形321

第六节 扬子江下游冲积土区域排水情形322

第七节 北方平原冲积土排水情形323

第八节 中部平原之沙姜土排水情形323

第三章 需要排水之地325

第四章 排水方法326

第一节 明溝326

第二节 浅明溝327

第三节 排水管327

第四节 排水井328

第五章 地中水分如何进入排泄管中329

第六章 排水管之种类及其大小331

第一节 有孔泥管331

第二节 磁管及光滑磁管332

第三节 水门汀管332

第四节 排水管大小333

第七章 埋管法335

第一节 出水口340

第二节 水管所埋深度341

第三节 水管所埋距离342

第四节 水管所埋斜度342

第五节 水管斜度须均匀344

第八章 淤泥储积所345

第一节 淤泥储积所之构造及功用345

第九章 排水测量及设计347

第一节 安置木标347

第二节 测量地面高低350

第三节 设计埋水管之溝352

第四节 计算水管斜度及溝深354

第五节 用简单测量器测量之方法355

第六节 附录(排水工程之顺序)356

第十章 排水问题358

第一节 出水口问题358

第二节 流沙问题359

第三节 软土问题360

第四节 土壤容积收缩问题360

第十一章 排水指南362

第一节 低平轻松土362

第二节 倾斜轻松土362

第三节 广平之重黏土或微有高低之重黏土363

第四节 斜坡之小平原或低地363

第五节 山顶之凹平地363

第六节 小区域之埴土地无天然出水口者364

第七篇 旱农365

第一章 绪言365

第一节 旱农与垦殖西北366

第二节 作物生长一磅干物所需之水量369

第三节 雨量对于作物之生产量371

第二章 旱区土壤373

第一节 旱区与湿区土壤之别373

第二节 考查旱区土壤374

第三节 旱地中殖物之根375

第三章 旱地肥分377

第一节 旱地永存之土肥377

第二节 旱地土肥之原因378

第三节 维持土肥方法380

第四章 旱农方法383

第一节 休閒制383

第二节 深耕貯水384

第三节 秋耕貯水384

第四节 节制蒸发386

第五节 中耕之影响387

第六节 中耕时期388

第七节 节制呼吸蒸发之方法390

第八节 莳种时期391

第九节 莳种深度393

第十节 种植种子数量394

第十一节 莳种方法395

第十二节 作物管理395

第十三节 收获396

第五章 旱农作物398

第一节 小麦398

第二节 燕麦401

第三节 大麦401

第四节 黑麦401

第五节 玉蜀黍402

第六节 高粱402

第七节 山芋403

第八节 其他作物及果木404

第九节 旱农作物成分及将来需要404

第六章 结论405

第八篇 移民409

第一章 移民机关409

第一节 政府移民机关410

附湖南省赈务会附设移垦处简章411

附徒刑人犯移垦条例412

第二节 半官移民机关413

第三节 商业移民机关413

第二章 移民设备415

第一节 移民宣传415

附湖南省赈务会移民赴吉林依兰垦殖宣传纲要416

第二节 移民选择418

第三节 运送422

第四节 饮食423

第五节 住所423

第六节 医药424

第三章 移民安插425

第一节选择垦地425

第二节 建筑居屋426

第四章 保安427

第一节 公共保安427

附乡村自卫团组织章程427

第二节 垦地保安429

第三节 农舍保安430

第五章 新村建设431

附新农村组织纲要434

附新农村创设办法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