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与构建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与构建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853922.jpg)
- 靳希斌主编;胡耀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563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教育财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与构建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时代要求1
1.1.1我国提出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背景1
1.1.2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可实现公共教育治理2
1.1.3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制度安排需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4
1.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5
1.1.5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组成部分6
1.1.6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6
1.1.7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对构建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客观要求7
1.2研究目的和意义8
1.2.1研究目的8
1.2.2研究意义9
1.3研究已取得的成果10
1.3.1关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理论基石研究10
1.3.2关于市场介入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研究12
1.3.3关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与治理研究13
1.3.4关于构建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是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制度安排研究15
1.4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6
1.4.1加强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的定位研究17
1.4.2深化对公共教育治理的研究17
1.4.3注重研究方法的整合运用17
1.4.4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17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18
2.1基本概念18
2.1.1政府职能转变范畴的概念18
2.1.2公共教育财政范畴的概念22
2.1.3教育服务产品24
2.2理论基础24
2.2.1政府职能理论24
2.2.2财政分权理论27
2.2.3公共财政理论30
2.2.4新公共管理理论33
2.2.5第三部门理论34
2.2.6教育公平理论34
2.2.7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公平36
2.2.8消费者行为理论38
2.2.9新制度经济学理论38
3.现代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40
3.1西方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的交织演进40
3.1.1古典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41
3.1.2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观42
3.1.3新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观43
3.1.4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和效果44
3.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6
3.2.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理由46
3.2.2对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的反思51
3.3政府失灵52
3.3.1对政府失灵的研究52
3.3.2政府的内部性问题54
3.3.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55
3.3.4公共政策的失误55
3.3.5新垄断的产生和寻租56
3.4西方政府新公共管理:从“划桨”到“掌舵”57
3.4.1政府的基本角色:掌舵而不是划桨58
3.4.2公共部门的使命导向:服务于顾客58
3.4.3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方式59
3.4.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导向和多元参与61
4.现代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历史演进64
4.1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历史进程64
4.1.1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和政府的强势干预64
4.1.2自由竞争时期最弱意义上政府管理职能64
4.1.3 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政府管理职能干预65
4.1.4“滞胀”后适度调整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65
4.1.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职能转变65
4.2现代政府公共职能67
4.2.1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67
4.2.2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67
4.2.3政府拥有公共权力68
4.2.4纠正市场失灵68
4.2.5政府的配置、稳定和分配经济职能68
4.3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历程69
4.3.1改革开放前政府管理职能转变69
4.3.2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职能转变71
4.4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取得的成就73
4.5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74
4.6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75
4.6.1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实践路径75
4.6.2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现实途径77
5.教育产品属性与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79
5.1公共产品概念与理论79
5.1.1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81
5.1.2公共产品的分类83
5.1.3公共产品的供给84
5.2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87
5.2.1教育产品特征分析87
5.2.2教育产品分类93
5.2.3教育产品的外部效应93
5.2.4政府与市场在提供教育产品上的各自局限94
5.3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95
5.3.1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95
5.3.2政府教育服务型管理职能96
6.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理论及制度构成100
6.1构建适应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的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100
6.1.1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基本含义100
6.1.2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内容与范围100
6.1.3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基本特征101
6.1.4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基本功能102
6.2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构成104
6.2.1政府公共教育财政预算制度104
6.2.2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来源制度106
6.2.3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比例制度107
6.2.4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配置与分配制度109
6.2.5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增长制度109
6.2.6政府公共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11
6.3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大教育投资的规划114
6.4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发展趋势116
6.4.1政府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总量与比例将会逐年上升116
6.4.2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投资配置结构将更加合理117
6.4.3教育投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117
7.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118
7.1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法规、政策与条例118
7.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义务教育投资119
7.2.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19
7.2.2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现实考量122
7.2.3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制度选择125
7.3国家对农村及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投资优惠政策130
7.3.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130
7.3.2《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133
7.3.3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136
7.4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制度管理体制138
7.4.1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一次调整:放权139
7.4.2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二次调整:收权140
7.4.3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三次调整:分级管理141
7.4.4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第四次调整:以县为主142
7.4.5义务教育投资制度管理体制的关键节点:县、乡(镇)143
7.5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资制度演变及其特征145
7.5.1第一阶段: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77—1985年)146
7.5.2第二阶段: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85—1993年)146
7.5.3第三阶段:市场力量增加政府力量弱化(1994—2002年)148
7.5.4第四阶段:建立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制度(2002年至今)150
7.6推进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发展对策建议及展望151
7.6.1推进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151
7.6.2面向2020年义务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展望153
8.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54
8.1高等教育财政的内涵154
8.1.1高等教育财政概念154
8.1.2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法规、政策与条例155
8.2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单一主体高等教育投资制度(1949—1979)157
8.2.1“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财政投资制度157
8.2.2“基数加发展”投资制度158
8.2.3政府公共教育财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量与比例159
8.2.4高等教育政府公共财政单一投资制度分析159
8.3多元化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形成与发展(1980—2009)160
8.3.1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中政府投资制度的变革160
8.3.2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中市场力量和私人部门的成长163
8.4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数量和结构的变化167
8.5面向2020年高等教育投资制度改革与发展展望169
8.5.1继续重视和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169
8.5.2重视社会投入完善高等教育多渠道投资的制度170
8.5.3调整和完善政府间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制度170
8.5.4建立高等教育以多元素为基础的复合型投资制度170
8.5.5建立合理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助学制度171
9.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差异实证分析172
9.1 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投资的总体情况172
9.1.1财政性教育投资的规模172
9.1.2政府财政性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174
9.2 1998—2007年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结构及省域差异176
9.2.1地方普通高校财政收入结构变化176
9.2.2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省际差异178
9.2.3中央财政在省域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差异181
9.3基于计量工具——基尼系数的差异分析184
9.3.1差异指标的选取——基尼系数184
9.3.2计算步骤185
9.3.3计算结果的分解分析187
9.4不同类型地方高校公共财政投资差异190
9.4.1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区域差异190
9.4.2中央划转到地方的高校公共财政投资变化192
9.4.3地方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财政结构差异193
9.5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197
9.5.1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198
9.5.2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210
9.5.3人口因素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资的影响213
9.5.4地区产业结构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影响217
9.5.5历史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政策对地方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影响218
10.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共性逻辑与市场化现实220
10.1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共性检视220
10.1.1危机丛生的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制度220
10.1.2财政视阈的大学公共性缺失223
10.1.3关注公平正义的政策转型224
10.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教育新任务226
10.2公共性视角的高等教育财政研究路向228
10.2.1从服务公共目的到追求“3E”229
10.2.2高等教育经费从政府介入到成本分担231
10.2.3从吸引社会投入到关注教育公平232
10.2.4政府责任与市场的有限介入234
10.3高等教育财政对金融市场的依赖235
10.3.1普通高校贷款的规模235
10.3.2高校贷款风险化解策略238
10.3.3高校贷款问题如何解决241
11.美国政府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经验——以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制度为实证案例244
11.1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体制244
11.1.1政府实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回顾244
11.1.2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246
11.2州政府财政对学生的资助251
11.2.1美国大学私人入学成本的提升252
11.2.2州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方式253
11.2.3给不太贫穷学生新的资助255
11.2.4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联邦政府学生资助257
11.3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的特色项目258
11.3.1田纳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258
11.3.2科罗拉多州的高等教育券计划263
11.3.3弗吉尼亚州的大学学费预付计划项目264
11.4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265
11.4.1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诞生及发展266
11.4.2州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模式268
11.5借鉴美国州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制度的有益经验273
11.5.1借鉴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制度273
11.5.2借鉴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274
11.5.3借鉴美国各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特色政策274
参考文献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