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口通史 9 元代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人口通史 9 元代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851550.jpg)
- 袁祖亮主编;李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594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人口-历史-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口通史 9 元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蒙元概说1
一、分期、疆域与人口数量1
二、统治制度与发展状况2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5
一、研究意义5
二、研究内容5
三、主要研究方法10
第三节 元代人口研究概况11
一、人口数量问题研究概况12
二、人口统计与管理问题研究概况13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问题研究概况16
四、区域人口问题研究概况18
五、民族人口问题研究概况20
六、城市人口问题研究概况21
七、人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概况22
八、人口政策问题研究概况23
九、人口思想和人口素质问题研究概况23
十、人物与家族问题研究概况24
第一章 元代的户口概况31
第一节 元代的全国户口概况31
一、《元史》所载全国户口及存疑31
二、蒙古国时期全国户口问题33
三、大元时期全国户口问题36
第二节 元代各级政区和基层行政组织的人口概况41
一、各级政区的人口概况42
二、基层行政组织的人口概况49
第二章 元代的人口分布54
第一节 元代的地区人口分布54
一、研究方法54
二、元代人口在现代各省区的分布概况56
第二节 元代的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71
第三章 元代的人口政策74
第一节 人口管理与户籍制度74
一、蒙古草原地区的千户制与青册74
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诸色户计、户类、户等与鼠尾文簿75
第二节 人口的俘掠屠杀和赏赐政策77
一、人口的俘掠屠杀政策77
二、罪人家属人口的籍没充赏制度79
第三节 人口的赋役优免政策81
一、元代的赋役制度81
二、人口的赋役优免政策83
第四节 人口的刑律优免政策84
一、蒙古、色目和官员的司法特权和刑律优免政策84
二、僧、道等宗教群体的司法特权和刑律优免政策85
三、老耄、幼疾和蠢愚的“三赦”政策85
四、其他特殊群体的刑律优免政策87
第五节 人口的救助赈济政策88
一、仓储制度88
二、赈恤制度90
第六节 医疗政策93
一、统治阶级的医疗政策93
二、军士的医疗政策93
三、贫民的医疗政策94
四、罪犯囚徒的医疗政策95
五、医疗政策的保障机制96
第七节 收养政策98
一、官方收养政策98
二、民间收养政策99
第八节 官方抚恤和官员给假养老政策100
一、官方抚恤政策100
二、官员休假养老政策102
第四章 元代的人口迁移108
第一节 俘掠、进献、买卖人口迁移108
一、俘掠人口迁移108
二、进献人口迁移110
三、买卖人口迁移111
第二节 征调服役、官吏迁转、人质迁移114
一、征调服役114
二、官吏迁转116
三、人质迁移118
第三节 屯田迁移119
一、屯田迁移举例和迁移政策119
二、屯田的规模及分布123
第四节 流民和逃人的迁移124
一、灭金攻宋和治理中原初期人口的逃亡流移124
二、全国统一后到元末的流民浪潮125
三、流民和逃人的迁移政策126
第五节 罪犯流放贬徙127
一、流刑条款与迁移实例127
二、谪、谪戍制度和迁移实例133
三、流放贬徙人群、地点和相关制度的考察134
第六节 其他类型的迁移136
一、降附、亡国、离叛类迁移136
二、政治防范、实郡县京师类迁移137
三、政治联姻、经济文化交流类迁移138
第五章 元代的人口素质145
第一节 元代人口的身体素质145
一、元代人口寿命145
二、元代人口身高152
三、元代人口异常现象154
第二节 元代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155
一、元代教育的恢复发展与全国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提升156
二、元人的文化科技成就与生产劳动技能161
第三节 元代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165
一、蒙古族的传统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行为165
二、元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170
第六章 元代的人口构成183
第一节 官员构成183
一、元代的官制183
二、元代官员数量构成185
三、元代官员品级构成186
四、官员数量构成、品级构成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93
五、官员的铨选、任职制度与民族构成195
第二节 吏员构成197
第三节 区域人口构成202
一、《至顺镇江志》中镇江路的户口与人口构成203
二、《至元嘉禾志》中嘉兴路的户数与人口构成214
三、《至正金陵新志》中集庆路的户口与人口构成217
四、《大德昌国州图志》中昌国州的户口与人口构成229
五、《大德南海志》中广州路的户口与人口构成230
六、其他史料中的区域户口与人口构成232
七、小结233
第七章 元代的婚姻家庭与人口236
第一节 元代的婚姻家庭形式和制度236
一、蒙古族的婚姻家庭形式和制度236
二、其他民族的婚姻家庭形式和制度240
三、元人的初婚年龄244
第二节 元代的家庭人口规模246
一、全国及区域户均人口246
二、个体家庭人口规模247
三、元人的妻妾、子女数量248
第八章 元代的人口姓氏与分布253
第一节 元代姓氏概况253
一、元代各族人口的姓氏概况253
二、元代姓氏的来源与变化258
第二节 元代人口姓氏分布及其规律261
一、元代人口姓氏分布的研究方法261
二、元代人口姓氏分布264
三、元代人口姓氏分布规律268
四、比较与结论270
第九章 元代的人口思想274
第一节 蒙古社会分土分民的人口管理思想274
第二节 实边固塞、土流共治的人口思想277
一、通过人口迁移,使边疆各民族杂居融合277
二、建立调整行政建制,加强中央对边地的控制和管辖279
三、招抚任用土人,实现土官与流官的共同治理281
第三节“重惜人命”的人口思想283
第四节 其他人口思想284
一、重视人口繁衍的思想284
二、重视子嗣和重男轻女的人口思想285
三、民本主义的人口思想286
四、马端临的人口思想288
附录一 元代个人寿命资料(873人)291
附录二 元代人口姓氏分布资料(1418人)316
主要参考文献358
索引(按笔画为序)368
后记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