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 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 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
  • 彭国翔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62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儒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 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先秦儒学1

第一章 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以《论语·乡党》篇为例的考察3

一、引言3

二、礼仪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一体性6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14

四、“时”:礼仪实践的境遇性原则20

五、结语23

第二章 儒家的万物一体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释义26

一、引言26

二、“我”、“物”与“备”解27

三、“反身而诚”与“强恕而行”释31

四、结语38

第三章 从出土文献看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连贯——郭店与上博儒家文献的启示40

一、引言40

二、论性41

三、说情46

四、解无52

五、结语59

第二部分 宋明理学63

第一章 儒家宗教性人文主义的特质——以《西铭》为中心的考察65

一、引言65

二、民胞物与:自我、他人与自然66

三、乾父坤母:自我与天地73

四、宗教性人文主义:儒家人文主义的特质78

五、结语85

第二章 身心修炼——朱子读书法的宗教学意涵86

一、引言86

二、经典诠释的重要性91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经典诠释100

四、朱子经典诠释中关于身心修炼的话语114

五、朱子读书法与基督教圣言诵读的比较125

六、结语137

第三章 本体与工夫——郑霞谷与王龙溪合论140

一、引言140

二、现成良知与一元论的体用观141

三、无善无恶与良知本体的有无二重性149

四、立体的工夫论157

五、去执的工夫163

六、结语166

第四章 王龙溪的四无论169

一、引言169

二、四无论的提出169

三、“四无”的概念解析180

四、存有论意义上的四无:万物一体的存有系列190

五、境界论意义上的四无:天德流行的圆善之境197

六、四无论的定位203

第五章 中晚明的现成良知之辨221

一、引言221

二、王阳明思想中“见在良知”的蕴涵222

三、王龙溪对“见在良知”观念的阐发227

四、王龙溪与聂双江、罗念庵、刘狮泉围绕“现成良知”的论辩236

五、晚明现成良知之辨的演化及其趋向247

六、结论252

第六章 中晚明阳明学的知识之辨256

一、引言256

二、王龙溪的良知与知识之辨257

三、阳明学内部对于良知与知识的辨别276

四、中晚明朱子学者对阳明学知识之辨的批判281

五、中晚明阳明学知识之辨的意义287

第三部分 现代新儒学293

第一章 唐君毅论宗教精神295

一、引言295

二、为什么要肯定宗教精神301

三、什么是真正的宗教精神310

四、宗教精神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317

五、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宗教精神的比较325

六、中国宗教尤其儒家宗教精神的特质331

七、建立新的宗教精神346

八、一些问题的观察和分析357

第二章 唐君毅与印度哲学368

一、引言368

二、唐君毅透过哪些文献了解印度哲学370

三、唐君毅讨论了印度哲学的哪些内容380

四、唐君毅是如何讨论印度哲学的388

五、唐君毅的印度哲学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400

第三章 牟宗三论“自由”与“自由主义”407

一、引言407

二、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中国传统的自由观与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由观408

三、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之间的关系414

四、自由主义的根本精神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418

五、结语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