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佐思录 卷1 易哲学讲演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祁洞之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623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哲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佐思录 卷1 易哲学讲演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哲学篇3
一、“以易为宗”的中国哲学史概梳3
1理性的超越如何摆脱彼岸的僭越3
2所当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6
3国故与新知8
4“以易为宗”9
二、“易哲学”及其发生学意义13
5逻辑始终作为哲学的灵魂13
6《易》的历史意义的发生学问题15
7《易》的哲学意义的发生学问题19
三、“巫性”与“理性”的共生与分离23
8理性对巫性的祛除23
9对巫的精神旨趣所蕴涵的逻辑主题的哲学界定27
10关于巫性的“神”32
11“卦”的发生逻辑33
12《易》的形上、形下逻辑运思36
四、由自然立太极39
13超越与僭越39
14超越逻辑形态一:形上化42
15超越逻辑形态二:太极45
16超越逻辑形态三:卦爻47
17卦爻关系与两行逻辑:性命之理50
18卦爻关系说明:例子52
五、由太极立卦爻56
19对易理的逻辑主张56
20性理及两行逻辑57
21命运展开逻辑的历史回顾59
22别卦爻中的元德与营卫62
23敬元德以揆营卫67
六、由太极立人极72
24我们的易哲学研究旨趣72
25由太极立人极75
26极高明道中庸80
27易与天地准82
28礼作为天秩天序84
七、“以医为验”和“以史为证”89
29通古今之变的思想基础89
30“礼从俗起”与“礼待圣人作”91
31“以医为验”与营卫论95
32“人副天数”与医易同构98
33从楚汉同源看宗天神学的巫性回归100
34谶纬之学103
八、儒学三道路108
35儒学的三个理论奠基108
36儒学发展的三条基本道路111
下:经史篇119
一、易哲学与生命哲学119
1向宋儒学习119
2由命运主题引向中国哲学的主题121
3生命哲学与生态哲学基础125
二、易哲学的发生128
4关于命运体发生衍化的一门语言128
5《易》的传注及解释逻辑133
三、《易传》的解释逻辑137
6两行论逻辑地位的凸显137
7性命论逻辑前提的确立140
8《文言》《彖》《象》的传注结构142
9附:两行营卫注的解释逻辑147
四、儒道的分流与合流152
10以《易》的解释逻辑看儒道分流152
11从逻辑回归的必要性看儒道合流154
12“引传入经”的儒道互渗156
13向幽明之故索玄机160
五、理论的再奠基运动164
14儒学基础的可调适性及其奠基稳定性失缺164
15在“再奠基”的意义上合同儒道168
16道家两行逻辑论在玄学易中的出色运用170
六、圣人之境与哲学元思176
17玄家之圣人与道统之圣人176
18盘点中国元哲学问题180
19宋儒对中国元哲学问题的理解184
七、新儒学与易学复兴188
20易学所肩负的儒学创新之责188
21“明体”“达用”的易学复兴契机191
22理学作为逻辑哲学体系的发明195
23理一分殊201
八、性理之学的完成204
24“性”与“太和”204
25“本然之理”与“天理”209
26易哲学的历史与未来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