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近心理学 原书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近心理学 原书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843748.jpg)
- (加拿大)格拉斯曼,(加拿大)哈达德主编;孙时进,蒋强,张钘铭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14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56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近心理学 原书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致谢1
第一章 行为和心理学3
第一节 魔术3
第二节 引言3
第三节 为什么流派不同5
一、感知觉和经验6
二、感知觉和创立理论10
第四节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3
第五节 研究行为的方法16
一、科学方法在心理学中的作用16
二、内省主义与公开观察18
三、行为测量、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19
四、非实验方法:访谈和调查21
1.调查和取样的过程22
2.自我报告及其局限性23
五、自然观察和非干扰性测量23
六、个案研究24
七、相关与非实验研究26
八、实验28
九、准实验31
十、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33
第六节 结论36
第二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理论43
第一节 探索心灵43
第二节 引言44
第三节 生物系统的性质46
一、心理、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46
1.神经细胞和神经系统47
2.大脑49
二、研究大脑53
1.电子记录和刺激53
2.计算机成像技术55
三、行为的生化过程57
1.神经传输57
2.激素58
第四节 行为的身心交互作用59
一、身体对心理的影响59
1.精神类药物效应研究60
2.精神类药物类型62
3.裂脑和全脑65
4.裂脑和正常的大脑68
二、心理对身体的作用69
1.压力的本质70
2.应对压力73
3.心理状态和健康75
第五节 行为的遗传基础77
一、遗传的基本机制78
二、行为方面的天成和养成82
三、进化和行为84
第六节 结论86
第三章 行为主义理论93
第一节 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不重要93
第二节 引言93
一、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94
二、行为主义的先驱95
三、刺激和反应97
第三节 经典条件作用98
一、经典条件作用现象101
1.刺激概化和辨别101
2.消退与自然恢复103
3.高级条件作用105
二、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106
1.条件性情绪反应106
2.条件作用药物和免疫反应108
第四节 操作条件作用109
一、斯金纳和操作条件作用111
二、强化物和强化112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现象117
1.行为塑造和习得的过程117
2.消退118
3.强化程序118
4.辨别刺激122
5.非后效强化123
第五节 条件化作用的含义和应用124
一、消极强化物和操作行为的厌恶性控制124
二、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关系126
三、自主条件作用和生物性反馈127
四、习得的生物制约性129
第六节 结论134
第四章 认知理论141
第一节 思想和行为141
第二节 引言142
第三节 感知与认知145
第四节 学习和记忆146
一、学习是信息搜集146
二、记忆是学习的保留147
三、一种基本的记忆模型148
四、记忆的编码和贮存150
1.短时记忆150
2.长时记忆151
五、遗忘154
1.短时记忆中的遗忘154
2.长时记忆中的遗忘155
六、记忆是重构过程159
七、提高记忆力161
第五节 问题解决164
一、定义问题164
1.解决问题的步骤165
2.问题的类型166
二、解决问题的模式166
1.格式塔理论166
2.信息加工方式168
3.算法169
4.启发式170
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171
四、解决问题技能的形成173
第六节 语言174
一、语言的学习175
二、语言和思维177
第七节 其他领域中的认知观点179
一、态度与认知失调179
二、归因理论181
三、认知和情绪183
第八节 结论185
第五章 心理动力理论193
第一节 动机与心理193
第二节 引言193
第三节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194
一、弗洛伊德的行为假设195
二、探究心理的过程196
1.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197
2.梦与象征性表达198
3.驱力和行为的心理动力学199
三、弗洛伊德人格动力模型201
四、性心理发展的阶段203
1.口唇期204
2.肛门期205
3.性器期206
4.潜伏期208
5.生殖期208
五、发展中的固着和退行209
六、焦虑和防御机制210
七、观察行动中的无意识现象216
1.弗洛伊德论口误216
2.自由联想217
3.梦218
4.跨文化研究218
5.自我分析219
6.艺术219
八、评价弗洛伊德的研究220
第四节 新弗洛伊德和非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理论224
一、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225
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个体心理学228
三、其他心理动力理论230
第五节 结论233
第六章 人本主义理论241
第一节 保持个体的“人格”241
第二节 引言241
第三节 卡尔·罗杰斯的理论244
一、人格和自我245
1.有机体和实现倾向246
2.现象场和自我247
3.理想自我,一致性和不一致性248
二、人格发展和成长的条件249
1.价值条件与将要—应该的两难困境250
2.条件性和无条件积极关注251
3.一致性和成长的条件252
4.人体潜能和功能完整个体254
第四节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257
一、动机和需求层次258
二、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262
三、马斯洛的健康成长概念264
第五节 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267
一、存在主义心理学268
二、弗兰克的意义疗法268
三、积极心理学272
第六节 结论275
第七章 发展的理论283
第一节 观察生命之旅283
第二节 引言283
一、研究发展的方法284
二、解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287
1.连续性和不连续性287
2.模型的概括性与具体性288
3.遗传和环境290
第三节 人格与性别角色的发展293
一、人格及其产生293
二、人格的理论294
1.生物学的观点294
2.行为主义的观点296
3.认知的观点296
4.心理动力学的观点298
5.人本主义的观点299
6.总结300
三、性别角色的发展300
1.生物学的观点300
2.行为主义的观点301
3.认知的观点303
4.心理动力学的观点305
5.人本主义的观点305
6.总结306
第四节 结论306
第八章 社会行为理论311
第一节 个体与社会311
第二节 引言311
一、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314
二、社会行为研究中的问题317
第三节 关于攻击的观点319
一、攻击的含义319
二、研究攻击的方法320
三、攻击理论321
1.生物学的观点321
2.行为主义的观点324
3.认知的观点326
4.心理动力学的观点329
5.人本主义的观点330
6.总结332
四、攻击与媒介333
第四节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观点336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336
二、利他主义理论337
1.生物学的观点338
2.行为主义的观点338
3.认知的观点339
4.心理动力学的观点340
5.人本主义的观点340
6.总结341
三、利他主义和旁观者行为341
第五节 结论345
第九章 异常行为理论351
第一节 何人何事是正常的?351
第二节 引言351
一、历史情境中的异常行为352
二、异常行为分类353
第三节 异常行为的病因和治疗观点357
一、生物学的观点358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361
三、认知的观点364
四、心理动力学的观点366
五、人本主义的观点368
六、评估治疗技术370
第四节 认识精神分裂症373
一、生物学观点、医学模式和精神分裂症375
二、精神分裂症医学模式的替换378
1.行为主义的观点378
2.认知的观点379
3.心理动力学的观点381
4.人本主义的观点382
三、我们对精神分裂症认识的评价383
第五节 结论385
第十章 心理学的再思考391
第一节 寻找答案391
第二节 引言391
第三节 重新思考理论的起源391
一、知觉和理论的形成392
二、客观证据与变化的范式393
三、心理学中的范式395
第四节 心理学和科学396
一、科学方法对心理学的限制397
二、探索一种新的方法398
三、心理学和文化401
第五节 多元化和唯一性403
一、寻找整合403
二、接受多元论405
第六节 结论406
附录 研究方法和统计411
第一节 理解证据411
第二节 引言411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411
一、实施观察:测量和抽样411
二、设计实验414
三、实验研究的陷阱414
1.混杂414
2.偏差415
四、从观察到解释417
第四节 统计——理解数据418
一、描述统计——描述数据418
1.频数分布420
2.集中趋势测量421
3.变异性测量423
4.正态分布的属性425
5.相关426
二、推论统计427
1.抽样和变异性427
2.从正态分布中得出推论428
3.对结果的显著性进行推论428
4.解释数据中的决策错误429
第五节 结论431
词汇表433
参考文献450
索引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