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卢坤建,苗月霞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994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背景与核心概念1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9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2
第二节 文献综述14
一、国外关于回应型政府的研究状况15
二、国内关于回应型政府的研究状况18
三、研究现状评析20
第三节 核心概念21
一、回应型政府22
二、政府治理24
三、“政府—社会”关系25
第二章 政府回应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型政府理论探源27
第一节 古代政府回应的理论萌芽与初步实践27
一、古典政府理论有关政府回应的论述27
二、古代政府的回应方式28
第二节 近现代政府回应理论与实践的发展30
一、近现代政府理论关于政府回应的研究30
二、近现代政府回应实践的发展33
第三节 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35
一、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理论的当代发展35
二、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实践的当代发展36
第三章 回应型政府:理论与特征43
第一节 回应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公共治理理论43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缘起43
二、公共治理理论对回应型政府问题的研究45
第二节 回应型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48
一、回应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服务社会49
二、回应型政府的治理主体:政府与社会50
三、回应型政府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电子化52
四、回应型政府的治理过程:透明与快捷54
五、回应型政府的绩效评估:责任约束与对结果负责55
第三节 回应型政府的阶段类型与主要特征59
一、政府回应的阶段类型59
二、回应型政府的主要特征60
第四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必要性:中国政府改革实践分析71
第一节 中国政府改革的历史回顾71
第二节 中国政府改革问题透视74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未能理顺74
二、管制多于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77
三、自上而下:政府流程不畅85
四、政府绩效评估:局限与问题90
第三节 建设回应型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时代呼唤94
一、中国政府改革的时代困境95
二、建设回应型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探索97
第五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基本动因101
第一节 国际动因:西方国家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启发101
一、英国经验:公民宪章运动102
二、美国探索:顾客导向的政府104
三、建设回应型政府: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107
第二节 国内背景:中国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实践111
一、建设电子政府,政府回应载体日见雏形111
二、尝试建立各项制度,政府回应机制日渐具备114
三、发展“第三部门”,“政府一社会”合作关系日益发育118
第三节 江门实际:建设回应型政府是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121
一、江门的历史经验:政府机构改革不能代替政府职能转变121
二、江门的现实启发: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政府治理模式转型123
三、建设回应型政府:江门市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必然结果124
第六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江门实践126
第一节 在政府部门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126
一、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做法127
二、江门市政府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成效和问题129
三、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长远影响:推动江门市政府的全面质量管理131
第二节 拓展政府服务平台和回应渠道134
一、大力推行电子政务134
二、建立市政府行政服务总汇136
三、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137
四、形成多样化的政府回应方式138
第三节 培育社会力量成长141
一、发展社会中介组织142
二、推进城市社区自治143
三、依靠社会力量,促进回应型政府建设144
第四节 江门市建设回应型政府的成效和意义145
一、江门市建设回应型政府取得的基本成效145
二、江门市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实践意义149
第七章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思路探析:江门启示153
第一节 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基本途径154
一、搭建政府回应平台154
二、畅通政府回应流程156
三、拓展政府回应渠道159
四、完善政府回应制度161
第二节 第三部门:建设回应型政府的社会基础162
一、第三部门的兴起:建设回应型政府的社会基础163
二、第三部门的现状:建设回应型政府的社会制约164
三、第三部门的发展:建设回应型政府的社会动力167
第三节 建设回应型政府:突破瓶颈制约172
一、培育政府的回应性173
二、塑造政府的回应性职能182
三、再造政府的回应性流程185
结论189
参考文献195
后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