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科鉴别诊断学 第19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WalterSiegenthaler著;陆再英,苗懿德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46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203页
- 文件大小:374MB
- 文件页数:1238页
- 主题词:内科-鉴别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科鉴别诊断学 第19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3 鉴别诊断总论2
1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般特点2
1.1 鉴别诊断的基础4
疾病和鉴别诊断4
确立诊断的实际做法6
对检查结果和鉴别诊断的正确评估7
医学错误的出现10
导致误诊的种种因素10
医生方面的问题10
病人方面的问题11
1.2 可能影响鉴别诊断的因素12
常见疾病12
年龄13
性别13
生活习惯14
饮食习惯15
季节和天气15
地理分布15
种族15
职业和假期15
除外或确诊疾病17
1.3 按照疾病的分类鉴别17
退变情况18
感染18
免疫性疾病18
肿瘤19
代谢性疾病21
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22
精神障碍22
遗传性疾病23
染色体异常23
单基因遗传病23
多基因遗传病23
过敏24
中毒24
2 病史、临床表现和重要的客观症状26
2.1 病史28
问候和对话28
病史的组成部分28
2.2 状态28
淋巴结28
甲状腺29
心脏、血管、循环29
胸/肺29
视诊29
触诊30
叩诊30
听诊31
腹部32
视诊32
触参32
运动33
神经学检查33
2.3 无症状的病人(体格检查)34
健康时预防疾病35
接种疫苗35
对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健康人的筛查和鉴别诊断的思考36
定期的健康检查36
病例筛查38
难言之隐38
2.4 重要的主观症状39
食欲39
闭经39
渴/烦渴40
糖尿病40
糖尿病的定义40
1型糖尿病41
2型糖尿病41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41
妊娠糖尿病42
糖尿病的继发疾病42
尿崩症42
中枢性尿崩症42
肾性尿崩症43
原发性烦渴43
呕吐43
生殖障碍44
咯血45
咳嗽45
疲劳46
心悸47
睡眠障碍48
吞咽障碍49
呃逆49
疼痛49
性功能障碍50
3 皮肤和外表52
3.1 皮肤55
检查技术55
临床症状55
肤色55
苍白55
发红55
皮肤色素沉着55
色素紊乱56
红斑和皮疹58
疱疹样皮肤病59
发疱样皮肤病61
丘疹性皮肤病62
斑块样皮肤病62
结节样皮肤病62
脓疱样皮肤病63
皮肤溃疡形成64
荨麻疹样皮肤病65
紫癜66
毛细血管扩张66
皮肤紧张度的变化66
皮肤硬化66
伴有典型皮肤变化的内科疾病67
代谢紊乱67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68
肿瘤引起的皮肤变化68
胶原性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69
继发于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的皮肤变化70
血液疾病影响的皮肤变化70
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皮肤变化71
肝病的皮肤变化71
心脏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1
神经疾病引起的皮肤变化71
感染时皮肤的变化73
毛发74
脱发(毛发脱落)74
多毛症和男性化75
色素沉着的紊乱75
指甲76
指甲结构的变化76
指甲颜色的变化77
口腔78
牙齿的变化78
牙龈的变化79
口腔黏膜的变化79
舌80
3.2 外表81
身体的高矮和姿势81
生长高大81
各种综合征的生长高大81
内分泌原因的生长高大82
矮小84
各种综合征的矮小84
骨结构不良性矮小85
慢性疾病和吸收障碍综合征造成的矮小86
矮小的内分泌原因86
姿势87
体位和姿态87
步态88
肥胖症88
原发性肥胖88
继发性肥胖89
局部的脂肪堆积和脂肪代谢障碍89
男子乳房发育症90
消瘦91
手92
面部93
眼睛95
眼球突出95
Horner综合征,眼球内陷96
眉毛96
眼睑96
巩膜96
角膜98
晶状体98
虹膜98
瞳孔98
玻璃体99
视网膜99
红眼病100
眼运动功能100
耳100
鼻101
气味101
语言和声音103
语言障碍103
声音障碍104
4 发热108
4 发热状态108
4.1 概述113
病史和临床表现113
鉴别诊断考虑的内容113
不明原因发热115
4.2 没有局部症状的发热状态116
感染性疾病116
非感染性疾病117
住院病人118
4.3 发热伴随的症状118
发热与皮肤皮疹118
瘀点和瘀斑118
斑丘疹120
水疱和脓疱120
结节性皮疹121
红斑121
荨麻疹121
溃疡121
细菌性皮肤感染121
立克次体123
伴有皮疹的病毒性疾病124
发热与关节或骨骼疼痛127
关节炎127
骨髓炎、椎间盘炎以及人造关节感染129
发热与淋巴结肿大130
发热和全身淋巴结肿大130
发热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30
淋巴结感染130
不明原因淋巴结病132
发热伴有面部或颈部的包块133
腮腺炎133
颈部包块133
发热、头痛与脑膜炎133
脑脊液检查134
细菌性脑膜炎134
浆液性脑膜炎136
真菌性脑膜炎138
原虫或者蠕虫引起的脑膜炎138
伴发性脑膜炎138
发热和神经系统疾病138
脑炎138
脑脓肿140
硬膜下积液、硬膜外脓肿140
伴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发热140
细菌性扁桃体炎和咽炎140
非细菌性咽炎141
上呼吸道疾病142
流感142
鼻窦炎143
耳炎143
会厌炎143
支气管炎143
发热、咳嗽以及胸痛144
肺炎144
结核146
非结核型分枝杆菌病147
诺卡菌感染147
心包炎、心肌炎148
非感染性疾病148
发热和黄疸148
肝前性黄疸148
肝性黄疸148
肝后性黄疸149
发热和脾肿大149
发热与腹泻150
肠道感染150
腹泻的病原150
发热与腹痛152
腹腔内感染152
腹膜炎152
腹腔内脓肿153
内脏器官脓肿153
腹腔内感染的特异性病因153
发热、排尿困难和尿频154
尿道炎154
女性急性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154
急性无诱发因素的肾盂肾炎154
急性有诱发因素的肾盂肾炎154
前列腺炎154
发热与败血症155
系统性炎症反应155
败血症155
菌血症155
败血症的危险因素155
选择性的败血症病原体156
发热与心脏病157
心内膜炎157
其他血管内感染159
4.4 发热伴多器官临床表现159
病毒性疾病159
巨细胞病毒感染159
与蜱咬相关的感染160
莱姆(Lyme)病160
埃利希体病161
巴贝虫病161
性传播疾病162
梅毒(梅毒螺旋体)162
沙眼衣原体163
人兽传染病164
布鲁病164
钓端螺旋体病164
弓形体病165
旋毛虫病165
弓蛔虫病165
狂犬病165
动物咬后的其他感染性疾病165
虫媒病毒感染166
HIV感染与AIDS166
急性HIV感染166
无症状的HIV感染167
有症状的HIV感染167
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170
机会性病毒感染171
机会性细菌感染171
机会性真菌感染171
机会性原虫和蠕虫感染172
局部流行的真菌病173
球孢子菌病173
组织胞浆菌病173
旅行和热带病173
疟疾174
利什曼病176
血吸虫病176
淋巴丝虫病177
组织丝虫病178
登革热178
黄热病178
其他热带病178
4.5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热状态179
局部或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79
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胶原病179
大血管脉管炎181
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发性肌痛181
中血管脉管炎182
结节性动脉外膜炎(全主动脉炎或结节性多动脉炎)182
累及小动脉的血管病变184
Wegener肉芽肿184
变应性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184
高敏性血管炎184
紫癜-关节炎-肾炎综合征18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4
硬皮病187
硬斑病189
成人硬肿病189
嗜酸性筋膜炎(Shulman综合征)189
Sharp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9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90
4.6 发热伴免疫缺陷191
免疫缺陷的分类191
体液免疫缺陷(B细胞缺陷)193
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缺陷)194
体液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195
补体系统缺陷195
巨噬细胞系统缺陷195
4.7 各种非感染状态下的发热196
周期性发热196
家庭性地中海发热196
高IgD综合征197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性发热(TRAPS)197
PFAPA综合征197
内分泌障碍引起的发热197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热198
慢性汞中毒198
慢性疲劳综合征198
肿瘤时发热198
组织吸收时发热199
溶血时发热199
噬红细胞综合征199
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时发热199
变态反应时发热199
假性发热200
4.8 单一指标对发热状态的意义200
热型200
畏寒201
炎症参数201
血沉201
C-反应蛋白(CRP)201
前降钙素202
血常规202
中性粒细胞202
嗜酸粒细胞204
单核细胞204
淋巴细胞204
5~11 疼痛208
5 头面部疼痛及神经痛208
5.1 头痛211
头痛211
蛛网膜下隙出血211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212
脑出血212
颈动脉/椎动脉夹层212
缺血性脑损害212
急性阻塞性脑积水213
脑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214
垂体卒中214
硬脑膜下血肿214
脑脊液溢综合征(低颅压综合征)215
肿瘤和假性脑瘤(慢性颅压增高综合征)215
巨细胞动脉炎及其他血管炎21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15
癫痫发作215
创伤后头痛216
颈源性头痛216
眼、耳、鼻、牙齿及颌面疾病时的头面部疼痛216
眼科学216
耳鼻咽喉科学216
牙科学216
内科原因所致的头痛217
特发性头痛217
无先兆的偏头痛217
有先兆的偏头痛218
基底型偏头痛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有先兆的偏头痛218
紧张性头痛218
丛集性头痛(Graupel头痛,Bing-Horton头痛)和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219
Thunderclap头痛,疲劳性头痛及与性活动有关的头痛219
5.2 头部神经痛219
特发性及症状性三叉神经痛220
特发性及症状性舌咽神经痛220
枕大神经痛和枕小神经痛220
颅神经综合征时少见的神经痛和神经痛型的疼痛220
创伤性神经痛,感觉缺失部疼痛及中枢性面痛221
5.3 非典型性面痛221
6 胸部疼痛222
6.1 心源性胸痛225
心绞痛225
定义225
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226
心绞痛的特殊形式227
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绞痛228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29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29
血脂异常230
冠心病的诊断234
急性冠脉综合征238
不伴有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38
伴有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239
心包炎和心包积液244
心律失常247
6.2 血管导致的胸痛247
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47
主动脉夹层248
6.3 胸膜疾病引起的胸痛249
胸膜炎249
胸腔积液249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52
恶性胸腔积液252
腹部疾病导致的胸腔积液252
黏液性水肿伴发的胸腔积液252
胶原性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252
黄甲综合征患者的胸腔积液253
嗜酸性胸腔积液253
乳糜胸和假性乳糜胸253
肺梗死患者的胸腔积液253
胸膜肺炎的胸腔积液253
脓胸和肺炎后的胸腔积液253
胸膜肿瘤253
胸膜间皮瘤253
胸膜良性肿瘤254
淋巴瘤254
自发性气胸254
6.4 肋间痛255
6.5 关节和脊椎引起的疼痛256
6.6 肌肉和骨骼引起的胸痛256
6.7 食管导致的胸痛256
6.8 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256
7 腹痛258
7.1 急性起病的腹痛261
急性腹痛261
肠源性腹痛264
肠梗阻264
机械性肠梗阻264
麻痹性肠梗阻266
急性阑尾炎267
腹膜来源的疼痛268
腹膜炎268
血管相关性疼痛269
肠系膜梗死和腹部绞痛269
髂动脉盗血综合征270
腹主动脉瘤270
门静脉血栓形成271
脾源性腹痛271
腹膜后来源的腹痛271
腹膜后纤维组织形成272
中毒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腹痛272
中毒272
卟啉病272
肝源性卟啉病272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275
全身疾病时伴有腹痛275
腹部的神经源疼痛276
7.2 慢性和慢性复发性疼痛277
胃和小肠来源的腹痛278
急性胃炎278
慢性胃炎280
功能性胃病280
溃疡280
十二指肠溃疡282
胃溃疡282
其他疾病引起的溃疡283
溃疡的晚期并发症283
胃癌283
呕血284
黑便285
少见肠胃部疾病286
食管裂孔疝287
反流性食管炎288
胃手术后的并发症288
结肠产生的疼痛288
肠易激综合征或者功能性肠病288
胆道和肝脏来源的疼痛290
胆石症290
胆石症可以是其他肝病的初期表现292
胆囊切除术后的不适292
胰腺疾病293
急性胰腺炎295
慢性胰腺炎297
胰腺的占位性病变299
胰腺囊肿299
胰腺癌300
8 神经源性臂痛和腿痛302
8.1 导言与定义304
8.2 中枢神经病变(脑、脊髓)305
8.3 神经根病变306
8.4 神经丛损伤,多神经和单一神经病变309
8.5 痛性营养不良309
8.6 单侧神经源性臂痛的鉴别诊断310
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310
8.7 单侧神经源性腿痛的鉴别诊断312
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312
8.8 双侧神经源性臂痛或腿痛的鉴别诊断314
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314
9 血管疾病引起的疼痛316
9.1 动脉性疾病318
动脉阻塞性疾病318
症状学318
间歇性跛行318
血管静息性疼痛及缺血性损伤319
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分期319
诊断319
闭塞性动脉硬化(动脉硬化)32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4
结缔组织疾病324
巨细胞性动脉炎324
Takayasu动脉炎(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324
医源性动脉阻塞324
腘动脉压迫综合征325
囊性血管外膜退行性病变325
纤维肌性动脉结构不良32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25
血管中层硬化325
栓子阻塞326
动脉瘤及瘘326
梭状和袋状动脉瘤326
假性血管瘤327
动静脉瘘327
功能性血管疾患328
肌性动脉干痉挛(麦角中毒)328
雷诺(Raynaud)现象329
肢端发绀和青紫330
红斑性肢痛330
9.2 末梢循环疾病330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330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微血管病330
网状及葡萄状青斑331
复发性手指血肿331
胫前综合征331
9.3 静脉疾患332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332
深部骨盆及下肢静脉血栓333
上肢静脉血栓334
原发性静脉曲张335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335
9.4 淋巴管疾病337
9.5 血管性神经肩带压迫综合征337
9.6 多动腿综合征338
9.7 Sudeck病338
10 关节疾病的疼痛340
10.1 炎性风湿性疾病342
类风湿关节炎(慢性多发性关节炎)342
Felty综合征343
成人Still病343
Si?gren综合征343
青少年慢性关节炎344
脊柱关节疾病345
强直性脊椎炎(Bechterew病)345
牛皮癣性关节炎346
反应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347
风湿热347
小肠结肠炎性关节病347
Behcet综合征348
SAPHO综合征348
难以区分的脊柱关节疾病348
代谢性关节疾病349
痛风性关节炎349
软骨钙盐沉着症(假性痛风)350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350
褐黄病(夺碱质尿)351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351
血色病352
Wilson病352
各种疾病并发的关节病352
血液病的关节病变352
新生物旁关节炎352
内分泌紊乱并发的关节病352
神经系统疾病并发的关节病352
软骨疾病352
10.2 退行性关节病353
退行性关节病353
脊柱退行性关节病,畸形性脊柱退行性关节病354
10.3 软组织风湿病356
纤维肌痛综合征356
关节周围疾病356
肩周炎356
其他局限性关节周围疾病357
11 骨骼疾病的疼痛358
11.1 局限性骨骼病变360
骨肿瘤360
从软骨发生的骨肿瘤360
成骨性肿瘤362
结缔组织肿瘤363
骨髓肿瘤364
血管性肿瘤364
组织细胞肿瘤364
其他肿瘤364
来历不明的肿瘤364
肿瘤样病变365
Gaucher病367
骨肥大细胞病367
骨肥厚病367
骨坏死368
青少年发育期的缺血性骨坏死369
成人骨坏死370
畸形性骨炎371
11.2 广泛的骨骼病变372
骨质疏松372
继发性骨质疏松373
骨质软化症375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7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79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80
12 水肿383
12 全身性和局限性水肿383
12.1 全身性水肿386
心功能不全时的水肿386
低蛋白血症性水肿387
肾小球肾炎时的水肿388
内分泌障碍所致的水肿388
电解质紊乱时的水肿389
硬皮病时的水肿389
糖尿病时的水肿389
药物所致的水肿389
12.2 局限性水肿389
静脉水肿389
淋巴水肿389
原发性淋巴水肿389
继发性淋巴水肿391
脂肪水肿392
炎性水肿393
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393
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393
缺水性和缺血水肿394
Sudeck水肿394
高原性局限性水肿394
人为因素所致的水肿394
13~15 血液系统症状398
13 贫血398
13.1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04
缺铁性贫血404
慢性疾病所致贫血407
其他铁代谢异常408
珠蛋白生成障碍(地中海贫血)408
铁粒幼细胞贫血409
13.2 大细胞性贫血410
恶性贫血410
其他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411
叶酸缺乏症411
其他大细胞性贫血413
13.3 低增生性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413
肾性贫血413
肝脏疾病所致的贫血414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414
再生障碍性贫血414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4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15
骨髓浸润性病变415
血浆容量增多415
13.4 溶血性贫血416
外源性溶血417
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18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419
阵发性夜间性血红蛋白尿(PNH)419
伴红细胞破碎的溶血41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HUS)420
转移癌420
化学治疗420
器官移植420
妊娠421
恶性高血压42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1
自身免疫性疾病421
血红蛋白病421
红细胞形态变异421
红细胞酶缺陷422
磷酸戊糖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中酶的缺乏422
14 造血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疾病及脾肿大424
14.1 造血系统肿瘤426
白血病426
急性白血病42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27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427
慢性白血病43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3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4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43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36
骨髓增生综合征(MPS)43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38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OMF)43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39
14.2 恶性淋巴瘤439
霍奇金病439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42
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444
外套细胞淋巴瘤444
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445
多发性骨髓瘤和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446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446
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448
14.3 组织细胞增生症449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449
非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450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50
14.4 反应性淋巴结疾病和/或脾肿大450
局部性淋巴结疾病450
伴或不伴脾肿大的全身性淋巴结疾病451
15 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452
凝血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454
15.1 出血性疾病456
临床入门457
原发性止血障碍461
先天性血小板病461
获得性血小板病461
血小板减少症46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463
生成障碍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464
脾功能亢进或血小板淤积464
外周消耗增加所致血小板减少症464
继发性止血障碍465
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465
血管性血友病(vWF)465
维生素K缺乏症466
肝脏疾病466
口服抗凝剂(OAK)466
肝素467
血管性出血性疾病467
血管增生异常467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Rendu病)468
血管结构缺陷468
血管壁连接异常468
血管壁浸润性病变469
创伤性紫癜469
血管炎性病变469
过敏性紫癜(Sch?nlein-Henoch紫癜)469
冷凝球蛋白血症469
15.2 血栓性疾病470
临床入门470
遗传性血栓性疾病471
获得性血栓性疾病47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A综合征)472
骨髓增生性疾病472
肾病综合征472
肿瘤性疾病47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473
15.3 微循环障碍47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7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HUS)474
16 局限于颈部区域的疾病478
16 颈部疾病478
16.1 外颈部畸形480
16.2 颈部软组织炎症481
急性非特异性颈淋巴结炎482
特异性淋巴结炎482
慢性淋巴结炎483
颈深部感染483
16.3 颈外侧肿瘤483
良性肿瘤483
恶性肿瘤484
16.4 头部唾液腺疾病484
涎腺炎485
涎腺腺瘤485
涎瘤485
16.5 甲状腺疾病486
甲状腺肿大487
单纯性甲状腺肿487
甲状腺炎488
亚急性甲状腺炎488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488
其他甲状腺炎489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恶性肿瘤489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490
Basedow病490
毒性自主性甲状腺瘤492
毒性多结节甲状腺肿493
甲状腺功能减退493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493
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94
16.6 甲状旁腺疾病495
17~19 呼吸系统症状498
17 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498
17.1 咳嗽500
慢性咳嗽500
17.2 咳痰501
咯血501
17.3 呼吸困难502
呼吸衰竭502
阻塞性通气障碍505
限制性通气障碍505
肺源性呼吸困难506
肺外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507
心源性呼吸困难507
诊断及鉴别诊断507
空气氧含量下降508
贫血508
酸中毒508
过度通气综合征508
肺外限制性疾病508
呼吸调节功能障碍509
临床病征512
喉部和气管疾病512
支气管哮喘512
诊断与检查514
特殊的哮喘形式515
支气管炎516
急性支气管炎516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516
作为伴随症状的支气管炎517
小气道病变(细支气管)517
肺气肿518
支气管扩张521
囊性纤维化522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52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23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PBA)52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24
18 肺部阴影526
18.1 感染性肺浸润529
细菌性肺炎531
前言531
革兰阳性菌肺炎532
由革兰阴性菌和光学显微镜不能识别的细菌引起的肺炎534
由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肺炎537
肺结核538
原发性肺结核539
继发性肺结核539
渗出型肺结核539
结核空洞541
粟粒型肺结核541
纤维增殖型肺结核542
结核球542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543
病毒性肺炎544
流感病毒肺炎544
腺病毒肺炎544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544
汉坦病毒肺炎544
原发性非亲肺病毒性肺炎544
真菌性肺炎545
免疫功能缺陷时的真菌感染545
由酵母菌和真菌引起的肺炎545
卡氏肺囊虫肺炎545
地方性真菌感染547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分枝菌病547
寄生虫性肺炎548
18.2 非感染性肺浸润548
理化性肺炎548
放射性肺炎549
脂质性肺炎549
淤血性肺炎549
梗死性肺炎551
支气管扩张性肺炎553
细菌重复感染性肺炎553
慢性肺炎553
其他非感染性肺浸润553
18.3 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炎554
一过性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炎(L?ffler)554
寄生虫致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热带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54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554
药物源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55
急性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炎555
慢性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炎555
哮喘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555
过敏性肉芽肿性脉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555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556
18.4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556
特发性间质性肺病557
特发性肺纤维化558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559
原因不明的机化性肺炎561
(特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561
急性间质性肺炎(Hamman-Rich综合征)562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炎562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562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562
胶原性疾病所致间质性肺病563
中毒性和药物引起的肺纤维化564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564
尘肺566
矽肺566
硅酸盐肺567
弥漫性肉芽肿性肺病570
罕见肺病570
肺泡细胞癌,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癌,肺腺癌570
淋巴管性转移癌(癌性淋巴管炎)570
卡波西肉瘤570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570
Goodpasture综合征572
抗磷脂综合征573
肺泡蛋白质沉着症573
肺泡微结石病573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573
淋巴管肌瘤(LAM)574
蜂窝和囊肿574
18.5 肺部圆形病灶575
孤立的圆形病灶576
恶性肿瘤576
良性肿瘤578
炎性圆形病灶578
结核球579
棘球蚴病579
其他病因所致的的圆形病灶580
多发性圆形病灶580
转移癌580
Wegener肉芽肿580
动静脉瘤581
18.6 空洞性和囊性肺病583
结核空洞583
肺脓肿583
误吸引起的肺脓肿584
细菌性肺炎并发的肺脓肿584
转移性肺脓肿584
肺囊肿584
其他原因引起的空洞和囊性病变584
18.7 肺不张585
18.8 中叶综合征587
18.9 心膈角区域的阴影588
囊肿和疝588
肺隔离征588
19 肺门增大590
19.1 双侧肺门增大593
肺淤血593
肺动脉扩张引起的肺门增大593
结节病(Boeck病)593
其他器官结节病597
急性结节病(L?fgren综合征)598
结节病的诊断598
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599
白血病600
其他疾病引起的肺门淋巴结增大600
19.2 单侧肺门增大600
支气管肺癌600
类癌(神经内分泌癌)603
良性肿瘤604
肺门淋巴结结核病606
19.3 纵隔增宽606
纵隔肿瘤606
胸骨后甲状腺肿608
纵隔炎症608
罕见的纵隔疾病609
20~24 心血管系统症状612
20 心源性呼吸困难612
20.1 鉴别诊断原则615
病史和症状615
心电图和胸片615
实验室检查617
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617
20.2 心功能不全和其他心脏疾病的症状618
呼吸困难618
静脉淤血的表现619
全身症状619
20.3 临床体格检查和体征620
一般检查620
脉搏620
容量状态620
心功能不全621
啰音和呼气性哮鸣音621
心脏的体格检查622
视诊和触诊622
系统听诊622
20.4 仪器检查628
实验室检查628
心电图628
胸片629
超声心动图63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63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635
心脏超声学造影636
心内超声心动图636
CT(计算机断层扫描)636
MRT(磁共振断层扫描)636
运动试验637
心脏导管637
20.5 急性心功能不全638
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640
肺水肿640
心源性休克642
20.6 慢性心功能不全643
20.7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644
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644
病理生理644
高血压646
肺动脉高压646
主动脉瓣狭窄651
肺动脉瓣狭窄653
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655
病理生理655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55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57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660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661
二尖瓣脱垂664
三尖瓣关闭不全664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665
心输出量增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高排性心力衰竭)665
充盈障碍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667
病理生理667
二尖瓣狭窄667
心房黏液瘤670
三尖瓣狭窄670
心包填塞671
缩窄性心包炎672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673
肥厚型心肌病673
限制型心肌病676
限制型心肌病的原因678
心肌收缩力减弱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681
扩张型心肌病681
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681
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682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682
左室非致密性心肌病683
心肌炎683
巨细胞性心肌炎685
缺血性心肌病685
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686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686
心动过缓性心肌病686
21 紫绀688
21 血红蛋白性紫绀691
中心性紫绀694
临床检查694
仪器检查695
心源性紫绀696
房室管异常696
法洛四联症696
总动脉干698
肺动脉发育不良698
三尖瓣发育不良699
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702
完全性大动脉右转位702
先天性校正性大动脉转位704
房室间隔缺损706
心室双入口708
主动脉肺动脉分流710
室间隔缺损710
Eisenmenger综合征713
房间隔缺损713
正常肺血流,没有肺动脉瓣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715
肺源性紫绀717
慢性肺源性紫绀718
原发性肺血管病718
急性肺源性紫绀718
周围性紫绀719
心源性合并周围性紫绀719
血液改变引起的周围性紫绀719
周围局部紫绀719
21.2 高铁血红蛋白性紫绀719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719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720
血红蛋白病M720
NADP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720
与氧亲和力低下的血红蛋白720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720
硫化血红蛋白病721
21.3 假性紫绀721
22 心律失常722
22.1 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724
病史724
体检724
心电图725
心律失常的辅助诊断725
22.2 过缓性心律失常726
窦房结功能障碍726
房室传导阻滞726
Ⅰ°房室传导阻滞726
Ⅱ°房室传导阻滞726
Ⅲ°房室传导阻滞729
功能性(迷走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器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区别727
心动过缓729
22.3 交界区心律729
22.4 期前收缩729
室上性早搏729
室性早搏730
22.5 快速心律失常731
窄QRS波心动过速731
窦性心动过速731
房性心动过速732
心房扑动732
心房颤动733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734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前传经房室结)735
宽QRS波的心动过速735
经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36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736
多形性室速和尖端扭转性室速737
心室颤动,猝死738
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动过速738
将人工伪差误认为室速738
23 高血压740
23.1 高血压概述742
继发性高血压742
危险因素分层744
23.2 原发性高血压744
23.3 继发性高血压745
肾性高血压745
双侧肾实质疾病745
半侧肾实质性疾病745
肾血管性高血压746
内分泌性高血压747
盐皮质激素性高血压74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748
特殊类型749
嗜铬细胞瘤749
Cushing综合征751
依赖ACTH的Cushing综合征752
不依赖ACTH的Cushing综合征753
肢端肥大症753
高血压病的遗传学和少见的单基因类型754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压755
主动脉缩窄755
搏出量或心输出量增加引起的高血压756
妊娠高血压756
医源性高血压757
24 低血压758
24.1 原发性低血压760
24.2 继发性低血压760
内分泌性低血压760
内分泌疾病的低血压760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761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763
有相关内分泌紊乱的疾病765
遗传性低血压766
肾性低血压767
心源性低血压767
神经源性低血压767
低血容量性低血压767
外源性低血压767
25~28 胃肠系统症状770
25 黄疸770
25.1 黄疸的一般鉴别诊断773
鉴别诊断的确定773
胆红素生成增加所致的黄疸773
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障碍所致的黄疸773
肝脏吸收胆红素减少所致的黄疸773
肝脏胆红素储存减少所致的黄疸775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障碍所致的黄疸775
胆汁分泌障碍所致的黄疸775
黄疸的临床分类775
临床症状776
实验室检查778
肝细胞损害的检查项目778
胆汁淤积的检查项目779
肝细胞合成能力的检查779
尿液检查779
免疫球蛋白779
肝功能定量性实验780
肿瘤标志物780
自身抗体780
肝炎血清学781
影像检查方法781
肝活检781
25.2 黄疸的特异性鉴别诊断782
单纯性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782
非结合性血胆红素过多症782
结合性血胆红素过多症782
病毒性肝炎783
甲型肝炎784
乙型肝炎784
丙型肝炎787
丁型肝炎787
戊型肝炎787
自身免疫性肝炎788
中毒性及药物性肝病788
酒精性肝病788
酒精性脂肪肝788
酒精性肝炎789
酒精性肝硬化790
肝硬化790
腹水793
门静脉高压794
肝功能不全797
肝性脑病797
肝肾综合征797
肝肺综合征798
肝脏代谢性疾病798
血色病798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799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799
肝静脉病变所致的肝病800
淤血肝800
Budd-Chiari综合征800
静脉闭塞病800
胆汁淤积性黄疸800
肝内胆汁淤积800
妊娠黄疸800
术后黄疸802
重症感染性疾病时的肝内胆汁淤积802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80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0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803
肝外胆汁淤积804
胆石阻塞804
肿瘤阻塞804
阻塞性黄疸的其他原因804
胆管炎805
肝脏占位性病变805
肝肿瘤806
肝囊肿807
肝脓肿808
26 吞咽困难810
26.1 机械性损害812
食管肿瘤812
纵隔病变813
消化性狭窄813
膜和环813
Zenker憩室814
26.2 神经肌肉运动障碍814
失弛缓症814
弥漫性食道运动障碍816
26.3 黏膜损害(吞咽痛)816
食管溃疡816
食管炎816
27 腹泻818
27.1 急性腹泻821
一般处置821
感染性及寄生虫性腹泻分类821
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821
中毒性腹泻821
27.2 慢性腹泻823
主要发生在结肠的肉眼可见的病变823
溃疡性结肠炎823
性病性肛门直肠疾病824
缺血性(小肠)结肠炎825
回结肠Crohn病(节段性、溃疡肉芽肿性炎症)825
肠结核827
恶性小肠肿瘤827
良性小肠肿瘤827
结直肠癌828
结肠息肉828
遗传性结直肠癌829
憩室病和憩室炎830
肉眼无形态学改变的结肠病变831
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831
精神性腹泻831
同化不良综合征(消化不良、吸收不良)831
发病机制和病变过程831
原发性吸收不良832
幼儿脂性下痢(地方性口炎性腹泻)832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834
消化不良和继发性吸收不良834
胆酸丢失综合征的脂肪泻834
Whipple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834
细菌滋生835
短肠综合征835
小肠淋巴管扩张836
内分泌相关性腹泻836
内分泌系统疾病836
内分泌性肿瘤836
类癌症状836
Verner-Morrison综合征(VIPOM)837
28 便秘838
28.1 急性便秘840
28.2 慢性(功能性)便秘840
28.3 暂时性便秘841
28.4 肛门直肠功能障碍842
28.5 巨结肠和巨直肠842
肾病症状846
29 肾功能异常846
29.1 肾功能受损的症状和表现849
血清学检查849
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及测量850
29.2 病理性尿检结果的鉴别诊断851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851
生理性尿检结果851
尿液的颜色852
尿pH852
尿量852
比重或渗透压852
尿液的化学分析853
葡萄糖尿853
酮体尿853
蛋白尿853
尿中胆红素和尿胆原的确定855
亚硝酸盐用于诊断尿路感染856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857
红细胞857
白细胞857
上皮细胞859
管型859
结晶859
29.3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鉴别诊断862
急性肾功能不全(ANI)862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862
由于梗阻引起的肾后性肾功能不全863
肾性肾功能不全863
急性肾小管坏死864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65
慢性肾功能不全(CNI)867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869
一般症状869
血液的改变869
心血管系统表现869
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改变870
皮肤改变870
肾性骨病870
胃肠道症状871
营养不良871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872
感染873
恶性肿瘤873
29.4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875
肾小球综合征和肾小球病875
急性肾炎综合征876
链球菌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典型病例877
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877
Schoenlein-Henoch紫癜877
肾病综合征878
微小病变肾小球肾炎880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80
膜性肾小球肾炎880
糖尿病肾病880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RPGN)882
Wegener病883
微小多血管炎883
Churg-Strauss综合征883
结节性全动脉炎883
Goodpasture综合征884
无症状尿异常885
IgA肾病886
伴血尿的失天性疾病886
慢性肾小球肾炎888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888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889
慢性间质性肾炎890
镇痛剂肾病890
慢性肾盂肾炎892
放射性肾炎892
巴尔干肾病892
尿路综合征892
尿路感染892
尿路梗阻894
肾积水894
肾石病和肾钙化症895
病理性超声波检查结果的鉴别诊断897
囊性肾病897
多囊性肾病898
肾脏肿瘤898
30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902
30.1 水、钠的平衡紊乱905
生理基础905
体液的分布905
渗透压调节机制906
容量调节机制906
容量平衡紊乱(容量不足及过剩)909
定义、诊断及临床909
容量不足(初始血清钠正常时)910
容量过剩(初始血清钠正常时)910
水平衡紊乱及渗透压调节(低钠及高钠血症)911
定义、诊断及临床911
低钠血症(PNa<135mmol/L)911
低容量低钠血症912
等容量低钠血症913
高容量低钠血症914
高钠血症(PNa>145mmol/L)915
低容量高钠血症915
等容量高钠血症915
高容量高钠血症916
30.2 钾代谢紊乱917
生理基础917
钾的分布及细胞内钾平衡917
钾的排泄及细胞外钾平衡917
激素的生物合成918
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919
定义、诊断及临床919
低钾血症(PK<3.5mmol/L)920
摄入减少所致的低钾血症920
细胞间转移所致低钾血症(细胞内平衡紊乱)921
丢失增多引起的低钾血症921
高钾血症(PK>5.0mmol/L)922
摄入过量引起的高钾血症922
细胞间转移所致高钾血症(细胞内平衡紊乱)922
排泄减少引起的高钾血症922
30.3 酸、碱平衡失调925
生理基础925
酸碱平衡的基础925
酸碱调节的步骤925
肾脏排酸的调节926
酸中毒及碱中毒927
定义、诊断及临床927
代谢性酸中毒928
血清阴离子间隙产生的机制及意义928
正常氯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增大)929
高氯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正常)931
代谢性碱中毒932
产生机制及尿氯浓度的意义932
氯敏感型代谢性碱中毒933
氯抵抗型代谢性碱中毒934
外源性碱摄入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934
呼吸性酸中毒935
急性及慢性紊乱935
呼吸性酸中毒的鉴别诊断936
呼吸性碱中毒937
急性及慢性紊乱937
呼吸性碱中毒的鉴别诊断938
30.4 钙、磷及镁代谢紊乱938
生理基础938
钙、磷及镁的特性938
钙、磷代谢的调节939
钙代谢紊乱940
定义、诊断及临床940
低钙血症(PCa<2.1mmol/L)942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942
低维生素D状态943
骨组织中的钙含量过高943
肾脏钙丢失944
高钙血症(PCa>2.6mmol/L)944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44
高维生素D状态945
骨吸收增多状态945
肾性钙潴留945
其他原因945
磷代谢紊乱947
定义、诊断及临床947
低磷血症(Pph<1mmol/L)949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49
肠道吸收减少949
细胞转移950
肾性磷丢失950
高磷血症(Pph>1.5mmol/L)95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951
肠道吸收增加951
细胞转移951
肾性磷潴留951
镁代谢紊乱952
定义、诊断及临床952
低镁血症(PMg<0.7mmol/L)952
摄入减少952
分布异常952
肾外性镁丢失953
肾性镁丢失953
高镁血症(PMg>1.2mmol/L)954
摄入过量954
分布异常954
肾性镁潴留954
31~32 神经系统症状958
31 眩晕和晕厥状态958
眩晕、意识障碍、晕厥概要961
31.1 眩晕的病史964
眩晕的类型964
眩晕的持续时间965
眩晕的发生966
31.2 眼球运动的鉴别诊断966
眼肌神经的麻痹970
核上性注视麻痹972
眼球快动975
眼球震颤和眼倾斜反应975
31.3 生理刺激性眩晕978
运动性眩晕978
高空性眩晕978
31.4 周围性前庭性眩晕978
良性发作性体位性眩晕(BPPV)979
急性一侧前庭神经局部病变(前庭神经炎)980
Ménière病(梅尼埃病)980
血管性前庭神经压迫980
周围淋巴瘘981
双侧前庭病变981
外伤性眩晕981
31.5 中枢性前庭性眩晕982
中枢性病因982
基底动脉性偏头痛982
前庭性偏头痛982
前庭性癫痫982
本体感觉及多感觉性眩晕983
发作性构音障碍与共济失调983
精神性眩晕983
恐怖型摇晃性眩晕983
31.6 晕厥的一般鉴别诊断984
31.7 心源性晕厥986
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986
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986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动过速986
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动过速986
左心室排空障碍988
左心室充盈障碍988
31.8 血管性晕厥988
反射性血管因素988
血管迷走性(神经心源性)晕厥988
压力性-加压后晕厥989
颈动脉窦综合征989
直立性调节障碍989
神经源性晕厥989
器质性血管因素(脑血管疾病)989
短暂缺血性发作989
动脉栓塞990
主动脉弓综合征990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990
31.9 脑性晕厥990
脑部癫痫性发作和癫痫990
发病机制和定义990
癫痫类型的划分与临床991
局灶性发作991
全身性发作993
特殊性发作993
诊断和鉴别诊断993
发作性睡眠994
子痫995
行为异常的精神性发作995
32 昏迷状态996
32.1 意识障碍998
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999
意识障碍的临床症状学1000
嗜睡、昏睡和昏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000
急性精神错乱(和其他性质的意识障碍)1001
检查和结果1001
呼吸1002
警醒,注意力和精神状态1002
眼1003
运动1003
32.2 原发性脑部疾病引起的昏迷1005
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多灶性)病变/损伤1005
神经影像学阳性的病变1005
神经影像学(多为)阴性的病变1005
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病变/损伤1006
缺血性卒中1006
脑出血1007
脑外伤1007
新生物形成1008
脑脓肿1008
32.3 心因性意识障碍1009
32.4 嗜睡和过度睡眠1009
32.5 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的昏迷1010
低血糖性昏迷1010
糖尿病患者1010
无糖尿病的患者1011
反应性低血糖1012
器质性疾病所致低血糖症1012
低血糖症的其他原因1012
糖尿病性昏迷1013
酮症酸中毒性昏迷1013
高渗性(非酸中毒性)昏迷1013
乳酸酸中毒性昏迷1014
其他代谢障碍引起的昏迷1014
肝昏迷1014
尿毒症性昏迷1015
肾上腺性昏迷1015
垂体性昏迷1015
黏液水肿性昏迷1015
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昏迷(Wernicke脑病)1015
高黏综合征昏迷(异型蛋白血症性昏迷)1016
严重全身性疾病时的昏迷1016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时的昏迷1016
32.6 外源性中毒引起的昏迷1016
非法药物中毒1016
镇静安眠药物中毒1017
精神病药物中毒1018
抗胆碱能药中毒1018
止痛药和解热药中毒1018
酒精中毒1018
溶剂中毒1018
CO中毒1019
氰化钾(氰氢酸)和硫化氢中毒1019
33 实验室鉴别诊断1022
33 实验室鉴别诊断1022
33.1 前言1025
33.2 实验参数1025
白蛋白1025
醛固酮1026
碱性磷酸酶(AP)1027
甲胎蛋白(AFP)1028
转氨酶(ALT/GPT和AST/GOT)1029
氨1030
淀粉酶和胰淀粉酶1030
阴离子间隙103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1032
抗核抗体(ANA)1032
磷酸氢盐1033
胆红素1033
血常规1034
脑利钠肽(BNP);脑利钠前肽的氨基端(NT-proBNP)1034
CA1251035
CA15-31035
CA19-91036
钙1036
癌胚抗原(CEA)1037
氯化物1038
胆固醇1039
胆碱酯酶(CHE)1039
皮质醇1039
C肽和胰岛素1040
C反应蛋白(CRP)1040
肌酸酶(CK和CK-MB)1041
D-二聚体1042
铁1042
红细胞1043
铁蛋白1043
纤维蛋白原1043
叶酸1044
FSH1045
γ-GT1045
葡萄糖1045
促性腺物质1046
血比容1047
血红蛋白1047
结合珠蛋白1047
尿酸1048
尿素104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9
同型半胱氨酸1050
HCG1050
IgA,IgG,IgM1051
免疫球蛋白E1052
钾1052
补体因子C3和C41054
肌酐1055
铜1055
乳酸1056
乳酸脱氢酶105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58
白细胞1058
脂肪酶1058
血脂1058
黄体性激素(LH)1060
镁1060
肌球蛋白1061
钠1061
渗透压和渗透间隙1063
甲状旁腺素(PTH)(完整的PTH,iPTH)1063
(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APTT)1064
PCO21064
pH1064
PO21064
磷酸1064
前降钙素1066
催乳素106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抗原与游离抗原)(PSA)1067
蛋白(总蛋白)1067
蛋白电泳1067
凝血酶原时间(PTZ,Quick时间,凝血激酶时间,国际标准比值INR)1068
肾素1068
类风湿因子(RF)1069
氧气(氧分压=PO2;氧饱和度=SO2;氧和血红蛋白=fHbO2;氧浓度=ctO2)1069
酸碱状态1070
硒1072
睾酮1072
血小板1073
转氨酶1073
转铁蛋白饱和度1073
甘油三酯1074
心肌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1074
TSH1074
甲状腺素,四碘甲状腺素(总的和游离的;T4,fT4),三碘甲状腺素(总的和游离的;T3,fT3)1075
尿液状态1076
尿渣1076
维生素B121076
锌1077
索引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