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826428.jpg)
- 刘月琴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238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伊斯兰文化理论及实践应用1
第一节 一神教文化理论学说2
第二节 伊斯兰文化的理论基础:六大信条5
一 信主唯一5
二 信使者6
三 信经典7
四 信天使11
五 信后世11
六 信前定12
第三节 逊尼派哈里发理论学说13
一 早期哈里发制度14
二 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哈里发制度(中期)15
三 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哈里发制度(后期)16
第四节 什叶派伊玛目理论学说17
一 什叶派伊玛目的教义17
二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分歧19
第五节 伊斯兰和平理论24
第六节 伊斯兰“圣战”的历史26
一 圣战内容及实践应用27
二 文武并举的圣战文化31
三 小圣战与大圣战35
四 近现代以来的圣战35
五 献身精神37
第七节 伊斯兰服从理论38
第八节 伊斯兰报应理论40
结语44
第二章 伊斯兰文化的渊源和内容45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三大渊源45
一 阿拉伯固有的文化46
二 伊斯兰文化48
三 外来文化54
结语67
第二节 伊斯兰宗教制度文化69
一 伊斯兰宗教制度71
二 器皿(器物)文化78
三 精神文化79
四 其他的宗教制度81
第三节 传统宗教节日文化与当代社会85
一 节日制度:民族文化的认同86
二 主要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87
三 节日精神文化生活90
第三章 伊斯兰政治文化与当代社会94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政治功能94
一 伊斯兰政治文化95
二 权力结构的建构与整合101
三 政治观念的建构与整合102
第二节 早期伊斯兰民主政治与协商制104
一 早期伊斯兰民主政治与协商制104
二 当代海湾国家协商会议的建立107
第三节 伊斯兰政治文化与教法109
一 一元论的政治观109
二 公议和类比111
三 伊斯兰民法113
四 伊斯兰刑法115
第四节 伊斯兰文化与政治发展116
一 历史的诠释116
二 伊斯兰政治文化的发展117
第四章 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功能122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122
一 对早期社会制度的建构和整合123
二 伊斯兰教法的社会整合作用126
三 社会生活秩序的整合132
第二节 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参与功能136
一 以宗教生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136
二 制度化的叩拜礼仪140
三 叩拜文化对时间和空间的规范性整合144
第三节 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协调功能148
一 政府的协调功能148
二 政府与社会宗教组织间的协调153
三 教法学家的协调158
四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163
结语165
第五章 伊斯兰伦理道德文化及其社会应用166
第一节 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内涵和要点166
一 伊斯兰伦理道德思想的内涵167
二 伊斯兰伦理道德内容的要点171
三 以宗教为本的伦理道德182
第二节 伊斯兰法律的他律与伦理道德的自律186
一 伊斯兰法律的他律性186
二 伊斯兰伦理道德的自律性191
三 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197
结语201
第三节 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201
一 伊斯兰伦理道德对社会的规范应用201
二 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协调作用206
三 伊斯兰伦理道德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稳定作用214
第六章 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220
第一节 游牧文化的重大转型220
一 从多神教到一神教的转型220
二 由氏族宗教转为国家宗教的标志221
三 游牧文化向定居文化的重大转型222
四 向社区文化转型223
第二节 清真寺文化与社会实践价值224
一 伊斯兰文化理论实践地224
二 由众多清真寺构成的伊斯兰社会226
三 清真寺成为社会活动中心227
四 个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圣地229
第三节 宗教本位价值的体现与认同230
一 宗教本位价值的体现230
二 穆斯林皆兄弟的人文理念和思想内涵231
三 人人平等的思想学说232
结语234
第四节 清真寺与政治的关系234
一 清真寺与政治234
二 清真寺——政治文化的子系统236
三 清真寺与历史的关系237
第五节 清真寺与社会的关系238
一 清真寺的社会地位238
二 清真寺是社会协调场所239
三 清真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241
四 清真寺是慈善活动场所242
第六节 清真寺与文化教育的关系244
一 经训教育场所244
二 教育机构的地位及其近现代伊斯兰教育的基础246
三 清真寺文化与宗教节日的关系248
四 清真寺美学价值249
结语251
第七节 清真寺文化的实地考察251
一 走进叙利亚倭马亚清真寺252
二 走进伊拉克阿里清真寺254
三 清真寺与当代伊斯兰社会的密切关系255
四 清真寺长期存在的客观性258
主要参考文献260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