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构秦汉医学图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构秦汉医学图像
  • 廖育群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8274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史-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构秦汉医学图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总论3

第一章 近乎空白:难于想象的汉代医学荒芜之像3

一 秦汉医学的“一般图像”3

二 人为营造的“超前发展”7

第二章 秦多良医、汉承秦制:汉代医学的继承问题14

一 秦国简史16

二 秦国文化19

三 秦国医学24

第三章 东西有别:对于六国医学知识的继承问题34

一 东方文化35

二 东方之医41

三 南方文化48

四 南方之医54

第四章 创新发展:两汉不同时期的各种表现形式65

一 西汉之初的“空白”时期65

二 王国之盛,“家学”分散成长68

三 知识汇集,统一异说74

四 东汉之骄,不待“双子”76

第五章 先秦、两汉医学发展的“动力”分析81

一 先秦时期的“动力”缺如83

二 汉代的情况87

第六章 外来文化的影响93

一 双马神的足迹97

二 西王母的形象之变100

三 婆罗门教、佛教入秦103

四 蛛丝马迹,欲说还休106

第七章 从专题研究到整体图像的构建108

一 重构的核心:今本《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108

二 超越“故事”——扁鹊学术钩沉111

三 至关重要的新史料——马王堆医书112

四 贯穿两汉,始知东汉之重117

五 理论研究120

六 运气学说124

七 养生之道125

第八章 讨论128

一 走下神坛的《黄帝内经》128

二 心理需求的学术偶像133

三 秦汉医学史的主流与传统136

四 医学理论中的无解之谜143

下篇——专题147

第九章 今本《黄帝内经》研究147

一 《黄帝内经》与今本《黄帝内经》149

二 问答关系与内容的分析151

三 《素问》、《灵枢》内容的古近之分158

四 今本《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161

第十章 扁鹊脉学研究168

一 “扁鹊脉法”之考证169

二 扁鹊脉学的内容分析174

三 五色诊病与决死生178

四 经脉学说的形成179

第十一章《难经》医学理论的时代特征181

一 作者与时代考证182

二 医学理论的变化186

三 后世羼入文字的时代特征192

第十二章 本草之学成立的前与后196

一 本草之名的出现196

二 早期的本草著作199

三《吴普本草》与“八家之说”202

四《神农本草经》206

五 陶弘景的本草著作210

第十三章 伤寒旧论与温病新学221

一 伤寒与温病之名义源流221

二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227

三 温病学派232

四 伤寒与温病之历史条件的异同237

第十四章 基础理论的建立与形态认知(解剖)的关系243

一 关于胆的功能与“奇恒之腑”244

二“三焦”与解剖学的关系246

三 代谢理论248

四“脉”的概念252

第十五章 关于循环与呼吸的生理256

一 问题的提出256

二 中国古代医学不知“心脏跳动”259

三 以胃为中心的循环体系261

四 动脉—脉动263

五 对于呼吸的认识266

六 讨论269

第十六章 阴阳学说271

一 阴阳家及其学说旨要272

二 医学中阴阳循环、对立的不同表现274

三 医学中的特例:三阴三阳277

四 医学与易学282

第十七章“脉诊”方法的发展与演变295

一 脉症法296

二 古脉法300

三 脉象法306

第十八章 秦汉之际针灸疗法理论的建立311

一 针灸疗法的早期状况312

二 理论化进程及其评价315

三 腧穴的发展318

第十九章 运气学说322

一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323

二 运气学说的形成与演变328

三 科学与玄学——两种错误的解释337

第二十章《阴阳十一脉灸经》研究341

一 命名与治则341

二“是动”与“所产病”的意义343

三 经脉数目与数术观念346

四 经络学说体系的特殊性346

第二十一章 新出土文献研究之二:咒禁疗法351

一 禁疗法在医学中的地位352

二 咒禁疗法的作用力与转移方式357

三 咒禁疗法与宗教362

第二十二章 《五十二病方》与早期的内服药剂型367

一 何谓“汤液”368

二“汤液”的药用原理370

三“汤液”的制作方法371

四 内服药剂型的演变374

第二十三章 道家思想与养生学的关系379

一 道家生命观380

二 道家本旨与“养生”382

三“养形”之术384

四 道家学术思想的演变388

五 道家社会地位演变的影响392

六 养生与医学394

七“房中”之术396

结语 回报“良师”与“机遇”400

引用文献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