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研究 影响因素及其建构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研究 影响因素及其建构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07091.jpg)
- 周国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922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师-组织管理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研究 影响因素及其建构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1
1.1.1 研究的背景1
1.1.2 选题的缘由2
1.2 研究目的与逻辑起点11
1.2.1 研究目的11
1.2.2 研究问题11
1.2.3 研究意义12
1.2.4 逻辑起点12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14
1.3.1 大学14
1.3.2 大学教师15
1.3.3 组织认同15
1.3.4 组织认同感16
1.3.5 组织公民行为17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18
1.4.1 创新之处18
1.4.2 研究展望19
2.文献综述22
2.1 教师组织认同的相关研究现状22
2.1.1 有关组织认同研究现状22
2.1.2 国内外关于教师组织认同感的研究26
2.1.3 总结与评论28
2.2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现状29
2.2.1 国外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29
2.2.2 国内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31
2.2.3 总结与评论31
2.3 大学组织的相关研究现状33
2.3.1 国内外大学组织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33
2.3.2 总结与评论35
3.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建构36
3.1 组织认同的理论基础36
3.1.1 三种组织认同的解释理论36
3.1.2 上述观点在本研究中的使用40
3.2 研究方法论的批判与建构43
3.2.1 组织认同研究的三种范式43
3.2.2 研究方法论的批判与建构46
4.研究设计55
4.1 量化研究设计55
4.1.1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55
4.1.2 研究的理论前提与推论56
4.1.3 研究的思路及模型64
4.1.4 样本的抽取与数据收集65
4.1.5 研究变量与研究方法66
4.2 质性研究设计69
4.2.1 研究目的、问题与假设69
4.2.2 研究取样与资料的收集70
4.2.3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77
4.2.4 研究方法与研究者79
5.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内容和结构研究81
5.1 研究目的81
5.2 研究假设81
5.3 研究方法82
5.3.1 被试选择82
5.3.2 研究工具84
5.3.3 研究程序84
5.4 结果与分析85
5.4.1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感的内容结构分析85
5.4.2 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容结构分析93
5.4.3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总体量表结构的验证性分析100
5.5 讨论和结论102
5.5.1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总体结构问题102
5.5.2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感结构问题104
5.5.3 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问题105
5.5.4 本研究基本结论107
6.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108
6.1 研究目的108
6.2 研究假设108
6.3 研究方法110
6.3.1 研究对象110
6.3.2 研究工具110
6.3.3 数据处理113
6.3.4 研究程序113
6.4 结果与分析113
6.4.1 大学教师知觉到的尊重与组织认同感的关系113
6.4.2 大学教师工作满意感与组织认同的关系117
6.4.3 大学教师知觉到的学校声望与组织认同感的关系119
6.4.4 大学教师知觉到的组织公平感与组织认同感的关系122
6.4.5 大学教师知觉到的相对剥夺感与组织认同感的关系125
6.4.6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128
6.5 讨论与结论134
6.5.1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问题134
6.5.2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因果作用机制138
6.5.3 本研究基本结论141
7.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建构基础研究145
7.1 合理待遇147
7.1.1 生活的考虑:“物质水平”147
7.1.2 安心的前提:“家庭问题”150
7.2 成长机会154
7.2.1 专业发展:“专业的对口”154
7.2.2 职业发展:“职业的适合”157
7.2.3 事业发展:“事业的空间”160
片断分析之一 陈可馨博士:“需要的是事业发展”161
7.3 个体差异165
7.3.1 选择职业的逻辑:“性别”165
7.3.2 留在大学的原因:“年龄”168
7.3.3 选择大学的动机:“性格”173
片断分析之二 程和平副教授:“性格决定选择”175
7.4 知觉到的重视179
7.4.1 分配公平:“我不是打工的”180
7.4.2 解决困难:“关心教师生活”182
7.4.3 提供服务:“支持教师发展”185
7.5 学校特征氛围189
7.5.1 自然环境:“美的校园”189
7.5.2 人文环境:“人际关系”191
7.5.3 制度环境:“领导公平”195
7.6 相对比较优势199
7.6.1 自我提升:“学校声望”200
7.6.2 生活逻辑:“适合最好”203
片断分析之三 向阳博士:“适合才是最重要的”205
8.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特征研究209
8.1 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取向210
8.1.1 情感取向:“人情与面子”210
8.1.2 家庭取向:“家乡与家庭”223
8.1.3 关系取向:“关系与情境”229
8.2 当今中国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另一面239
8.2.1 利益本位:“名誉与利益”239
8.2.2 权利本位:“权利与地位”251
8.3 大学教师的组织认同的建构模型268
8.3.1 认同的前提:“认可与适合”270
8.3.2 认同的核心:“个人地位”271
8.3.3 认同的实现:“重视与归属”274
8.4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综合模型276
8.4.1 大学教师的组织认同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复杂性问题277
8.4.2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实现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系的“平衡”278
9.总体讨论和最后结论280
9.1 讨论与对话280
9.1.1 理论对话:西方观点与本土解释280
9.1.2 方法对话:总体规律与具体个案285
9.1.3 结论对话:影响因素与建构基础288
9.2 结论与展望291
9.2.1 假设检验结果291
9.2.2 研究总体结论293
9.2.3 相应对策建议294
参考文献303
附录318
1.大学教师组织认同因果模型的结构方程运行程序318
2.大学教师组织认同调查实施指导319
3.大学教师组织认同调查量表321
4.大学教师组织认同访谈问卷327
致谢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