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层体系结构与离散事件仿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朝改,曹海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220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层体系结构与离散事件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仿真系统概述1
1.1系统概述1
1.1.1系统的基本概念2
1.1.2系统的相关术语3
1.1.3系统的分类4
1.2系统仿真概述5
1.2.1系统仿真的分类5
1.2.2系统仿真的工作流程6
1.3系统仿真的发展过程7
1.4系统仿真的发展趋势12
1.5本章小结15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分布式交互仿真19
2.1 DIS的产生19
2.2 DIS的发展21
2.3 DIS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23
2.4 DIS的体系结构26
2.4.1 DIS的组成26
2.4.2 DIS的标准28
2.4.3协议数据单元(PDU)29
2.5 DIS系统管理技术32
2.6 DIS的应用实例34
2.6.1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需求设计34
2.6.2系统组成与开发环境36
2.6.3系统采用的仿真策略38
2.7本章小结40
参考文献41
第三章 高层体系结构仿真43
3.1现有仿真技术的不足43
3.2 HLA的产生45
3.3 HLA的特点47
3.4 HLA的发展现状47
3.5 HLA与DIS的区别49
3.6 HLA的组成51
3.6.1对象模型模板(OMT)53
3.6.2接口规范说明55
3.6.3 HLA规则59
3.7基于HLA的仿真应用实例61
3.7.1基于HLA的水声对抗仿真系统设计62
3.7.2关键技术65
3.7.3水声对抗仿真系统效果68
3.8本章小结69
参考文献69
第四章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71
4.1概述71
4.1.1离散事件系统与模型71
4.1.2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过程74
4.1.3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75
4.1.4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77
4.1.5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策略79
4.2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简介80
4.2.1基于Petri网的建模81
4.2.2活动循环图法和实体流图法86
4.2.3排队系统90
4.2.4库存系统94
4.2.5决策系统建模方法99
4.2.6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106
4.2.7统一建模语言UML110
4.2.8基于Agent的建模119
4.2.9基于IDEF的建模126
4.3基于对象Petri网的水下对抗系统建模130
4.3.1概述130
4.3.2基于对象Petri网建模131
4.4本章小结142
参考文献143
第五章 仿真系统的时间管理145
5.1时间管理的概述145
5.2并行离散事件系统的时间管理150
5.2.1概述150
5.2.2 PDES的研究151
5.2.3保守算法152
5.2.4乐观机制算法153
5.3 HLA中的时间管理158
5.3.1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158
5.3.2仿真中的时间159
5.3.3时间管理的术语及定义159
5.3.4消息排序160
5.3.5传输服务161
5.3.6 HLA时间推进162
5.4前瞻量(Lookahead)167
5.4.1产生背景167
5.4.2前瞻量的形式化表示171
5.4.3前瞻量的设置174
5.4.4更改前瞻量服务177
5.4.5保守邦元前瞻量的动态调整180
5.6最大可用逻辑时间的计算182
5.6.1基本概念182
5.6.2早期算法185
5.6.3 Frederick算法与改进190
5.6.4时间管理策略对GALT计算的影响193
5.7仿真系统时间管理参数优化193
5.7.1时间管理参数优化概述193
5.7.2时间管理参数优化的性能指标194
5.7.3时间管理参数优化模型194
5.7.4参数优化结果196
5.7.5参数优化的应用197
5.8小结199
参考文献199
第六章 仿真系统的数据收集202
6.1仿真系统数据收集的概念202
6.1.1仿真系统数据收集的产生202
6.1.2仿真数据收集的研究与发展203
6.2 DIS数据收集205
6.3 HLA数据收集分析207
6.3.1数据收集的内容208
6.3.2 HLA数据收集的困难及措施209
6.3.3数据收集的实现方式212
6.3.4数据收集的分类214
6.3.5仿真数据收集的存储方式215
6.3.6仿真数据收集的原则216
6.5 DIS与HLA数据收集的区别217
6.6面向对象分层数据收集219
6.6.1分层数据收集的提出219
6.6.2数据收集的分层220
6.6.3数据收集中的对象221
6.6.4各层之间的通信222
6.6.5分层数据收集的应用223
6.7本章小结224
参考文献225
第七章 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228
7.1仿真系统校核、验证与确认的概念228
7.1.1 VVA的发展228
7.1.2 VVA的概念232
7.1.3 VVA的原则233
7.1.4 VVA的过程236
7.1.5 VVA与M&S的关系237
7.1.6 VV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39
7.2 VVA方法简介242
7.2.1模型校核的方法243
7.2.2模型验证的方法244
7.2.3系统仿真精度和置信度245
7.3常用VVA方法理论分析246
7.3.1专家经验评估法247
7.3.2系统分解法247
7.3.3灵敏度分析法248
7.3.4参数估计法249
7.3.5假设检验法250
7.3.6动态关联分析法254
7.3.7频谱分析法256
7.4 VVA体系结构257
7.4.1 VVA-GOS的总体框架258
7.4.2 VVA-GOS的方法260
7.4.3 VVA-GOS体系结构的特点262
7.4.4 VVA-GOS的支撑平台262
7.5智能VVA平台初探266
7.5.1 IVVAP的结构267
7.5.2 IVVAP的特点269
7.5.3 IVVAP的应用270
7.6 VVA应用实例273
7.6.1水声对抗仿真系统简介273
7.6.2水声对抗仿真系统VVA的特点274
7.6.3水声对抗仿真系统VVA275
7.7本章小结277
参考文献278
第八章 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81
8.1仿真系统构建过程的复杂性281
8.1.1仿真系统构建的复杂性281
8.1.2仿真系统构建的综合性283
8.2仿真系统的生命周期284
8.2.1系统规划285
8.2.2系统分析287
8.2.3系统设计287
8.2.4系统实施289
8.2.5系统运行和维护292
8.2.6系统构建时注意的问题292
8.3常用系统开发方法概述293
8.3.1早期系统开发方法的不足293
8.3.2结构化方法295
8.3.3原型法299
8.3.4面向对象法299
8.4典型仿真系统构建300
8.4.1概述301
8.4.2典型仿真系统的组成301
8.4.3制导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305
8.5一体化水下对抗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310
8.5.1一体化水下对抗仿真环境功能分析311
8.5.2水下对抗一体化仿真环境设计313
8.5.3仿真软件流程316
8.5.4实用功能设计317
8.5.5关键技术325
8.5.6仿真环境的应用326
8.6本章小结328
参考文献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