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和国家高层智慧 下 1978-199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淇彬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和国家高层智慧 下 1978-199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思想解冻的发端3
△华国锋继续坚持“左”的错误25
△陈云、王震呼吁邓小平出来工作25
△邓小平旗帜鲜明批评“两个凡是”2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25
△全国范围的大讨论拉开序幕25
科学的春天25
△十年浩劫使中国科技深受其害32
△恢复和新建科技机构32
△郭沫若带病参加科学大会32
△邓小平致开幕词32
△卢嘉锡当选中科院院长32
伟大的转折32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4
△改革开放的新方针44
△决定工作重点转移44
正确评价毛泽东44
△中心议题与全会公报44
△不能象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55
△“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55
△中心思想应是“三条”55
三个“十分”的访日之行55
△“非毛化”还是“非神化”55
△邓小平会见田中角荣60
△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60
△“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60
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束60
△“邓小平迷”和三个“十分”60
△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会议86
△知青工作面临新转折86
△上山下乡不是长期办法86
△亮起终止上山下乡的红灯86
△上山下乡出现“四不满意”86
邓小平访美刮起中国旋风86
△在华盛顿收到毛泽东的亲笔信111
△白宫隆重礼遇,同卡特畅谈111
△喜滋滋地带上得克萨斯牛仔帽111
△电视黄金时间成了“邓小平时间”111
胡耀邦主持平反冤假错案111
△赴布热津斯基的家庭宴会111
△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127
△《抓紧落实党的干部政策》127
△中组部办公大楼前鞭炮轰鸣127
△掀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序幕127
邓小平点“将”与荣毅仁出山127
△古耕虞递上他事先起草好的书面建议130
△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130
△邓小平点了荣毅仁的“将”130
△午餐是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130
“四个坚持”的提出130
△邓小平会见五位工商业领导人130
△中央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137
△邓小平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137
△党内出现“左”和右的思潮137
△邓小平讲话发表后的各种反响137
万里在安徽的突破137
△安徽的《六条》和四川的《十二条》160
△凤阳的大包干和小岗的协议160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大争论160
△中共中央做出正式决策160
彭真主持公审“两案”160
△安徽人敢为天下先160
△特别法庭只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166
△党内政治错误、路线错误如何处理?166
△为什么这次只审理十名主犯?166
杀出一条血路建特区166
△正式定名“经济特区”184
△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84
△特区在开拓中前进184
△英明决策结出累累硕果184
兴建宝钢的决策184
△邓小平倡导办特区184
△邓小平向日方解释宝钢拖期191
△干到底,举棋不定不好191
△陈云亲自抓了宝钢问题191
△实践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191
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191
△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198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198
△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198
△滚动式的开放格局的形成198
“一国两制”构想198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特区198
△《告台湾同胞书》和“叶九条”219
△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会谈219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219
△邓小平接见香港记者219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的声明签订219
百万大裁军219
△邓小平感叹:80岁的人检阅部队是个缺陷△进行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军队要减裁员额一百万△昆明军区被并入成都军区设计小康和三步走230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形成237
△十三大正式提出“三步走”237
△提出了中国实现“小康”的目标237
“八六三”高技术237
△大平正芳的提问使邓小平陷入沉思237
△宋健出任国务院高技术协调组长249
△“八六三”高技术的作用和意义249
△邓小平认为“此事宜速决断”249
乡镇企业的辉煌249
△王大珩等4人上书中央249
△中央4号文件颁布及相关政策257
△“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257
△“三争”、“三挤”的争论257
私营经济的突破257
△“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257
△对“雇工大户”党内外的分歧很大270
△对私营经济采取“看一看”政策270
△起初是采取比较严格的限制性政策270
△私营经济合法发展阶段270
确立初级阶段理论270
△纠正了对社会主义估计过高279
△文件起草过程中的研究和讨论279
△批判了“补资本主义课”的观点279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79
中苏僵局的解冻279
△对中国所处国情的再认识279
△国家主席杨尚昆前往机场迎接286
△中苏关系从此实现正常化286
△商定戈尔巴乔夫访华时间286
△《中苏联合公报》发表286
△中苏僵局的逐渐解冻286
寻访班禅转世灵童和坐床庆典286
△寻访过程严格按宗教仪式进行311
△李鹏签署寻找灵童的命令311
△僧俗群众的期待311
△十一世班禅坐床大典311
建立第三代领导集体311
△十世班禅在京圆寂311
△深思熟虑接班事330
△“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党的话”330
△“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带头废除终身制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30
△“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一年一个变化,三年大变化△克服困难,更上一层楼△“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修建大京九铁路344
△朱镕基自告奋勇当顾问359
△邹家华宣布:国家已决定修建京九铁路359
△铁道部长向中央立下军令状359
△决战三年,“大京九”全线贯通359
股票再登上海滩359
△“大京九”再次引起高层重视359
△周总理关心京九铁路前期工作359
△邓小平说:“好哇,你们干嘛”381
△上海滩敲响了正式开盘的第一锤381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年内成立”381
△股票发行,有20位股民被挤伤381
邓小平南巡讲话381
△“抓住机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07
△“特区姓‘社’不姓‘资’”407
△上海市委领导欢迎小平到上海407
△“浦东开发只能进,不能退”40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07
△“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407
△“马克思可能说得不够”421
△“老九”能提到第一吗?421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421
△“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421
△毛泽东说他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421
几番风雨的三峡工程421
△葛州坝工程是实战准备439
△李锐和林一山的激烈争论439
△1986年开始的三峡工程再论证439
△三峡工程走上人大的殿堂439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实现439
△毛泽东设想高峡出平湖439
十四大敲定“市场经济”439
△三种提法同时亮相444
△总设计师不改初衷444
△十四大报告一锤定音444
△市场经济一鸣惊人444
查处陈希同、王宝森经济案444
△邓小平讲话被改了两个字444
△王宝森特大经济犯罪案曝光473
△北京长城案触及无锡神经473
△“两高”《通告》和新老“五条”473
△陈希同、陈小同父子受惩473
△整党和纠正新的不正之风473
江泽民论十二大关系473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485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485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485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485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纲要485
△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85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85
△《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实事求是495
△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是有可能的495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纲要》495
推进两个根本转变495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议》495
△着重点放在两个转变上507
△两个转变内涵、目标、要求不同507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507
领导干部要讲政治507
△从计划到市场体制的转变507
△建议重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515
△领导干部不要去夜总会、高级舞厅515
△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515
△讲政治不是搞过去“左”的那一套515
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515
△未来要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挑战525
△在较量中要增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525
△在综合国力的“综合”上做出一篇好文章△与封建文化和错误思想的斗争还未完结△邓小平理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心骨香港回归525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庄严举行541
△驻港部队将高标准履行防务541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541
△董建华等宣誓就职54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541
△成功推进香港回归的努力541
△十五大后的鲜明旗帜547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胜利旗帜547
△邓小平理论是十五大的灵魂547
积极推进机构改革547
△邓小平逝世后党中央的新决策547
(1978—1998
下卷1998
目录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