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湘赣革命根据地全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湘赣革命根据地全史
  • 陈钢,黄惠运,欧阳小华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671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湘赣革命根据地全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绪论4

第一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背景13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会剿”前后的形势13

严峻的敌我态势13

柏路会议与“围魏救赵”15

红四军主力转移与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斗争18

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与红五军突围20

第二节 湘赣边界党与人民的艰苦拼搏24

打不垮的湘赣边界特委和人民24

红色割据区域的恢复与重建26

红五军回师井冈山29

第三节 以永新为中心的边界武装斗争的开展31

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第四次执委会的召开32

建立以永新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条件34

六月受挫与安福之战37

边界武装斗争的持续40

第二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3

第一节 于田会议与袁文才、王佐被错杀43

遂川于田会议43

袁、王事件的起因46

袁、王罹难及经验教训48

第二节 赤光普照赣西南54

罗炳辉起义54

红六军的成立57

“二七”陂头会议的召开61

赣西南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65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的成立68

红二十军的成立71

第三节 九次攻打吉安74

攻打吉安的背景及其准备74

一打吉安与二打吉安时敌唐云山旅的覆灭77

红色五月之三、四、五次攻打吉安80

六、七、八次攻打吉安83

一至八次攻打吉安的教训与意义87

第九次攻打吉安89

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与九打吉安的历史意义92

第四节 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95

赣西南土地革命的深入95

湘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大好形势98

湘东(南)独立师的成立100

第五节 中共湘赣临时省委的成立及其领导下的斗争103

江西省行委的成立103

赣西行委领导下的湘赣边人民斗争106

中共湘赣临时省委的成立108

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11

第三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一、二、三次反“围剿”115

第一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115

反“围剿”前的敌我态势115

反“围剿”的准备118

红一方面军的第一次反“围剿”和湘赣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121

第二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123

反“围剿”前的敌我态势123

赣西南军民反“围剿”的准备126

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与红七军的会合129

湘赣革命根据地军民积极配合红一方面军进行第二次反“围剿”131

第三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35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的形势135

积极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137

第四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41

第一节 迎击敌人的围攻,湘赣省军区和红八军的成立141

第三次反“围剿”后的形势141

全力以赴,粉碎敌人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43

湘赣省军区和红八军的成立,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145

第二节 进行革命竞赛,建设巩固后方149

中共湘赣省委第一次执委会的召开,提出开展根据地建设运动的任务149

中共湘赣省委第二次执委会的召开,提出进行第二次竞赛运动151

两次竞赛运动的成绩及其工作中的问题153

第三节 湘赣苏区重新分配土地156

土地分配概况156

重新分配土地的成果和步骤159

重新分配土地的成果及影响162

第四节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第二次代表大会与湘赣苏区的查田运动164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64

湘赣苏区的查田运动168

查田运动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经过170

第五节 湘赣根据地的肃反运动174

苏区肃反的起因174

湘赣根据地的肃反运动177

肃反扩大化的历史教训181

第五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184

第一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84

农业生产185

工业生产191

邮电交通195

商业贸易201

税务财政203

第二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209

文化教育210

报刊宣传218

文艺生活221

体育卫生224

第三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群众组织建设229

反帝大同盟229

工会231

妇女会238

共青团241

革命互济会249

少队、儿童团252

第四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军队建设258

扩红工作258

军校教育267

军工生产271

医疗保障274

第六章 湘赣苏区反“围剿”与红六军团西征277

第一节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77

协同中央红军,策应鄂豫皖和湘鄂西军民作战277

集中兵力粉碎敌人对湘赣根据地的“围剿”280

第二节 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86

中共湘赣省委的改组《286

任弼时纠偏289

中共湘赣省“三大”的召开291

湘赣省苏“三大”的召开296

第三节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99

红六军团的组建299

湘赣军民奋力反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300

湘赣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03

第四节 红六军团的突围西征307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局势307

红六军团突围西征的准备308

红六军团突围西征经过及意义309

第七章 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315

第一节 坚持以武功山为依托进行游击战争315

主力红军西征后湘赣边的形势315

中共湘赣省委向武功山转移319

武功山的游击力量及其斗争环境322

“左”倾军事路线的严重后果324

湘赣边中心区域附近各县的游击力量及其斗争328

第二节 棋盘山会议与游击战争新局面的开创330

陈洪时叛变330

棋盘山会议与中共湘赣临时省委的成立333

湘赣边各地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337

湘赣边游击队和群众的对敌斗争341

大山里的统一战线346

第三节 垄上改编,开赴抗日前线349

抗日战争爆发后湘赣边的形势349

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的成立351

陈毅受命上武功山传达中央指示354

垄上改编,开赴抗日前线358

第八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362

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新基地362

中央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侧翼和连接中央根据地、湘鄂赣根据地的枢纽365

井冈山精神在湘赣苏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367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突出贡献369

附录375

一、湘赣革命根据地大事记375

二、湘赣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发展简表411

三、湘赣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及军队发展简表417

四、湘赣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系统负责人名录421

五、湘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系统负责人名录434

六、湘赣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及军队负责人名录443

七、人物谱450

后记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