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课程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论
  • 王吉庆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7005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计算机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课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地位篇3

第一章 国际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比较3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与计划3

一、政策与计划情况3

二、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名称与目标9

三、政策方面的比较11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12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的国家12

二、统一课程中提出作为综合课程13

三、统一课程,分级要求13

四、统一课程,不同要求14

第三节 世界各国中小学信息和通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14

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国家与地区17

二、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国家与地区19

三、二者结合的国家与地区19

第二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问题20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20

一、计算机教育的实验阶段20

二、计算机课程的形成与发展21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22

第二节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23

一、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23

二、信息社会中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26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形态问题28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形态28

二、隐性课程的作用与建设问题30

三、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34

目标篇39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问题39

第一节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比较39

一、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介绍39

二、分析与比较52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发展53

一、计算机文化53

二、计算机工具(信息技术工具)57

三、信息素养59

第三节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发展62

一、计算机教育阶段62

二、信息技术教育阶段64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68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68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68

二、目标的结构分析71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认识74

一、文理交融,为多向发展奠定基础74

二、信息能力为核心76

三、信息活动为主线,目标三维一体78

内容篇83

第一章 各个国家与地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与分析83

第一节 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及其特点分析83

一、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分析83

二、英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与单元案例86

三、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94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及其特点分析96

一、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情况介绍(以北卡罗莱纳州为例)96

二、各年级信息技能课程具体内容98

三、计算机技术技能课开设情况99

四、北卡罗莱纳州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特点100

第三节 日本信息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征分析102

一、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102

二、日本中学信息教育课程的分析106

第四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课程体系110

一、台湾地区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分析110

二、香港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及其特征分析114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特点与体系121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特点121

一、特点125

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范围分析131

三、内容建设的注意点132

第二节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132

一、教学大纲阶段133

二、指导纲要阶段136

三、课程标准阶段137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140

一、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特征140

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41

三、课程内容的载体形式142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科书145

第一节 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现状分析145

一、国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遴选方面现状分析145

二、国内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编排方面的比较147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材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148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科书的撰写与编排问题150

一、强调适应性150

二、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151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151

四、渗透一定教学方式152

五、要渗透人文精神,贯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53

第四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其他课程资源155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种类与作用155

一、信息技术课程资源155

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作用157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57

一、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57

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159

三、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159

四、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61

活动篇167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概论167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特征分析167

一、教学内容上属于面向大众化和精英化的高科技167

二、教学前置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和学习心理类型不同168

三、教学活动目标上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168

四、教学活动所用的教材多样化发展169

五、教学活动环境优势明显和多种人机交互模式并用170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注意点171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171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172

三、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172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173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173

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74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175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过程175

二、方法的选择179

第二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应用实例181

第一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181

一、“任务”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182

二、任务设计的基本要求182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应用应注意的问题184

四、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85

第二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实例188

一、实例1——画“路灯”188

二、实例2——把顺序播放的幻灯讲稿改成超链接菜单方式190

三、实例3——Excel竞赛数据综合处理192

四、实例4——以“画图”为主线任务逐步推进文件操作的序列教学设计195

第三章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197

第一节 探究性学习的概述197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197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98

三、探究性学习是信息技术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198

四、适合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199

第二节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200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200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200

第三节 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201

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201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探索207

三、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创造210

第四章 WebQuest的教学方法及其实用案例214

第一节WebQuest教学方法的概述214

一、WebQuest教学方法的含义214

二、WebQuest的内容模块214

三、WebQuest教学法的组成216

四、WebQuest教学法的特点217

五、WebQuest的教学实施过程218

第二节WebQuest教学能解决实施问题219

一、软硬设施问题219

二、操作实施问题220

三、如何综合运用评价量规的制定和评价方式220

四、教学纪律与秩序220

五、教学连贯性问题221

六、WebQuest教学方法的注意点221

第三节WebQuest教学方法的介绍222

一、案例1——计算机组成222

二、案例2——童话小作家230

第五章 案例学习教学法及其应用实例233

第一节 案例教学法概述233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提出案例学习方法的理由233

二、案例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234

三、案例学习方法的实施过程与方法235

四、案例学习方法中的一些注意点236

五、案例教学方法的评论237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应用实例238

一、实例1——让小学生申请和使用搜狐电子信箱238

二、实例2——使用W INZIP压缩软件240

三、实例3——实事论坛242

第六章 教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245

第一节 教练教学法概述245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练法245

二、学生主体原则的讨论246

三、教练法的实施过程249

四、实施教练法中贯彻学生主体原则的注意点250

第二节 教练法的案例251

一、教学目标提出251

二、学生分析252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253

四、教学法的设计253

评价篇262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特点、目标和内容262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特点262

一、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262

二、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262

三、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263

四、评价注重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统一性263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目标的确定264

一、信息技术课程认识评价目标265

二、信息技术课程技能评价目标267

三、信息技术课程情感评价目标268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内容的选择270

一、客观性试题评价内容的选择271

二、项目任务评价内容的选择274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常用方法279

第一节 信息技术知识的评价方法279

一、试卷评价法279

二、试卷评价的优缺点283

第二节 信息技能的评价方法284

一、典型作品评价法285

二、实践活动评价法286

第三节 信息情感的评价方法287

一、信息情感观察评价法287

二、信息情感的量表评价法288

第三章 电子档案评价系统的理论及实施292

第一节 电子档案评价的理论背景292

一、档案评价法定义讨论292

二、档案评价法的优势293

三、档案评价法的不足294

第二节 电子档案评价的特点295

一、电子档案评价的定义295

二、电子档案评价法的特点295

三、电子档案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中的应用296

第三节 电子档案评价系统的设计297

一、需求分析297

二、电子档案评价系统流程图298

三、电子档案评价系统的子系统及模块分析298

第四节 电子档案评价的实施302

一、确定电子档案评价的类型,制定符合课程目标的评价标准302

二、根据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电子档案304

三、用电子档案评价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将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保存305

四、电子档案的综合评判306

五、评价实施过程307

环境篇3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环境311

第一节 技术环境的需求分析与组成311

一、信息技术课程技术环境的任务311

二、信息技术课程技术环境的组成313

第二节 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利用314

一、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问题314

二、信息技术系统的有效利用317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环境的建设和利用318

一、校园网上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资源319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与进程320

三、学校资源网站信息化平台建设323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环境325

第一节 教师能力形成的环境325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责任325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问题327

三、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问题329

第二节 学生群体的环境332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群体分析332

二、适应需要,均衡发展,促使学生取得学习成功333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335

一、政策制度的必要性335

二、信息技术环境的有关政策336

三、政策制度的建设问题338

参考资料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