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学导论
  • 曹洪欣主编;于友华,张华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2775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1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中医学院-教材-英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什么是中医学?1

2.中医学的特征是什么?1

3.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含义如何?1

4.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有哪些?2

5.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有哪些?3

6.中医学的健康理念如何?4

7.中医是怎样认识人体的?4

8.什么是藏象学说?4

9.五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5

10.六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9

11.什么是奇恒之腑?有何特点?11

12.什么是经络?12

13.十二经有哪些?走行分布的特点如何?13

14.什么是阴阳?如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4

15.什么是五行?如何用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4

16.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疾病的?16

17.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病因的?17

18.什么是六淫?17

19.风、寒、暑、湿、燥、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怎样的?18

20.什么是内生五邪?21

21.什么是七情?22

22.情志所伤的致病特点是怎样的?23

23.饮食失调的致病特点是怎样的?23

24.何为劳逸失度?25

25.中医对精气神血津液如何认识?26

26.气血津液失调的病机特点是什么?28

27.何谓“津血同源”?32

28.如何认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32

29.阴阳失衡的病机特点是什么?33

30.脏腑失调的病机特点与主要表现有哪些?35

31.何谓中医的“肝肾同源”?40

32.如何理解“百病皆生于气”?41

33.中医如何诊治疾病?有什么特点?42

34.找中医诊疗应注意什么?43

35.什么是望、闻、问、切?中医诊法有什么特点?43

36.整体望诊主要有哪些内容?临床意义如何?44

37.局部望诊有哪些内容?临床意义如何?45

38.怎样通过望舌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45

39.望舌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6

40.如何望舌质与舌苔?有何意义?47

41.闻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48

42.如何通过听声音了解健康状况?48

43.嗅气味有何意义?49

44.口中不同异味有何意义?49

45.为什么会感觉怕冷?如何调理?49

46.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各是什么?50

47.怎样认识头痛的部位、性质及意义?中医如何进行调理?51

48.怎样认识腰痛的性质与意义?中医如何进行调理?52

49.怎样认识四肢痛的性质及意义?中医如何进行调理?52

50.中医对汗的认识是怎样的?了解出汗情况有何意义?53

51.口渴与否临床意义如何?54

52.如何通过食欲变化了解健康状况?54

53.了解小便变化有何意义?55

54.了解大便变化有何意义?56

55.为什么会出现耳鸣?如何调理?56

56.眩晕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是什么?57

57.中医是如何认识睡眠的?睡眠异常有哪些?57

58.多睡也是病吗?如何调理?58

59.什么是失眠?如何调理?58

60.脉诊部位有哪些?59

61.寸口脉分部与脏腑有什么关系?59

62.正常脉象如何?60

63.病理脉象如何分类?各有何特点?60

64.中医辨证方法如何分类?62

65.中医学如何认识症、病、证?62

66.中医治法有哪些?63

67.什么是体质?如何分类?64

68.体质和证候有何不同?65

69.什么是中药?中药治病有哪些特点?65

70.中医方剂配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66

71.煎煮中药应注意什么?67

72.常用中药剂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69

73.什么是中成药?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0

74.如何使用常用中成药调理脏腑功能?71

75.食疗与药膳有何区别?应用原则有哪些?73

76.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74

77.常用食物的功用有哪些?77

78.饮食调理应注意什么?82

79.什么是亚健康?中医如何治疗亚健康?83

80.中医治疗亚健康有哪些优势?85

81.什么是穴位?常用保健穴位有哪些?86

82.为什么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88

83.常用的按摩方法有哪些?89

84.按摩哪些穴位可改善睡眠?91

85.如何拔罐?其适宜范围有哪些?91

86.小儿捏脊有什么作用?92

87.什么是养生?中医养生有哪些特点?93

88.“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对养生的意义是什么?93

89.什么是道德养生?其内涵如何?94

90.如何四季养生?95

91.如何择时养生?97

92.时辰与脏腑经脉的关系如何?97

93.如何因地养生?99

94.如何因人养生?99

95.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有什么优势?100

96.何谓冬病夏治,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101

97.为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02

98.咳嗽如何分类?怎样自我调理?102

99.如何正确使用膏方养生治病?104

100.如何构建适合自我的中医养生保健模式?1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