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 一个批判性的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 一个批判性的探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3486388.jpg)
- 林立著 著
- 出版社: 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ISBN:98676973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 一个批判性的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革新的方法与激起的回应1
0.1.1 实用主义的方法论1
0.1.2 批判性的回响4
0.2 本书的内容纲要8
0.2.1 经济篇8
0.2.1.1 Posner学说的终极三大难题11
0.2.1.2 对Posner学说三大难题的说明13
0.2.1.2.1 Posner本人对第一个难题的解决策略18
0.2.1.2.2 Posner本人对第二及第三个难题的答覆20
0.2.2 法理学篇29
0.2.3 法律个案分析篇30
0.2.4 为伦理价值重新作一个奠基的尝试32
第一篇 经济学篇37
第一章 作为法律经济分析基础的经济原理39
1.1 法律与经济学的接轨39
1.1.1 消费者以有限的资源求取最大满足45
1.1.2 出售者追求最大获利49
1.1.2.1 「机会成本」的意义与人之「最大化理性」49
1.1.2.2 以完全竞争市场阐述人的「最大化理性」53
1.1.3 在自愿交易下,资源将得到「最佳」(optimum)之运用57
1.2 「效用」、「价值」、「效率」的探究61
1.2.1 效用(Utility)61
1.2.2 价值(Value)63
1.2.3 效率(Efficiency)67
1.2.3.1 政策或裁判决定得与失之正当性基础何在?——Pareto与Kaldor-Hicks的原则69
1.2.3.2 恢宏的计画——以自由市场交易模式全面重构法律,以求解决政策或裁判决定得与失之正当性的难题75
1.2.3.3 对市场效率作为唯一判准的省思——窄化的视野80
1.3 对Posner将Pareto原则「金钱化」、「可计量化」之反省82
1.3.1 Pareto法则的原意82
1.3.1.1 福利与金钱的分离与纠结86
1.3.2 由「唯金钱观」再衍生的视野偏狭90
1.3.2.1 芝加哥学派与个体经济学意义的扩张93
1.3.2.2 偏执的深化与固化——纯「科学」的社会改良计画?96
1.4 Pareto法则对分配额度的沈默97
1.5 小结101
第二章 法律经济分析的肇始与转折103
2.1 法律经济分析诞生的背景103
2.1.1 市场机制的穷尽乃法律介入之始104
2.1.2 「垄断」作为早期法律经济分析之主题106
2.1.2.1 人为垄断的问题106
2.1.2.1.1 垄断与反托拉斯法的吊诡110
2.1.2.1.2 独占是否一定无「效率」?113
2.1.2.1.3 对Posner于反托拉斯问题态度之评析117
2.1.2.1.4 「反托拉斯法」小结120
2.1.2.2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122
2.2 新的法律经济分析之发轫——Coase与「外部性」125
2.2.1 「外部性」难解的症结所在125
2.2.2 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方法127
2.2.3 以市场自由交易机制解决「外部性」的构想130
2.2.3.1 「交易成本」的关键角色与「科斯定理」之精神133
2.2.3.2 法律决定权利归属之迫切性——「法律决定交易成本的高低」136
2.2.4 「权利相对化」之策略与Coase的「纯经济效率」单面向思维 137
2.2.4.1 「纯经济效率」之思维所导致的忽略弱势者生计的后果140
2.3 新的法律经济分析精神方向的奠定143
第二篇 法理学篇147
第三章 「财富最大化」之权利理论149
3.1 伦理学建构的滥觞与构思149
3.2 对功利主义的批判150
3.2.1 功利主义效用考量之外延性151
3.2.1.1 厘清功利主义之效用计算标准158
3.2.2 功利主义忽略个人权利之致命缺陷160
3.2.3 效用量化的困难162
3.2.4 个别行为与种类行为之差别结果163
3.2.5 Posner所瞩目的功利主义之弊病164
3.3 由批判功利主义来阐明「财富最大化」价值观之优点167
3.3.1 主观满足感作为请求权基础之不当性167
3.3.2 「财富最大化」伦理学之生产性170
3.3.3 「财富最大化」伦理学的权利分配原则172
3.3.3.1 「财富最大化」尊重个人权利吗?174
3.3.3.2 无法给予「没有市场价格」的人性尊严一席之地的学说179
3.4 对「财富最大化」伦理学的终极基础之探究与批判181
第四章 由「自愿性」推导出「对自主性的尊重」作为正当性基础之尝试185
4.1 以「自愿性」作为解决Kaldor-Hicks原则意义下抉择正当性难题的锁钥185
4.1.1 两种使法律「契约化」的进路187
4.1.2 侵权行为法如何被视为全民之契约189
4.1.2.1 利益分歧冲突与「全民契约」的不可能性192
4.1.2.2 「非全民之契约」乃枉然的尝试——不能解决Kaldor-Hicks原则意义下的财富增进之正当性何在的难题195
4.2 Rawls对个人权普遍保障的尝试198
4.2.1 人之侵犯性与求自保之本质198
4.2.2 由人性推导出成就社会稳定合作的两个正义原则201
4.3 Rawls与Posner基本价值信念的殊异与理论的争执206
4.3.1 古典自由主义对财富重新分配的典型批评206
4.3.2 终极信念之殊异与两种学说的不可共量性209
4.3.3 学说正当性之检验在于各自体系内部的终极价值判准213
4.3.4 「财富最大化」作为正当性基础的困难性与脆弱性216
第三篇 法律个案分析篇221
第五章 财产法223
5.1 财产权的意义223
5.1.1 财产达成有效率使用的两大条件225
5.1.2 财产权的必然受限——相互干扰的不可避免性226
5.1.2.1 在「不相容使用」之中求取效率的方法227
5.1.3 正义的损失,抑或同时又伴随「财富」的损失?235
5.1.3.1 无力对「没有市场行情的价值」事物的评价236
5.1.3.2 纯经济思考下的人道困局与妥协的限度239
5.1.3.3 纯经济思考下的人道困局与案例241
5.1.4 政策工具性司法下的权利保护之危机245
5.2 民法的效率思维247
5.3 智慧财产权249
5.3.1 保护智慧财产权的意义250
5.3.1.1 专利权250
5.3.1.2 营业秘密的保护253
5.3.1.3 著作权255
5.3.1.4 商标权257
第六章 契约法259
6.1 契约的意义——自愿交易保证双赢259
6.1.1 克服实现契约理想的两个障碍259
6.1.1.1 机会主义260
6.1.1.2 偶然262
6.1.1.2.1 以普遍保险的方式克服偶然性——契约法的新理念263
6.1.1.2.2 新理念的困难与私法自治的解决可能性265
6.2 Posner体系中「财富最大化」与「个人权利」的永恒冲突266
6.2.1 「财富最大化」的实质目的之提出造成二种价值并存之矛盾266
6.2.2 为了「财富最大化」而规避法律的方法268
6.2.3 法律安定性的破灭及个人既有法定权利保护的丧亡272
6.2.4 「财富最大化」作为最高价值破坏私法自治274
6.3 违约之下的效率考量276
6.3.1 选择最适的损害赔偿方式277
6.3.1.1 「求偿范围限制」的法学问题280
6.4 「约因」(Consideration)的经济效率分析283
6.4.1 「约因」的意义283
6.4.2 对「约因」所加诸的限制之规避287
6.4.3 「约因」尚存的意义之省思289
第七章 侵权行为法293
7.1 对「Hand公式」的再省思与厘清293
7.1.1 「过失」作为归责的基础293
7.1.2 「Hand公式」符合经济学意义的效率吗?296
7.1.3 「边际Hand公式」的提出及检验反省299
7.1.3.1 边际效用思想的困境与他种出路308
7.2 无过失责任制度下的产品责任310
7.2.1 商品生产与交易的改变以及消费者保护310
7.2.2 无过失责任的必要性312
7.2.3 无过失责任的「客观归责」问题313
7.2.4 无过失责任下的厂商抗辩的经济后果319
7.2.5 无过失责任下的经济后果322
7.2.5.1 无过失责任下的司法成本324
7.2.6 无过失责任经济效率估算的困难325
7.2.7 无过失责任与公平正义326
7.3 基于普遍保险的社会安全制度之建立——侵权行为法之终结?327
7.3.1 侵权行为法对生存权保障之不足327
7.3.2 责任保险制度及其伦理争议329
7.3.3 以「无过失补偿」取代侵权行为法332
7.3.3.1 无过失补偿的公平正义问题334
7.3.4 终极人道的制度须被奠基于高标准的国民公德336
第八章 诉讼法339
8.1 司法的宗旨是什么——个人权利救济或增进社会财富?339
8.1.1 法律经济分析的边际效益司法观339
8.1.2 「社会财富最大化」宗旨下什么叫做「误判」?343
8.1.2.1 在个人权利救济的目的之外添加「增加社会财富」的实质目的而造成错乱344
8.1.2.2 信仰「社会总体利益」而漠视个人权利的理论345
8.1.3 对诉讼本质的澈底误解——人民走入法庭的目的是什么?347
8.1.3.1 以只关心社会财富增减的「局外人」立场企图指挥诉讼当事人351
8.2 民事和解的经济效率352
8.2.1 和解的讯息基础353
8.2.2 讯息的获得与促进效率的功能356
8.2.3 法官的态度为和解正义之前提358
8.3 认罪协商(Plea Bargaining)360
8.3.1 认罪协商的以法律基本价值为基础360
8.3.2 认罪协商的堕落变质364
8.3.3 思索其它诉讼经济的方法371
8.3.4 认罪协商的改革及刑事诉讼法的终极目的372
第九章 刑法375
9.1 刑法的本质375
9.1.1 刑罚必要性的基础376
9.2 刑罚手段的目的及功效378
9.2.1 金钱剥夺与生命或自由的剥夺的效果378
9.3 刑法的多重目的382
9.3.1 「应报刑论」——罪责与刑罚的对称382
9.3.2 预防理论—社会政策的工具性考量386
9.3.2.1 一般预防理论386
9.3.2.1.1 订立威慑的基准388
9.3.2.2 个别预防理论389
9.3.3 纯经济效率意义下的「最佳威慑」及其批判392
9.4 经济学观点犯罪之基础之反省396
9.4.1 紧急避难与非金钱性侵害的问题401
9.5 没有被害人的犯罪?——自愿交易可正当化一切?402
第十章 宪法基本人权409
10.1 人性尊严的「价值」409
10.2 「证据排除」法则411
10.2.1 「证据排除」的意义与缘由411
10.2.2 作为「司法正洁」象徵的「证据排除」419
10.2.3 「证据排除」的受限419
10.2.4 严格「证据排除」的必要性421
10.2.5 「法益衡量」在「证据排除」中的正确定位426
10.3 「缄默权」与「不自证己罪原则」428
10.3.1 「缄默权」的传播与不同法系的情形428
10.3.2 对「缄默权」之合理性的激烈争辩430
10.3.3 「缄默权」的真正意义432
10.3.3.1 侦查阶段「缄默权」的保护功能432
10.3.3.2 审判阶段「缄默权」的保护功能434
10.3.4 人性尊严价值超越经济效率的考量435
10.4 平等权与「歧视」的经济学436
10.4.1 平等权的终极性与无上意义436
10.4.2 歧视的经济学438
10.4.2.1 歧视的纯粹实证性研究438
10.4.2.2 纯实证研究对实践的影响442
10.4.2.3 由实证性研究被过渡到价值判断性的命题——以财富正当化歧视?444
10.4.2.4 对歧视心态的批判446
10.4.3 对Posner「财富最大化」价值观的解析与批判448
10.4.3.1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兴起及典型学说448
10.4.3.2 工具理性僭越而为终极、普遍指导性的实质价值451
10.4.3.3 技术理性窄化的单维视野为人类生存的危机457
第四篇 伦理奠基篇459
第十一章 一个伦理价值重新奠基的尝试461
11.1 由「诸神的黄昏」到新神喻的诞生461
11.2 新的论证说服方式的寻求464
11.2.1 诉诸显明心理事实的进路464
11.2.2 对Rawls的推论之解析466
11.2.3 对Rawls推论的反省及批评468
11.2.3.1 作为基于人性事实在「真实世界」被实际达成的契约469
11.2.3.2 作为「权利理论」——Dworkin式的诠释474
11.2.3.3 由「人类珍视自己的尊严」之普遍人性,将「原初状况」作为对实践此种道德义务的呼籲477
11.2.3.3.1 以「人类珍视自己的尊严」之普遍人性作为道德论证之困难479
11.2.4 「正义两原则」的尚未完成其作为现实社会道德义务的奠基480
11.3 正义两原则在现实社会的被证立481
11.3.1 「善的单薄理论」——缺乏道德崇高性考量下所达成的正义社会481
11.3.2 由善的生活发展出认同人性尊严的道德情感484
11.3.2.1 道德情感之高度发展与「尊重人性尊严」作为道德义务的证成487
11.4 由「义务论」与「目的论」之对立,反省实用主义「教条主义」批判之问题492
11.5 小结495
第十二章 结论497
12.1 科学帝国的美梦与实相497
12.1.1 经济学进路的适用性范围498
12.2 效率与平均问题的反省500
12.3 法律的安定性及一般法律原则正义性的反省503
12.4 结语——完整合理人性价值的寻回506
参考书目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