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汪海波文集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汪海波文集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3475405.jpg)
- 汪海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1291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4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99页
- 主题词:经济-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汪海波文集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
序3
导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业经济和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工业经济14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业经济(1840年—1949年9月)14
第二节 中国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工业经济(1927年—1949年9月)27
第一篇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经济(1949年10月—1952年)43
第一章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转变时期的经济纲领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43
第二章 社会主义国有工业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生产建设的恢复和发展46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和清除帝国主义在工业方面的侵略势力46
第二节 国有工业的集中统一管理51
第三节 国有工业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52
第四节 国有工业生产建设的恢复和发展59
第三章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及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63
第一节 扶植有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打击投机资本63
第二节 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66
第三节 “五反”运动70
第四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恢复、改组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74
第五节 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合作化的初步发展76
第四章 恢复、发展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经验80
第一节 恢复、发展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80
第二节 恢复、发展工业生产的主要经验86
第二篇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业经济(1953年—1957年)101
第一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101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04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04
第二节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0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114
第三章 高度集中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方案的提出118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118
第二节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提出12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立13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历史过程134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原则和重大措施143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主要成就158
第三篇 “大跃进”时期的工业经济(1958年—1960年)167
第一章 工业生产建设“大跃进”指导方针的形成167
第二章 工业生产建设“大跃进”的历史过程及其重大措施170
第一节 工业生产建设“大跃进”的历史过程170
第二节 支撑工业生产建设“大跃进”的几项重大措施178
第三章 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185
第一节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185
第二节 工业企业管理改革的一次探索195
第三节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转厂过渡”和“转产改向”199
第四章 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和“大跃进”的严重后果202
第一节 1958年—1960年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202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大跃进”的严重后果205
第四篇 调整时期的工业经济(1961年—1965年)215
第一章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215
第二章 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整218
第一节 坚决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218
第二节 充实和加强薄弱环节225
第三章 工业管理权限的重新集中统一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234
第一节 工业管理权限的重新集中统一234
第二节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239
第三节 调整后期扩大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244
第四章 工业生产秩序的整顿247
第一节 国营工业企业工作的整顿与《工业七十条》的颁布和试行247
第二节 手工业集体企业的整顿与《手工业三十五条》的制定和试行254
第五章 工业调整的主要成就和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258
第一节 工业调整的主要成就258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263
第五篇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业经济(1966年—1976年10月)271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271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27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发动时期稳定工业生产秩序的斗争276
第二节 工业战线的层层夺权和工业生产的连年下降278
第三节 恢复工业生产秩序的艰苦努力279
第四节 “三个突破”和工业调整280
第五节 工业整顿及其夭折284
第三章 三线地区的工业建设289
第一节 三线建设的进程及其组织和管理289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成果和问题292
第四章 地方“五小”工业和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296
第一节 地方“五小”工业的发展296
第二节 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298
第五章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又一次改革304
第一节 改革问题重新提出的历史背景304
第二节 改革的过程306
第三节 改革的得失和教训315
第六章 1966年—1976年间工业生产建设的进展及蕴涵的问题318
第一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进展318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蕴涵的问题323
第六篇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业经济(1976年10月—1985年)333
第一章 粉碎“四人帮”以后“左”的政策的继续和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333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以后工业生产的恢复333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中“左”的政策的继续336
第三节 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339
第二章 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343
第一节 1979年到1980年工业的调整343
第二节 1981年以后工业的进一步调整347
第三章 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362
第一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362
第二节 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366
第三节 实行利改税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370
第四节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5年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发展374
第五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的改革380
第六节 工业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383
第四章 工业企业整顿和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87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整顿387
第二节 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94
第五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工业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402
第一节 发展工业的主要成就402
第二节 发展工业的基本经验406
后记414
中国积累和消费问题研究415
前言417
导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本积累和消费的基本特点419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本积累和消费的本质419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本积累和消费在量的方面的特征420
第三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本积累的后果428
第一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根本特征4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本质4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在量的方面的特点4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后果447
第二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467
第一节 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问题的重大意义467
第二节 处理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及判断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协调与否的方法468
第三节 对建国以来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历史考察477
第三章 对本世纪最后20年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探讨519
第一节 探讨本世纪最后20年积累率的意义和方法51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证明了什么520
第三节 从我国经济现状出发,确定积累率525
第四节 借鉴外国经验547
第五节 对两种质疑的分析565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积累模式和消费模式5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模式5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