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质学讲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地质学讲座
  • 赵懿英,方一亭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0678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地质学讲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质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

第一节 地质学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科学1

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的道路2

第二章 地球概说5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5

第二节 地球的形貌6

一、大陆7

二、海洋7

第三节 塑造地球形貌的动力10

一、地质作用的特征10

二、地质作用的类型11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13

第三章 矿物15

第一节 矿物及其分类15

一、矿物的概念15

二、矿石的概念16

三、矿物的分类17

第二节 矿物的主要性质17

一、矿物的形态17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20

三、矿物物性与成分的关系22

第三节 矿物的识别和利用23

一、矿物的识别23

二、矿物的利用23

第四章 岩石和岩石学26

第一节 火成岩27

第二节 沉积岩28

第三节 变质岩30

第五章 花岗岩的成因与成矿33

第一节 花岗岩概述33

第二节 花岗岩成因的两种对立观点34

第三节 花岗岩的成因系列35

第四节 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37

第五节 花岗岩与成矿38

一、花岗岩成矿方式的几种假说38

二、矿化花岗岩体的特征39

第六章 地质学史中有关岩石成因的两大论争43

第一节 火成论与水成论的论争43

第二节 岩浆派与变成派的论争45

第七章 地球的沧桑变迁史47

第一节 地球的诞生及其历史的划分47

第二节 早期地球表面的特点47

第三节 元古宙晚期的地球50

第四节 早期古生代的地球51

第五节 晚古生代的地球52

第六节 中生代的地球54

第七节 新生代的地球56

第八章 灾变论与渐变论59

第一节 居维叶的灾变论59

第二节 渐变论的兴起59

第三节 新灾变论的崛起61

第四节 生物演化的点断平衡64

第九章 地球化学环境与生命67

第一节 地球形成初期的地球化学环境67

一、地球的原生大气圈67

二、地球上次生成因的原始大气圈与水圈68

第二节 生命的起源68

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地球化学环境的变迁70

第四节 现代地球化学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71

一、化学元素与人类72

二、人类与地球化学环境73

第十章 活动论与固定论75

第一节 两种海陆观75

第二节 海陆永恒说76

一、大洋的成因76

二、大陆的形成76

三、陆桥说77

第三节 活动论的兴起78

一、历史的回顾78

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79

三、大陆漂移说的“搁浅”81

四、大陆漂移说的复活81

五、海底扩张说83

六、板块构造88

第四节 固定论者的异议和见解89

一、固定论者的异议89

二、别洛乌索夫-贝梅伦“大洋化”假设90

三、地球膨胀说的兴起91

第五节 大地构造学的展望92

第十一章 数学地质简介94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学地质94

一、反演计算方法94

二、模拟计算方法94

第二节 应用实例95

一、矿产预测95

二、地震预测96

三、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的模拟计算97

四、地质学自动推理的一种方法98

第十二章 水资源和地下水100

第一节 全世界的淡水资源100

一、全球的水储量和更新期100

二、水循环和世界水资源101

三、全世界的水资源利用概况104

四、中国的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107

第二节 重要的淡水资源——地下水109

一、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09

二、地下水的赋存、运动和分类109

三、地下水的水质111

第三节 地下水和环境113

一、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113

二、地下水污染117

三、地下水资源的管理118

第十三章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与课题120

第一节 引言120

第二节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与课题121

一、能源121

二、城镇建设123

三、矿产资源和军事工程建设123

四、交通运输建设123

第三节 研究观点124

第十四章 铀矿——当今核能的源泉126

第一节 铀矿概况126

一、铀矿及其用途126

二、人们认识和利用铀的简况127

第二节 铀矿是怎样形成的129

一、铀成矿的根据(内因)129

二、铀成矿的条件(外因)130

第三节 世界和我国的铀矿资源131

第十五章 世界和我国的矿产资源133

第一节 概述133

第二节 燃料-能源矿产资源137

第三节 全属矿产资源140

第四节 非金属矿产资源148

第十六章 地球物理场154

第一节 地震活动及其成因和预报154

一、地震活动规律154

二、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报156

三、地震灾害与预防158

四、地震波传播与地球内部结构160

第二节 地球的重力场161

一、正常重力场162

二、异常重力场162

三、地壳均衡163

四、重力异常与地壳结构164

第三节 地球的磁场164

一、地磁场的基本特征164

二、岩石磁性与地壳结构166

三、古地磁学167

第四节 地热研究167

一、地表热流168

二、地球内部温度分布169

三、地热资源利用169

后语1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