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木病理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木病理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3469648.jpg)
- 叶建仁,贺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27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林木-病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林木病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林木病害发生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
0.2 林木病理学发展历史2
0.3 林木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
0.4 林木病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3
第1章 林木病害基本概念5
1.1 林木病害5
1.1.1 林木病害5
1.1.2 林木病害的病原5
1.1.3 寄主7
1.1.4 林木病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7
1.2 感病树木的病理变化8
1.2.1 生理上的病变8
1.2.2 组织上的病变9
1.2.3 形态上的病变9
1.3 林木病害症状类型10
1.3.1 症状10
1.3.2 症状类型10
1.4 林木病害诊断13
1.4.1 根据症状进行诊断13
1.4.2 根据病原物进行诊断14
1.4.3 人工诱发试验14
1.4.4 病害治疗诊断14
1.5 林木病害的分类15
第2章 林木病害的病原17
2.1 林木病原菌物17
2.1.1 菌物的基本形态17
2.1.2 菌物的生活史23
2.1.3 菌物营养与生理24
2.1.4 菌物的分类25
2.1.5 林木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25
2.1.6 林木菌物病害的症状与诊断49
2.2 林木病原原核生物50
2.2.1 植物病原细菌50
2.2.2 无细胞壁的植物原核生物60
2.3 林木病原病毒62
2.3.1 病毒主要性状与分类62
2.3.2 植物病毒病害症状与诊断64
2.3.3 植物病毒病害发生特点65
2.4 寄生性种子植物66
2.4.1 菟丝子属67
2.4.2 列当属68
2.4.3 桑寄生属和槲寄生属69
2.5 林木病原线虫70
2.5.1 形态和结构70
2.5.2 线虫生活史70
2.5.3 侵染和危害71
2.6 其他病原生物73
2.6.1 螨类73
2.6.2 藻类74
2.7 林木非侵染性病原75
2.7.1 化学因素75
2.7.2 物理因素77
第3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和侵染循环84
3.1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84
3.1.1 接触期84
3.1.2 侵入期85
3.1.3 潜育期91
3.1.4 发病期92
3.1.5 潜伏侵染和复合侵染94
3.2 侵染循环96
3.2.1 林木病害侵染循环的概念96
3.2.2 病原物的越冬97
3.2.3 病原物的传播99
3.2.4 一年中侵染发生的次数(单循环病害和复循环病害)101
第4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104
4.1 病原物的致病性104
4.1.1 病原物的寄生性104
4.1.2 病原物的致病性106
4.1.3 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化108
4.1.4 共生和抗生110
4.2 林木的抗病性111
4.2.1 抗病性的概念111
4.2.2 林木抗病机制112
4.2.3 林木抗病性的遗传与变异116
4.2.4 植物个体发育和生活力对抗病性的影响117
4.2.5 环境条件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118
第5章 林木病害流行和预测120
5.1 林木病害流行120
5.1.1 病害流行要素120
5.1.2 影响病害流行的寄主因素121
5.1.3 影响病害流行的病原因素121
5.1.4 影响病害流行的环境因素122
5.1.5 病害流行的季节变化和年份变化123
5.2 病害流行预测124
第6章 林木病害防治127
6.1 林木病害防治指导思想127
6.2 林木病害检疫128
6.2.1 植物检疫的任务129
6.2.2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定129
6.2.3 检疫处理与出证130
6.3 营林技术防治130
6.3.1 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130
6.3.2 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131
6.3.3 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131
6.4 抗病育种132
6.5 物理防治133
6.6 化学防治134
6.6.1 化学药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134
6.6.2 病害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135
6.6.3 使用化学药剂应注意的事项137
6.7 生物防治138
6.7.1 抗生作用138
6.7.2 寄生作用138
6.7.3 竞争作用139
6.7.4 诱发抗性139
6.7.5 形成菌根139
第7章 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及其防治142
7.1 种子和苗木病害概说142
7.2 种子和苗木病害及其防治143
7.2.1 种实霉烂143
7.2.2 苗木猝倒病144
7.2.3 松苗叶枯病147
7.2.4 苗木茎腐病148
7.2.5 苗木白绢病150
7.2.6 苗木灰霉病151
第8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154
8.1 叶部和果实病害概说154
8.1.1 叶围的生态环境154
8.1.2 叶、果病害发生的特点155
8.1.3 叶、果病害防治原则158
8.2 叶部和果实病害及其防治158
8.2.1 针叶树叶斑病158
松落针病158
松赤枯病160
松针褐斑病161
松针红斑病163
侧柏叶枯病164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166
8.2.2 阔叶树叶(果)斑病167
杨树黑斑病167
杨树黑星病169
杨树花叶病毒病170
银杏叶枯病171
桃缩叶病172
油桐黑斑病174
柿角斑病175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176
梨黑星病177
阔叶树漆斑病178
阔叶树藻斑病179
阔叶树瘿螨害180
8.2.3 白粉病类181
板栗白粉病183
苹果白粉病184
紫薇白粉病185
葡萄白粉病186
8.2.4 叶果类锈病188
松针锈病190
白杨叶锈病192
青杨叶锈病(落叶松—杨锈病)195
云杉球果锈病198
圆柏—梨锈病201
落叶松褐锈病205
枣锈病207
柚木锈病209
8.2.5 林木炭疽病类210
杉木炭疽病212
泡桐炭疽病213
油茶炭疽病215
油桐炭疽病217
8.2.6 煤污病类218
第9章 林木枝干病害222
9.1 枝干病害概说222
9.1.1 枝干病害的重要性222
9.1.2 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原则222
9.2 各类枝干病害及其防治224
9.2.1 枯梢病类224
松枯梢病224
落叶松枯梢病227
毛竹枯梢病229
9.2.2 溃疡病类231
杨树溃疡病235
杨树烂皮病237
松树烂皮病240
板栗疫病24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243
柑橘溃疡病245
9.2.3 干锈病类247
五针松疱锈病248
松瘤锈病249
竹秆锈病250
9.2.4 枯萎病类251
松材线虫枯萎病252
榆树枯萎病255
栎树枯萎病258
青枯病260
9.2.5 丛枝病类262
竹丛枝病264
桑萎缩病266
泡桐丛枝病267
枣疯病269
9.2.6 高等寄生植物害271
桑寄生害272
菟丝子害274
第10章 林木根部病害278
10.1 根部病害概说278
10.1.1 根部病害的危害性及其特点278
10.1.2 根部病害的症状及病原279
10.1.3 根部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280
10.1.4 根部病害的防治原则282
10.2 林木根部病害及防治282
10.2.1 针叶树根白腐病282
10.2.2 林木根朽病284
10.2.3 紫纹羽病287
10.2.4 白纹羽病288
10.2.5 根结线虫病289
10.2.6 根癌病290
第11章 立木和木材腐朽294
11.1 立木和木材腐朽概说294
11.1.1 立木与木材腐朽的概念及木材腐朽菌的主要类群294
11.1.2 生长在木材上的其他微生物类群295
11.1.3 木材腐朽的发生过程297
11.1.4 木材腐朽的主要类型298
11.1.5 木材腐朽菌的繁殖与传播300
11.1.6 立木和木材腐朽的发生条件300
11.1.7 立木和木材腐朽的防治原则301
11.2 立木和木材腐朽及其防治302
11.2.1 针叶树心材白色腐朽302
11.2.2 阔叶树心材白色腐朽304
11.2.3 针阔叶树心材褐腐306
11.2.4 木材变色307
参考文献312
林木病害病原物索引321
林木病理学中文名词索引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