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 肖应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5112141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的缘起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国内研究现状3

(二)国外研究现状9

三、研究的意义1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11

(二)解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困惑的需要12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13

五、论文的创新点14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义16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16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16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21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23

(四)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32

(五)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33

(六)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35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39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新要求39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新要求41

(三)构建和谐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提出新要求42

(四)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创新提出新要求43

三、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44

(一)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45

(二)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47

第二章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0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50

(一)社会阶层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难度51

(二)社会文化多元化影响了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政治动员能力52

(三)网络化的新境遇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压力55

(四)经济全球化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56

(五)科学技术发展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问题57

(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59

(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62

(八)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64

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67

(一)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67

(二)改革开放以来过分关注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相对薄弱6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71

(四)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缺陷73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75

一、马列主义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76

(一)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77

(二)和谐社会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79

(三)灌输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82

二、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纪元84

(一)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84

(二)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86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86

(四)要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87

三、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90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91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92

(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基93

(四)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战略9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96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97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98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00

五、科学发展观开拓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101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102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103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03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04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06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08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10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12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13

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18

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118

(一)坚定信念、统一思想119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0

(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22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124

(一)政治与经济的统一124

(二)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124

(三)继承与创新的统一125

(四)先进性与广泛性协调126

(五)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128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130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130

(一)加强理论研究131

(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137

(三)加强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批判借鉴140

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142

(一)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144

(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45

(三)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增强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147

三、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148

(一)包容新时期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150

(二)包容多样的价值观151

(三)包容先富阶层153

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55

(一)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157

(二)抓好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159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62

(一)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64

(二)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165

(三)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166

第六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169

一、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169

(一)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171

(二)加强宏观层面的原则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具体引导175

(三)舆论引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178

(四)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184

(五)完善舆论监督机制188

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192

(一)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197

(二)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199

(三)宣传话语系统的调整和改进200

(四)加强公民话语系统建设203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206

(一)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207

(二)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209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213

(四)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215

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218

(一)着力培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意识形态工作骨干队伍221

(二)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机制223

(三)抓好领导班子建设223

五、积极引导和调控社会心理225

(一)注重发挥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积极的吸取和转化作用227

(二)培育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心态228

(三)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230

(四)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231

主要参考文献236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