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师实用手册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金大鹏主编;贾明艳,蒋保季,顾湲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40432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865页
- 主题词:全科医学-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科医师实用手册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师1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1
一、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1
二、全科医学全科医疗与全科医师5
第二节 全科医师的工作方式10
一、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10
二、健康-疾病一体化的全过程照顾19
三、个体-群体相结合的照顾22
四、团队合作27
五、全科医疗健康档案29
第三节 全科医疗管理与医患关系39
一、全科医疗管理39
二、全科医疗医患关系与伦理学原则42
三、病人满意度提升与医患交流45
第二章 社区卫生工作方法51
第一节 社区卫生调查51
一、评价社区人口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51
二、社区卫生调查的设计52
第二节 社区诊断及卫生工作计划的制定63
一、社区诊断的基本既念63
二、确定主要卫生问题64
三、确定高危人群66
四、确定主要危险因素66
五、确定目标和指标66
六、实施计划67
第三节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的评价68
一、评价内容68
二、评价程序69
三、评价方法69
四、评价指标70
第三章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72
第一节 临床思维72
一、采集病史73
二、体格检查73
三、辅助检查74
四、综合分析74
第二节 发热75
一、急性短程发热75
二、长期中高热76
三、超高热77
四、长期低热77
第三节 咳嗽78
一、急性咳嗽78
二、慢性咳嗽78
第四节 咯血79
一、急性或亚急性咯血79
二、反复小量咯血或中等量咯血79
三、心悸气短伴有咯血80
四、其他疾病引起咯血80
第五节 胸痛81
一、胸壁疾病所致胸痛81
二、心血管疾病所致胸痛81
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胸痛82
四、其他疾病所致胸痛82
第六节 呼吸困难83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83
二、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84
三、心源性呼吸困难84
四、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的呼吸困难85
第七节 急性腹痛86
一、急性上腹痛86
二、急性中腹痛87
三、急性下腹痛88
四、急性不定位腹痛88
第八节 慢性腹痛89
一、慢性上腹痛89
二、慢性下腹痛90
三、慢性全腹不定位痛90
第九节 呕吐90
一、消化系统疾病所致呕吐91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呕吐91
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所致呕吐92
四、其他疾病所致呕吐92
第十节 腹泻93
一、急性腹泻93
二、慢性腹泻94
第十一节 便秘94
第十二节 呕血与便血95
一、急性便血96
二、慢性反复便血96
三、呕血97
第十三节 黄疸97
一、肝细胞性黄疸98
二、胆汁淤积性黄疸99
三、溶血性黄疸99
第十四节 水肿100
一、局限性水肿100
二、全身性水肿100
第十五节 腹水101
一、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102
二、渗出性腹水102
三、漏出性腹水103
第十六节 血尿103
一、急性血尿104
二、慢性血尿105
第十七节 贫血105
一、急性贫血105
二、慢性贫血106
第十八节 淋巴结肿大107
一、急性淋巴结肿大107
二、慢性淋巴结肿大107
第十九节 头痛108
一、头痛的病因109
二、功能性头痛和血管性头痛109
三、器质性头痛110
第二十节 头晕眩晕和晕厥111
一、耳性眩晕111
二、中枢性眩晕112
三、其他疾病所致眩晕113
第二十一节 昏迷114
一、急性起病的昏迷114
二、亚急性起病的昏迷115
三、慢性起病的昏迷115
第二十二节 抽搐与惊厥116
一、神经系统疾病所致抽搐116
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抽搐117
三、小儿抽搐117
四、其他疾病所致抽搐118
第二十三节 瘫痪118
一、偏瘫118
二、截瘫119
三、四肢瘫120
四、单瘫121
五、其他类型瘫痪121
第二十四节 关节痛121
一、急性关节痛122
二、慢性关节痛122
第二十五节 腰痛123
一、脊椎疾病所致腰痛123
二、脊椎旁软组织疾病所致腰痛124
三、其他疾病所致腰痛125
第四章 传染病126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126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130
第三节 艾滋病132
第四节 狂犬病134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35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137
第七节 霍乱139
第八节 伤寒141
第九节 肺结核143
第十节 布氏杆菌病145
第十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147
第十二节 疟疾149
第十三节 日本血吸虫病151
第五章 内科疾病154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154
第二节 帕金森病158
第三节 痴呆160
第四节 高血压病161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8
一、稳定型心绞痛168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170
三、急性心肌梗死170
第六节 心律失常173
一、窦性心律失常173
二、期前收缩174
三、心动过速175
四、颤动与扑动178
五、传导阻滞179
六、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80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182
一、二尖瓣狭窄18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84
三、主动脉瓣狭窄185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87
第八节 心肌病188
一、扩张型心肌病188
二、肥厚型心肌病190
三、限制型心肌病192
第九节 心功能不全193
一、急性心功能不全193
二、慢性心功能不全195
第十节 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炎199
一、上呼吸道感染199
二、急性气管炎200
第十一节 肺炎201
第十二节 支气管哮喘204
第十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9
第十四节 肺源性心脏病212
第十五节 肺血栓栓塞症213
一、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13
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216
第十六节 消化性溃疡216
第十七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19
第十八节 克罗恩病221
第十九节 溃疡性结肠炎224
第二十节 胰腺炎228
一、急性胰腺炎228
二、慢性胰腺炎230
第二十一节 肝硬化232
第二十二节 酒精性肝病234
附:脂肪肝235
第二十三节 泌尿系感染236
第二十四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38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238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239
三、肾病综合征240
第二十五节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42
第二十六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242
第二十七节 贫血245
一、缺铁性贫血245
二、巨幼细胞贫血246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246
四、溶血性贫血247
第二十八节 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8
一、过敏性紫癜248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9
第二十九节 白血病与淋巴瘤249
一、急性白血病250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50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1
四、淋巴瘤252
第三十节 糖尿病252
第三十一节 代谢综合征261
第三十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63
第三十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65
第三十四节 风湿热268
第三十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270
第三十六节 地方病273
一、克山病273
二、大骨节病274
三、地方性甲状腺肿275
第三十七节 职业病277
一、概述277
二、尘肺278
三、放射性疾病280
四、职业中毒284
第三十八节 医源性疾病289
?一、临床常见的医源性疾病举例290
二、医源性疾病的当代特点293
?三、医源性疾病的防范294
第六章 外科疾病296
第一节 外科感染296
一、概述296
二、皮肤组织感染297
三、皮下组织感染298
四、淋巴系统感染298
五、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299
六、破伤风301
七、气性坏疽301
八、全身感染——脓毒症302
第二节 外科急腹症303
一、概述303
二、炎症性急腹症305
三、穿孔性急腹症307
四、梗阻性急腹症308
五、结石性急腹症310
第三节 肿瘤313
一、概述313
二、表浅部肿瘤314
三、脑肿瘤316
四、甲状腺肿瘤317
五、乳腺肿瘤318
六、肺肿瘤319
七、食管肿瘤320
八、胃中瘤322
九、肠肿瘤322
十、肝肿瘤323
十一、胰腺肿瘤324
十二、肾肿瘤325
十三、膀胱肿瘤326
十四、前列腺癌326
十五、骨肿瘤327
第四节 外科疼痛328
一、概述328
二、软组织疾病328
三、骨病332
第五节 外伤337
一、概述337
二、浅表组织外伤338
三、颅脑外伤341
四、胸部外伤342
五、腹部外伤345
六、泌尿系统外伤345
七、骨折346
八、关节脱位354
第六节 损伤357
一、物理性损伤357
二、化学性损伤361
三、动物性损伤362
第七节 周围血管疾病366
一、概述366
二、静脉疾病367
三、动脉疾病368
四、动静脉疾病371
第八节 肛门疾病372
一、肛窦炎与肛乳头炎372
二、肛裂372
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73
四、肛瘘373
五、痔374
第七章 妇女保健与妇科疾病376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376
一、青春期生理特点376
二、青春期卫生指导和性教育376
三、性暴力377
第二节 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377
一、婚前保健377
二、孕前保健378
第三节 围产期保健378
一、孕期保健378
二、高危妊娠382
三、孕期用药392
四、产后保健392
第四节 围绝经期保健394
一、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394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394
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96
第五节 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鉴别397
一、阴道出血397
二、异常白带398
三、外阴瘙痒398
四、下腹痛398
五、下腹部肿物399
第六节 妇科炎症399
一、常见外阴及阴道炎症399
二、宫颈炎症402
三、盆腔炎症403
第七节 与妊娠有关的妇科疾病404
一、流产404
二、异位妊娠406
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407
第八节 常见妇科肿瘤408
一、宫颈癌408
二、子宫肌瘤409
三、子宫内膜癌410
四、卵巢肿瘤411
第九节 生殖内分泌疾病412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12
二、痛经414
三、闭经414
四、经前期综合征415
第十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415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415
二、子宫腺肌病417
第十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417
一、处女膜闭锁417
二、阴道和子宫发育异常417
第十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创伤及损伤性疾病417
一、阴道脱垂417
二、子宫脱垂418
三、生殖道瘘418
第十三节 计划生育419
一、概述419
二、避孕措施419
三、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422
四、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422
第八章 儿童少年保健和儿科疾病424
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424
一、小儿年龄分期424
二、生长发育425
第二节 婴幼儿营养需要及喂养?428
一、婴幼儿营养需要428
二、婴儿喂养430
第三节 小儿保健433
一、小儿各年龄期保健要点433
二、小儿传染病管理及计划免疫434
第四节 新生儿常见病436
一、新生儿窒息436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38
三、新生儿肺炎440
四、新生儿黄疸442
五、新生儿败血症444
六、新生儿出血症446
第五节 营养性疾病447
一、营养不良447
二、单纯性肥胖症449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51
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452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54
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456
七、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57
八、锌缺乏症458
第六节 各系统疾病460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60
二、急性喉炎461
三、支气管肺炎462
四、小儿腹泻病465
五、先天性心脏病468
六、病毒性心肌炎471
七、川崎病473
八、急性肾小球肾炎474
九、肾病综合征476
十、急性白血病477
十一、儿童期糖尿病480
十二、小儿惊厥及癫痫482
第七节 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484
一、麻疹484
二、风疹486
三、幼儿急疹487
四、水痘487
五、流行性腮腺炎489
六、手足口病490
七、猩红热492
八、中毒型细菌性痢疾493
第八节 先天性遗传代谢病495
一、苯丙酮尿症495
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96
第九节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与处理499
一、发热499
二、腹痛500
三、呕吐501
四、鼻出血502
五、皮疹503
六、窒息504
第九章 眼疾病506
第一节 常见症状506
一、眼红506
二、眼分泌物506
三、畏光506
四、流泪与泪溢506
五、眼干涩507
六、眼痛507
七、视力下降507
八、眼疲劳507
第二节 常见眼疾病508
一、睑缘炎508
二、睑腺炎508
三、睑板腺囊肿509
四、慢性泪囊炎509
五、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09
六、慢性卡他性结膜炎510
七、淋菌性结膜炎510
八、沙眼511
九、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511
十、春季结膜炎512
十一、过敏性结膜炎512
十二、泡性结角膜炎513
十三、翼状胬肉513
十四、结膜结石513
十五、细菌性角膜溃疡514
十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14
十七、角膜老年环515
十八、巩膜炎515
十九、老年性白内障515
二十、玻璃体混浊516
二十一、原发性青光眼517
二十二、急性虹膜睫状体炎518
二十三、中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18
二十四、屈光不正519
二十五、老视519
二十六、斜视520
二十七、眼部异物520
二十八、眼化学性烧伤521
二十九、常见全身病的眼部表现522
三十、直接检眼镜检查法522
第十章 耳鼻咽喉疾病523
第一节 基本检查法523
一、鼻的检查法523
二、咽的检查法523
三、喉的检查法523
四、耳的检查法524
第二节 鼻疾病525
一、急性鼻炎525
二、慢性鼻炎525
三、变态反应性鼻炎526
四、鼻出血526
五、急性化脓性鼻窦炎527
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528
第三节 咽喉疾病528
一、慢性咽炎528
二、急性扁桃体炎529
三、慢性扁桃体炎530
四、腺样体肥大530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31
六、鼻咽癌531
七、急性喉炎532
八、慢性喉炎532
九、喉梗阻533
十、咽喉气管食管异物533
第四节 耳疾病534
一、外耳道炎和疖534
二、外耳道耵聍栓塞535
三、浆液性中耳炎535
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535
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536
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合并症537
第五节 感音神经性耳聋?538
一、药物中毒性耳聋538
二、突发性耳聋538
三、老年性耳聋539
四、聋哑症539
五、人工耳蜗植入540
第十一章 口腔疾病541
第一节 牙的萌出和替换541
一、牙萌出的规律541
二、乳牙和恒牙萌出的年龄及顺序541
三、牙的替换542
四、乳牙和恒牙的临床区别542
第二节 常见口腔疾病543
一、龋病543
二、磨损544
三、楔状缺损544
四、釉质发育不全544
五、四环素牙545
六、牙本质过敏症545
七、急性牙髓炎546
八、急性根尖周炎546
九、慢性单纯性龈炎547
十、慢性牙周炎547
十一、复发性口腔溃疡548
十二、疱疹性口炎549
十三、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550
十四、口腔白斑551
十五、扁平苔藓552
十六、智齿冠周炎552
十七、牙外伤553
第三节 口腔保健555
一、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555
二、口腔疾病的预防556
第十二章 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558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558
第二节 湿疹559
第三节 日光性皮炎560
第四节 药疹561
第五节 荨麻疹563
第六节疣564
第七节 传染性软疣565
第八节 带状疱疹566
第九节 脓疱疮567
第十节 浅部真菌病568
一、头癣568
二、体癣和股癣570
三、手癣和足癣570
四、甲癣和甲真菌病571
五、花斑癣572
第十一节 疥疮573
第十二节 银屑病573
第十三节 座疮575
第十四节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576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576
二、皮肌炎577
三、系统性硬皮病577
四、肾功能衰竭的皮肤表现577
五、糖尿病的皮肤表现577
六、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578
第十五节 性传播疾病578
一、梅毒578
二、淋病581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582
四、尖锐湿疣582
第十六节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583
一、外用药物的性质与用途583
二、外用药物的剂型584
三、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585
第十三章 老年保健586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586
一、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586
二、老年人年龄段的划分586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预测587
第二节 老年人群的特点587
一、生理特点587
二、心理特点589
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590
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590
第三节 老年人健康的综合评估592
一、健康综合评估的概念592
二、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592
三、健康预期寿命594
第四节 老年保健的目标原则和实施595
一、老年保健的目标595
二、老年保健的原则595
三、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指导596
四、致残性慢性疾病的预防598
第五节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599
一、高热与体温过低599
二、跌倒600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00
四、便秘601
五、尿失禁与尿潴留603
六、皮肤瘙痒604
第六节 社区老年人的分级护理和临终关怀604
一、社区老年保健中的分级护理604
二、临终关怀605
第十四章 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606
第一节 概述606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摘要)606
第二节 精神疾病常见症状610
一、认识过程障碍610
二、情感过程障碍614
三、意志和障碍615
四、运动和行为障碍615
五、意识障碍615
第三节 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615
一、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15
二、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616
三、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617
四、颅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617
五、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618
六、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618
第四节 酒精和药物滥用所致精神障碍619
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619
二、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620
第五节 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621
一、更年期精神障碍621
二、老年期精神障碍622
第六节 精神分裂症623
第七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625
第八节 心因性精神障碍627
第九节 神经症628
一、焦虑性神经症628
二、强迫性神经症629
三、恐惧症629
四、躯体形式障碍630
五、神经衰弱630
第十节 癔症631
第十一节 人格障碍和性变态632
一、人格障碍632
二、性变态632
第十二节 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633
一、儿童情绪障碍633
二、儿童多动综合征633
三、抽动症634
第十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634
第十四节 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635
第十五节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636
第十六节 心理咨询和社区康复638
一、心理咨询638
二、社区康复639
第十七节 精神卫生宣教640
第十五章 急症与急救642
第一节 高热642
第二节 昏迷644
第三节 头痛645
第四节 抽搐647
第五节 胸痛652
一、心绞痛652
二、急性心肌梗死653
三、主动脉夹层654
第六节 呼吸困难656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56
二、急性重症哮喘658
三、肺栓塞660
四、急性呼吸衰竭662
五、气胸663
六、呼吸道阻塞665
七、肺水肿667
第七节 咯血669
第八节 急性腹泻670
第九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72
第十节 少尿678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678
二、休克681
第十一节 心跳和呼吸骤停683
第十二节 中毒686
一、急性铅及其化合物中毒691
二、亚硝酸盐中毒691
三、敌鼠中毒691
四、急性有机磷中毒692
五、一氧化碳中毒694
六、镇静安眠药中毒695
七、急性酒精中毒695
八、毒蕈中毒696
九、氰化物中毒696
十、细菌性食物中毒697
十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699
十二、霉变甘蔗中毒700
十三、鲀毒鱼类中毒701
十四、砷中毒701
十五、鸦片类中毒702
十六、氯丙嗪中毒703
十七、发芽马铃薯中毒703
十八、蓖麻籽中毒704
十九、扁豆中毒705
第十三节 代谢与酸碱平衡失调705
一、水的代谢与平衡失调705
二、电解质代谢与平衡失调709
三、酸碱平衡失调与血气分析716
第十六章 社区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726
第一节 概述726
一、康复726
二、康复医学727
三、社区康复728
第二节 康复评定729
一、概述729
二、肌力评定730
三、肌张力与痉挛的评定731
四、关节活动度评定732
五、协调与平衡评定733
六、下肢功能评定734
七、认知功能障碍评定734
八、情绪状态评定734
九、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735
第三节 康复治疗736
一、概述736
二、物理疗法737
三、作业疗法746
四、言语疗法746
五、心理疗法746
第四节 社区常见病伤残的康复747
一、脑卒中747
二、脑性瘫痪753
三、脊髓损伤753
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754
五、急性心肌梗死755
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56
七、急性扭伤757
八、肌纤维织炎757
九、颈椎病757
十、肩关节周围炎758
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759
十二、骨性关节病760
十三、肢体骨折761
第十七章 社区实用技术764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技术764
一、无菌技术764
二、清创术767
三、换药768
四、胃肠减压管的应用769
五、灌肠法770
六、导尿术及留置尿管771
七、胸腔穿刺术771
八、腹腔穿刺术772
九、脓肿切开引流术772
十、常规心电图操作技术773
第二节 临床检验774
一、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774
二、临床检验参考值777
第十八章 社区合理用药787
第一节 社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787
一、合理用药概述787
二、抗菌药物指导原则788
三、注射剂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789
四、特殊药品的管理与临床应用791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793
六、中成药合理应用794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与合理用药798
一、临床药代动力学基础798
二、药物相互作用801
三、特殊人群合理用药803
四、药品不良反应809
五、时辰药理学814
第三节 社区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816
一、药物剂型基本知识816
二、社区常用药物剂型817
三、常用给药途径820
第四节 社区抗微生物药物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合理使用822
一、抗微生物药物822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