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组织与协调运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组织与协调运营](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3444065.jpg)
- 张欣,张秀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325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73页
- 主题词:城市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组织与协调运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1
1.1.1 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及其结构1
1.1.2 城市客运交通形成及演化2
1.1.3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3
1.2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3
1.2.1 公共交通性质4
1.2.2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4
1.2.3 公共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地位5
1.2.4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的优势5
1.2.5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6
1.3 国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7
1.3.1 德国柏林7
1.3.2 英国伦敦8
1.3.3 日本东京10
1.4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13
1.4.1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13
1.4.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15
第2章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研究17
2.1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特点17
2.2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管理模式18
2.2.1 常规公交客运运营管理模式18
2.2.2 轨道交通客运体系管理模式19
2.3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线网19
2.3.1 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基本原则19
2.3.2 常规公交线网20
2.3.3 轨道交通线网21
2.3.4 BRT快速公交线系统21
2.4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管理特征22
第3章 城市居民出行与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规律分析23
3.1 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23
3.1.1 居民出行的定义及构成24
3.1.2 居民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24
3.1.3 居民出行交通方式构成26
3.1.4 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特征26
3.2 居民公共交通需求分析26
3.2.1 居民公共交通意向26
3.2.2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27
3.3 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规律分析27
3.3.1 城市公共交通产生机理分析27
3.3.2 常规公共交通站点客流集散特征28
3.3.3 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特征29
3.3.4 轨道线路之间换乘客流规律分析30
3.3.5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客流规律分析33
第4章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系统条件及组成38
4.1 城市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理论分析39
4.1.1 公共交通接驳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9
4.1.2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组成40
4.1.3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建设及接驳组织40
4.1.4 公共交通接驳的技术42
4.1.5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接驳换乘的系统条件42
4.1.6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交通接驳换乘特点43
4.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系统条件及构成44
4.2.1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定义及特性44
4.2.2 接驳换乘系统条件分析44
4.3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设施构成46
4.3.1 换乘车站平面空间设施47
4.3.2 换乘车站垂直移动设施49
第5章 北京市地铁13号线和常规公交接驳系统分析51
5.1 北京市地铁13号线路基本情况51
5.2 地铁13号线主要站点的换乘问题研究52
5.2.1 回龙观站53
5.2.2 西二旗站53
5.2.3 望京西站54
5.2.4 西直门枢纽站54
5.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客流构成55
5.4 地铁主要站点接驳案例分析56
5.4.1 地铁13号线望京西站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分析56
5.4.2 望京西地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行为调查59
5.4.3 地铁西二旗站地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行为分析63
第6章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站点布局模式65
6.1 国际上轨道交通接驳特点分析65
6.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和规模66
6.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布局模式67
6.3.1 形式及特点67
6.3.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接驳布局模式分类68
6.3.3 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衔接布局特征69
6.4 国内外典型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分析69
第7章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线网形态模式74
7.1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同一层面的接驳线网的基本形式74
7.1.1 始发方向相反的两条线路(A型)74
7.1.2 始发线路方向与途径线路方向垂直(B型)76
7.1.3 交叉线路型线路(C型)77
7.1.4 (顶角)单点衔接的线路(D型)77
7.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不同层面换乘的基本形式77
7.2.1 始发方向相反的两条线路(A型)77
7.2.2 始发线路方向与途径线路方向垂直(B型)77
7.2.3 交叉线路型线路78
7.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路衔接布设方式79
7.3.1 接运公交站点布设方式79
7.3.2 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方式81
7.4 典型换乘公交线网分析82
7.4.1 车线密度分析82
7.4.2 调度协调性83
第8章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运营组织体系85
8.1 接驳公交站点协调运营组织设计85
8.1.1 接驳公交协调性分析86
8.1.2 信息共享与统一化管理86
8.2 接驳公交线路调整分析87
8.2.1 接驳公交路由调整方法87
8.2.2 接驳公交主要站点调整方法89
第9章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客流分析方法91
9.1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背景交通分析91
9.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客流预测分析96
9.2.1 客流预测的基本模型96
9.2.2 接驳与换乘客流预测模型97
9.2.3 基于TransCAD的望京西站接驳与换乘客流分析98
9.2.4 基于TransCAD的西二旗站接驳与换乘客流分析99
9.3 TransCAD上的公交客流结构设计101
9.3.1 TransCAD上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线网设计概述101
9.3.2 用TransCAD进行望京西站常规公交换乘客流分析102
9.3.3 用TransCAD进行西二旗站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客流分析104
9.4 地铁换乘站常规公交接驳组织优化分析106
9.4.1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协调的优化方案106
9.4.2 地铁西二旗站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协调的优化方案115
9.4.3 接驳换乘新增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方法和综合评价117
第10章 公交接驳换乘系统方案的综合评价118
10.1 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8
10.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118
10.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119
10.1.3 评价指标的构成120
10.2 接驳换乘系统的等级划分和评价体系构建121
10.2.1 等级划分依据121
10.2.2 单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123
10.3 换乘指标计算124
10.3.1 技术指标计算124
10.3.2 经济指标计算133
10.3.3 社会性评价指标134
10.4 评价模型的建立135
10.4.1 层次分析法135
10.4.2 广义函数法136
10.4.3 评价方法应用136
10.5 换乘效率评价137
10.5.1 换乘效率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法137
10.5.2 DEA方法用于接驳换乘系统换乘效率评价的思路137
10.5.3 决策单元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138
10.5.4 DEA评价模型的建立140
10.5.5 评价分析方法143
第11章 轨道交通终端站公交辐射网的构建146
11.1 地铁5号线天通苑地区接驳公交线网现状146
11.2 地铁5号线天通苑地区接驳公交线网历史调整线路情况153
11.3 地铁5号线沿线过境线路客流诱增量情况157
11.4 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终端站)公交线路辐射范围情况157
11.5 天通苑及辐射地区公交线路调整方案示范158
参考文献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