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201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2011](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3436396.jpg)
- 陈力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034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新闻学:传播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1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2
2010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18
2010年广播电视研究的七个关键词29
第二章 新闻传播学与当前政治39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胡锦涛的一贯思想40
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新解42
向世界说明中国——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及策略47
善用民众声音参与外交55
我国外交机构也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57
传媒该怎样报道党政领导人与作家座谈60
第三章 2010年新闻界事件分析64
人大讨论《保密法》二审草案:《保密法》与人民的知情权65
罗锦华卖假报告事件: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70
贵阳“中华女”事件:记者和传媒的独占话语需要监督72
人民网公布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将监督地方权力的舆论组织起来77
富士康员工接连自杀:富士康事件报道中传媒人文关怀的缺失82
网上再现什邡现场直播说谎:传媒为什么会“本能说谎”84
平主任说“官话”:官话维系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人民利益89
菲律宾“香港人质”事件:媒体能直播人质事件吗?93
“维基解密”事件:阿桑奇迫使我们再认识网络的传播特征98
第四章 新闻理论研究100
新闻理论课程的结构以及课程与现实问题的结合101
新闻学需要忏悔意识109
对一份研究生新闻理论教学调查表的批注116
回归学术: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之路124
第五章 新闻学基本理念127
新闻知识的核心概念——新闻价值128
关于新闻真实的三个理论问题133
再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摒弃“垃圾科学”与科学好新闻的产生138
新闻真实,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148
再谈新闻客观性原则——12年前的“羊城疑案”教训仍应汲取153
被传媒构建的想象——试析公众的新闻期待意识158
第六章 传播学研究164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65
传媒如何成为社会变革的动因169
一张照片被误读六年的社会心理历程173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181
又一次公关之“草船”借到新闻之“箭”190
让制度保障文化的多元和维持当下的道德水准195
第七章 新闻法治理念198
从南平案的报道看传媒的法治意识与专业表达199
质疑“媒治”203
嫌犯到庭受审不是“过堂”206
一句新闻标题检验官员和传媒的法治观念208
第八章 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212
新闻职业规范的基本原则213
美国的“黄色新闻”与我国传媒的低俗223
《挟尸要价》的公开发表和评奖有悖新闻职业道德227
传媒炒作新闻违背职业规范229
捕风捉影怎么成了传媒的“专业”232
娱乐新闻标题的“性”暗示与虚假235
不良广告为何屡管屡滥?——表象背后折射出的问题238
重塑报格的前提:编辑部与经营部分离243
关注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的尊严246
第九章 新媒体传播252
“融合”背景下的媒介传播趋势与手段253
论对手机短信的误读及误读的情境262
网络“偷菜”游戏的流行说明了什么272
以信息公开的方式管住网络推手280
第十章 外国新闻史研究283
古巴新闻传播业的历史与现状284
肯尼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史及当代传媒格局291
从政党报刊向传媒市场化的艰难转变——希腊现代新闻传播史的历程300
第十一章 新闻写作与编辑308
我采用的三个新闻写作案例309
叙述事实,不要轻易给事实定性314
评报批评五则316
气象新闻需要专业知识320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科研322
关于新闻教育的几点意见323
在中国人民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证书颁发仪式上的发言328
人大新闻学院55周年院庆答《新闻周报》记者问330
传播理论课程考卷阅后致同学的信331
永伫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大学09级在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班文集序333
关于“十二五”高校教材调研问题的回复334
关于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划分338
关于《国际新闻界》处理来稿的程序——兼答一位匿名来信者341
第十三章 中国新闻奖作品的赞扬与批评344
看不到“人”的科学新闻345
报道地区生活变迁的独特视角350
较好的宣传选题 遗憾的宣传式写作354
功夫在深入 引语当重要358
从公众易懂的角度切入科学新闻362
一条及时报道、破除猜疑的消息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