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山善德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梁颂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001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8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16页
- 主题词:山-文化史-常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山善德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德山善德文化研究2
第一章 德源熠熠2
第一节 善卷归耕 从善立德3
第二节 子盖更名 以地显德38
第三节 良风美俗 传承善德76
第二章 德流汤汤109
第一节 宗教立道 启德行善110
第二节 书院传统 培德养善135
第三节 青山绿水 颂德旌善161
第四节 历代名人 积德传善186
第三章 德绩彰彰227
第一节 清正为官 以廉养德229
第二节 矢志为民 以勤积德249
第三节 启智育人 以教传德269
第四节 兴企创业 以诚培德290
第五节 扶弱济众 以善弘德318
第四章 德韵悠长342
第一节 两型社会 中部崛起344
第二节 工业新城 旅游胜地358
第三节 德山前景 更加美好374
下编 德山善德文化资料384
第一章 德山善德文化文献资料选萃384
善卷385
德山 枉渚 枉人山 枉山 善德山 枉水 沅水395
善卷村402
善卷坛402
善卷墓403
善卷祠404
南城405
木瓜山 木瓜寺405
乾明寺406
青莲社 青莲庵406
楚望亭 临睨亭 仰止亭406
思乐亭407
桂花园407
茉莉鬼磨407
白龙井408
龙潭 百胜潭409
德山渡 苏家渡409
善卷障409
石门桥410
橘洲410
德山名僧410
德山志补&[清]程隽超413
第二章 德山善德文化散文精选注译438
让王(节录)&[先秦]庄周439
善卷&[晋]皇甫谧441
楚望赋&[唐]刘禹锡443
德山塔铭&[唐]元会455
乾明寺钟铭&[宋]张震460
善卷祠记&[宋]李焘461
楚望临睨仰止三亭记&[宋]袁申儒466
《武陵志》前序&[明]陈珂474
善德山孤峰建塔募疏&[明]龙膺481
德山募造佛相疏&[明]龙膺490
德山重修大雄宝殿募疏&[明]龙膺494
德山开讲《首楞严经》募缘疏&[明]龙膺502
游德山记&[明]袁宏道509
德山香林禅院重建殿堂兼置山田记&[明]杨嗣昌514
募诵华严经疏&[明]杨嗣昌521
食苦和尚记&[明]唐访526
结蒲团庵疏&[明]唐访532
扫叶和尚叙&[明]唐访535
双肩和尚传&[明]唐访537
双肩和尚疏引&[明]唐访541
德山十六罗汉赞&[清]瞿龙跃543
游德山记&[清]蔡毓荣552
读书枉山辞&[清]唐待征558
古德禅院刻石记&[清]胡焯561
朗江赋&[清]陈启迈564
德山浮图记&[清]杨彝珍571
移芝讲社记&[清]杨彝珍573
移芝讲社铭&[清]杨彝珍578
德山书院记&[清]杨彝珍579
《德山志补》序一&[清]裕庆581
《德山志补》序二&[清]周麟图587
《德山志补》序三&[清]刘凤苞590
入湘军当兵&彭德怀594
第三章 德山善德文化诗词联精选注释597
击壤歌598
望木瓜山&[唐]李白598
武陵草堂&[唐]杨浚599
善卷坛下作&[唐]刘禹锡600
谒柱山会禅师&[唐]刘禹锡601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唐]刘禹锡603
闻道士弹《思归引》&[唐]刘禹锡604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唐]刘禹锡605
九日登高&[唐]刘禹锡606
善卷祠&[唐]薛巽607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唐]许浑608
寄武陵微上人&[唐]齐己609
善卷坛&[唐]虚中609
过德山寺&[唐]崔翥610
善卷先生坛&[唐]蔡昆611
登孤峰&[宋]唐绩611
常德&[宋]陶弼612
武陵道中&[宋]唐庚612
游德山&[宋]周必大613
枉渚&[元]薛汉614
楚望亭&[元]丁鹤年615
善卷坛&[明]应履平616
德山寺&[明]杨宣616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明]朱应登617
枉山&[明]蒋信618
题云影居&[明]唐相619
孤峰顶&[明]唐之典619
德山次韵&[明]毛伯温620
德山次韵&[明]秦金621
德山次韵&[明]吴廷举621
德山次韵&[明]杨褫622
德山次韵&[明]陈洪谟622
善卷古坛&[明]陈洪谟623
德山白龙歌&[明]陈一能624
德山寺次壁间韵&[明]王守仁625
善卷钓台&[明]冀元亨626
武陵庄杂咏&[明]张时彻627
次吴桐山游德山&[明]陈仲录628
德山寺和项节推韵&[明]陈仲录629
署中有怀道林德山清居&[明]陈仲录629
陪张总督静峰游德山&[明]陈仲录631
入枉山&[明]杨鹤632
乾明寺&[明]龙德孚632
夜自东园归,得袁中郎德山诸诗,读之甚快,独奈何不一问桃花源而去乎?因走笔留之,忽忽遂成十三首,如偈如谑,如谚如谐,如絮如蜡,不计其工拙也 选四&[明]龙膺634
飞仙洞恭次先大夫壁间韵六绝句 选二&[明]龙膺636
再别不磷&[明]龙膺638
暮春,丁观察右武招同陈宗伯、唐侍御游德山,风雨泛舟十六韵&[明]龙膺639
周金刚&[明]龙膺641
登八方楼览胜&[明]龙膺642
同袁中郎宿德山青莲社&[明]龙膺643
甲辰中秋后二日,礼德山鉴大师塔,偶成四偈,示同行诸衲&[明]袁宏道644
舟系德山,入寺,偕寒灰、冷云、雪照诸禅宿本山之云影居,月中有述&[明]袁宏道646
秋夜宿德山绝顶玩月&[明]袁宏道647
龙君御载酒过德山见访,一别十三年矣,感念存没,不觉凄然。已复自笑,举觥相乐,遂醉归&[明]袁宏道648
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明]袁宏道649
德山简刘宪使&[明]袁宏道650
德山遍入诸岩壑&[明]袁宏道651
答龙君御见忆之作。君御诗云“我家德山不得住”,故末句云云,用博一笑。次篇聊为解嘲,亦可作一段公案也&[明]袁宏道652
德山闻长嫂去世恸念伯修感而有作&[明]袁宏道653
入枉山&[明]王佐654
枉人山&[明]杨嗣昌654
寄怀蔡敬夫先生去岁别余德山后寄游武夷诸作&[明]杨嗣昌656
同金仲栗德山晓行&[明]杨嗣昌658
书德山读碑事寄钟伯敬&[明]杨嗣昌659
补和杨文弱年丈书德山读元碑见寄之作并序&[明]钟惺660
杨修龄侍御寄《德山先和尚塔铭》见示,唐大顺碑也,且云父子刳剔想象,乃还旧观,予奇其事,因忆文弱丁巳同伯敬德山寻碑事,甚奇,追用其韵&[明]谭元春663
德山&[明]谭元春665
怀杨修龄先生&[明]谭元春666
入德山&[明]陶汝鼐667
德山八方亭看雨&[明]陶汝鼐668
武陵别廖逢心再订秋入德山之约&[明]陶汝鼐668
春日客武陵,逢职方廖钟峚偕伯子远心招游枉山,至八方亭遇雨,投宿毗庐阁,晓霁,复步龙潭塔院有作&[明]陶汝鼐669
溪上逢王天庚别去&[明]陶汝鼐670
冬夜寄武陵姚纬子时湖北地大震&[明]陶汝鼐671
题抚松国为武陵王少维&[明]陶汝鼐673
杨修翁招同松梵园溪泛&[明]陶汝鼐674
杨修龄放还重理松梵园集赋&[明]陶汝鼐675
登孤峰绝顶&[明]杨鸿676
乾明寺即事&[明]杨鹗677
枉山旧城&[明]杨山松678
题金刚塔上&[明]杨山梓679
题德山寺&[明]杜庠679
真觉寺&[明]杜庠680
对湘楼即事&[明]王启茂681
望德山寺&[明]胡永顺682
德山&[明]周圣楷682
归枉山&[明]唐子达683
归游枉山&[明]唐绍尧684
游枉山&[明]唐思尧685
登善卷坛&[明]唐谊685
枉山闻鹧鸪&[明]唐諴686
枉山尝蕨&[明]唐访687
枉山故城&[明]曹胤昌688
枉渚渔罾&[明]邱世望688
题画赠石溪和尚&[清]程正揆689
枉山晤问石上人&[清]胡统虞689
楚望亭春望&[清]屠希纲690
坐德山且喜阁&[清]屠希纲691
游枉山&[清]高士泰691
登善卷台&[清]胡虞潢692
乾明大殿看僧转梵钟&[清]李开早692
茉莉夫人鬼宫磨&[清]陈系颖693
善卷村&[清]贺奇694
登楼玩雪口占&[清]全赋695
善卷台&[清]陈大忠695
善卷坛&[清]娄镇远696
枉渚渔罾&[清]娄镇远696
枉渚渔罾&[清]钟遇期697
善卷古坛&[清]钟遇期697
过德山&[清]杨兆杰698
季春公务江南过德山寺&[清]李士瞻698
同题&[清]马世龙699
同人放舟续枉山旧游夜归&[清]梅鼎700
枉山次韵&[清]刘昌臣700
秋日登仰止亭&[清]刘体安701
善卷坛偶题&[清]刘体恒702
桂花园晤宝印老宿&[清]沈可选702
重游武陵&[清]刘舜浚703
闲步莲花池&[清]陈一揆704
德山和平园先生韵&[清]潘国纶705
德山访僧不值&[清]魏鸿埏705
舟次枉山&[清]陈维国706
登孤峰野望&[清]陈维国707
登孤峰&[清]陈觐圣707
壬寅夏,原直和尚自粤来,载得曹溪水、新茶二事,与曹石霞、唐松渚、罗闇子及余同坐宝藏阁下,烹茶称快&[清]杨嗣绾708
宿乾明寺与竹帆和尚夜话&[清]张煊丰709
同刘子硕过枉山赠补樵和尚&[清]吴月修710
补樵堂头五十初度&[清]钱点710
善卷坛&[清]唐祚培712
枉渚&[清]唐祚培712
重游德山次屠一亭&[清]陈养元713
登善卷台次徐鸿轩&[清]陈养元714
寻八方楼遗址&[清]陈养元715
善卷台&[清]王为壤715
善卷台追和先舅氏王青原先生韵&[清]陈长镇716
德山舟次示暹儿&[清]陈长槐718
留别卢山示同学&[清]陈长槐719
枉人山投禹蒿上人&[清]徐昌运721
午日偕友人泛舟枉山&[清]叶馨724
过善卷钓台&[清]姚定益725
枉渚&[清]姚定益725
再游武陵德山为雨所阻宿乾明方丈次石间周益公诗韵二首&[清]查慎行726
乾明寺&[清]王为垣727
同曹石霞登孤峰顶&[清]陈士本727
入枉山赠原直和尚&[清]陈士本728
登八方楼&[清]石鲸729
禅堂告成志胜&[清]许尚忠730
白龙潭&[清]吴德风730
善卷古坛&[清]胡向华731
桂花园读书&[清]傅调元732
同友人抱琴谒德山五原和尚&[清]朱之宣732
舟次德山下作&[清]胡浚733
补樵上人谋修院志,商余,余有远行,嘱其他访名手,喜赋长歌赠之&[清]唐待征734
德山怀古&[清]陶澍739
游德山次宋绍(兴)[熙]壬子诗碑原韵&[清]葛天柱741
前题&[清]黄宅中743
前题&[清]唐开韶744
前题&[清]陈启焯745
复至德山&[清]黄文琛746
舟过德山为留半日&[清]黄文琛747
发德山&[清]黄文琛747
泊枉渚怀月樵上人&[清]向文奎748
题乾明寺&[民国]程颂万749
次常德闻洪宪纪元感赋&[民国]罗世彝750
武陵怀古&[民国]罗世彝753
枉渚泛舟至茅湾归过乾明寺&[民国]罗世彝755
明发武陵过枉渚望乾明寺&[民国]罗世彝756
补九日诗柬武陵南社诸子兼挑悔丈&[民国]罗世彝757
丁卯重九怡园社集分韵倩字&[民国]罗世彝758
至日德山李祠观礼归过乾明寺&[民国]罗世彝762
游德山&辛树帜765
菩萨蛮·晚过德山回文二调&[明]唐访767
孤峰顶768
善德观768
中联768
德山寺联&[明]龙德孚769
乾明寺&[明]杨鹤770
乾明寺楹联771
京师常德会馆“爱鼎堂”题联&[清]汪浩772
善德观&[清]杨绪773
德山书院联774
德山书院联&[清]吴恭亨775
讲堂联&[清]李宗莲775
乡大儒祠联&[清]杨彝珍776
主要参考文献778
后记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