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与空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与空间
  • 林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35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 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与空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1

(一)本研究的缘起1

(二)研究的意义与旨趣5

二 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研究进路与研究概览12

(一)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12

(二)社会再生产问题的研究进路14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览26

三 研究的焦点问题、总体策略与方法32

(一)本书的研究焦点32

(二)总体研究策略与方法35

(三)关于本书的其他说明36

上篇 意识形态:从阶级关系到主体关系47

第一章 从生产到意识的物化过程与资本主义再生产47

第一节 物化的社会结构与物化意识48

一 物化:从生产过程到意识结构48

二 物化意识与总体性图景的消隐57

第二节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与“辩证的总体观”61

一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61

二 “辩证的总体观”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构架64

第三节 阶级意识与历史主体的生成72

一 作为“总体的主体”的阶级73

二 社会再生产视野中的阶级意识82

三 历史主体生成的曲折性与必然性88

第二章 作为总体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及其霸权问题9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97

一 葛兰西对福特制的全面考察97

二 作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99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下的霸权概念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102

一 葛兰西霸权概念的出场语境103

二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104

第三节 阵地战与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对文化霸权的争夺113

一 霸权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114

二 知识分子问题116

第三章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121

第一节 “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122

一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122

二 作为历史基本结构的“意识形态”124

三 “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126

第二节 劳动力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27

一 劳动力的再生产问题128

二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131

第三节 阿尔都塞的困境:主体何以可能?135

一 意识形态:封闭的永恒结构抑或矛盾与冲突之战场?136

二 从阶级分析走向抽象主体139

中篇 日常生活: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149

第四章 “晚期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与文化逻辑149

第一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149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150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152

第二节 作为社会再生产中介的家庭与文化工业154

一 关于权威与家庭的研究155

二 文化工业批判161

三 文化:动态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定位166

第三节 需求被控的消费时代与单向度的人169

一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虚假意识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169

二 沦为工具的理性与主体的衰弱175

三 否定的力量与新实践的可能性178

第五章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与日常生活批判184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的日常生活转型与日常生活批判转向185

一 日常生活的时代转型185

二 日常生活的理论化188

三 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研究的前后转变192

第二节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批判196

一 从日常生活异化到消费异化197

二 消费控制的策略:欲望的制造、引导与符号化201

第三节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吗?”208

一 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历史主体208

二 “消费控的官僚社会”中的主体塑型209

三 基于社会关系再生产视域下的工人阶级革命问题再考察214

第六章 从“消费被控”到被迫的“符号消费”221

第一节 从“消费被控”到消费被符号操控222

一 物的体系与消费社会批判的新起点222

二 “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225

第二节 “被迫消费”或消费意识形态批判229

一 制造“主体性”幻觉的魔术师:广告230

二 消费的“政治”功能及其“温柔的强迫性”实质235

第三节 从社会关系再生产到差异的再生产241

一 “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地位与角色的重新定位242

二 人的差异化再生产245

三 走向物—符号的差异再生产247

下篇 空间: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生产259

第七章 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259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空间视域259

一 作为资本运动客观前提的空间260

二 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空间分析262

三 资本矛盾运动中的空间问题264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空间性:再生产研究的空间拓展267

一 意识形态的空间性268

二 日常生活的空间性269

第三节 空间研究何以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研究视域274

一 传统社会理论的空间“近视”与“远视”274

二 空间的社会过程本质与资本主义研究277

第八章 资本主义幸存与空间生产281

第一节 再生产理论的拓展:从日常生活到空间282

一 资本主义危机本质新思路:关系再生产282

二 空间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283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中的空间生产285

一 空间的辩证法:从几何—物质性空间到社会—生产性空间285

二 空间的社会性: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及其与生产的关系287

三 “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社会历史的空间界划28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空间及其矛盾291

一 空间与资本主义再生产292

二 资本主义空间的矛盾及其后果296

三 走向社会主义空间300

第九章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与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新架构304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及其内在矛盾304

一 空间与资本积累机制的研究拓展305

二 空间视域对于资本积累研究机制的推进308

三 资本积累时空机制的内在矛盾317

第二节 过程辩证法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模型321

一 哈维对辩证法的重构:关系—过程辩证法322

二 社会生活是多环节的且相互内化于过程之中327

第三节 空间研究与对“可能世界”的探寻333

一 空间研究与历史变革主体之思334

二 “战斗的特殊主义”336

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推进340

一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思想简论341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及其层次345

三 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走向一种“社会主义共同文化”359

参考文献369

后记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