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胜利主编;张丹,吴刚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3304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概述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1
一、探索阶段1
二、形成阶段4
三、发展阶段7
四、深化阶段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1
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1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13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14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
六、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16
七、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1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18
一、形成的渐进性18
二、内容的多层性20
三、创新的多样性21
四、体系的开放性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界定27
一、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2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28
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3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32
一、所有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32
二、所有制改革的四个阶段性突破33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0
一、“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争论40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43
三、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51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51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51
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53
三、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53
第二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历程55
一、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特点55
二、改革开放至今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与实践56
第三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60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60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65
三、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合理化的策略7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7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论76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76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7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81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81
二、1978—1992年:对传统社保制度的反思与新制度的探索83
三、1992—1998年:新型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86
四、1998—2008年: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89
五、2008年至今:社保制度不断完善9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95
一、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95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96
三、完善和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9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9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99
二、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及其内在要求10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107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与特征107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发展110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健全1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9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1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120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123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127
第一节 企业127
一、企业的主要特征127
二、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30
三、企业的经营机制132
四、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134
第二节 居民137
一、市场经济中居民的特征137
二、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137
三、居民对经济运行的影响140
第三节 政府144
一、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144
二、政府是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146
三、政府是经济运行的调控者14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与宏观调控150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150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150
二、就业与失业154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56
第二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159
一、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市场159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160
三、宏观调控的方式与手段163
四、宏观调控政策16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16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与探索168
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经验与不足170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7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175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观的演进175
一、经济发展观演进的四个阶段175
二、经济发展观演进的启示184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186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86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88
第三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90
一、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190
二、将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195
三、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197
四、将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99
第九章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4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204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204
二、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206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7
第二节 当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208
一、区域间经济社会差距过大问题仍然突出208
二、特殊类型区域经济发展困难重重210
三、区域无序开发和不良竞争问题突出211
四、协调区域间关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212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213
一、自然环境与区位因素213
二、经济因素214
三、社会因素217
四、制度政策因素218
第四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219
一、深入实施与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20
二、制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优惠政策223
三、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224
四、出台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法律法规225
第十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228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与内涵228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228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230
第二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状231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的成就232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问题232
第三节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路径238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238
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40
三、统一城乡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241
四、深化城乡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243
第十一章 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发展转型245
第一节 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背景与内涵245
一、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背景245
二、创新驱动:含义和特征248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相关问题252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252
二、对几个问题的简要讨论257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若干关键问题的挑战259
一、推动战略转型带动体制机制转型,激励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确立259
二、通过财富效应来驱动创新效应,激励发展方式转型260
三、高水平地保护知识产权,激励以创新打破垄断并建立新的动态垄断制度260
四、实施服务业全球化战略,建设我国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的“新型特区”261
五、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利用和整合能力261
六、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构建创新经济的“精气神”262
七、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62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战略26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渊源264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264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266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268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270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270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73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276
第三节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78
一、放宽投资准入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278
二、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提供新的广阔平台282
三、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增添新的内生动力284
后记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