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研究 第1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爱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89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研究 第1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与建构&刘爱军1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2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2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6
(一)生态文明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总对策6
(二)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8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10
(四)生态文明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12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14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基础和实践路径15
(二)生态经济建设22
(三)生态政治建设30
(四)生态文化建设33
(五)生态环境建设36
(六)生态社会建设40
论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结构&盖光50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结构的一致性51
二、建设性的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复合系统性56
三、整合性的生态文明中生态文化结构与人的存在62
四、文明健康性与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结构66
(一)人类的生态群落效应67
(二)社会道德生态化69
(三)社会生态合力与多样共生72
五、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结构75
六、生态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态结构80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 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刘云生 苏建东85
一、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85
(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85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90
二、山东省烟叶生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背景92
(一)山东省烟叶生产的历史概况92
(二)山东烟叶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93
(三)制约山东烟叶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94
三、世界主要烟草生产国发展生态农业采取的主要措施96
(一)美国96
(二)巴西96
(三)津巴布韦97
(四)加拿大97
(五)日本98
四、山东省建立生态循环农业运行模式的基本思路98
五、建立生态循环农业采取的主要措施99
(一)深入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100
(二)探索建立生态循环农业运行模式103
海洋生态法体系研究&田其云109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法律保护110
(一)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迫切需求110
(二)现行“涉海”法律不足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12
(三)建立海洋生态法体系117
二、海洋生态法的生态学基础119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观120
(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理论123
(三)海洋生态系统的开放性127
三、海洋生态法体系设计132
(一)海洋生态法体系的开放性133
(二)海洋生态法体系的内部联系138
(三)海洋生态法体系框架设计143
四、结语152
什么样的主义,谁的权利?——生态文明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张锋153
一、文明的生态转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可能的153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154
(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能途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155
二、人与自然关系法律化遭遇的困境158
(一)人与自然关系法律化的批判158
(二)人与自然关系法律化的辩护163
三、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法律化认识的误区174
(一)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法律化的必由之路175
(二)与庸俗环保主义决裂——好事也会过分181
四、结语187
生态文明立法先导:环境利益法律化&周晨 陈晨188
一、环境利益解析189
(一)“人的环境利益”与“环境的利益”辨析189
(二)环境利益的内涵与特点190
(三)环境法的部门法益195
二、保护环境利益的必要性198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正义198
(二)保障环境人格权200
(三)承认与维护环境要素的价值201
三、环境权:理念而非权利204
(一)环境权概念肇始204
(二)国内学界对环境权的主张205
(三)对环境权的质疑206
四、权利的法律阐释212
(一)权利的概念与实质212
(二)法律权利的衍生过程214
(三)环境利益与环境权216
五、环境利益法律化的出路217
(一)环境损害事件全过程的法益分析217
(二)民法法益的保护模式219
(三)环境利益法律化的路径220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生态文明法律化的新视点&梅宏 李飞225
一、生态损害:生态文明法律化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226
二、海上溢油事故及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228
(一)对海洋资源价值的损害229
(二)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害229
三、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的司法实践及其启示231
(一)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案例评析231
(二)海上溢油所致生态损害难以获得事后充分、有效的救济236
四、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必要性238
(一)我国现行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238
(二)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基本认识241
(三)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法理分析——以生态利益为基点243
五、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可行性245
(一)生态文明理念: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理念245
(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指导思想247
(三)生态系统整体化管理: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模式248
(四)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基本原则248
(五)构建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法律制度体系249
(六)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法律制度体系的五项基本制度250
六、对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防治立法的若干建议255
(一)对海上溢油生态风险预防制度的立法建议255
(二)关于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应急处理制度的立法分析256
(三)关于海上石油运输、石油产业清洁作业制度的立法分析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