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
  • 陈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758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01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822页
  • 主题词:干旱区-自然地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7

第一章 绪论7

第一节 干旱区的定义与中国干旱区的范围7

第二节 考察研究的历史回顾10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0

第二章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背景23

第一节 欧亚大陆中心的地理位置23

第二节 高大山体与盆地相间的地貌格局25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大山盆气候29

第四节 以内陆河流域为独立单元的水文水循环系统33

第五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干旱区响应36

第六节 人类活动在干旱区自然环境演变中的作用40

第三章 地质基础与地貌特征46

第一节 地貌的主体架构46

第二节 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51

第三节 地貌类型及其特征55

第四节 地质灾害80

第四章 气候83

第一节 气候环境的主要背景及基本特征83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91

第三节 主要气象灾害105

第四节 气候区划114

第五节 气候的未来情景120

第五章 地表水文与水资源124

第一节 基于水文特点的自然条件124

第二节 陆地上独特的水文过程128

第三节 内陆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52

第四节 河流的洪水与枯水164

第五节 河流的泥沙特征169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174

第一节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174

第二节 浅层地下水的形成、分布与特征178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197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18

第七章 主要水系与湖泊226

第一节 额尔齐斯河(北冰洋)外流水系226

第二节 内流(陆)水系232

第三节 干旱区的湖泊263

第八章 植物地理290

第一节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290

第二节 植被分类系统及主要植被类型特点302

第三节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与植被区划316

第四节 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330

第九章 土壤地理350

第一节 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和人为作用350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354

第三节 土壤分类356

第四节 土壤类型362

第五节 土壤生态分区439

第十章 陆栖脊椎动物地理444

第一节 陆栖脊椎动物地理特征444

第二节 动物地理区划451

第三节 珍稀濒危陆栖脊椎动物460

下篇 分论473

第十一章 自然地理区划473

第一节 自然地理区划工作的成就473

第二节 对中国干旱区的认识475

第三节 区划原则和分类系统476

第四节 两大地区(带)480

第五节 9个自然区493

第十二章 阿拉善温带荒漠自然区495

第一节 基本自然地理特征495

第二节 资源环境特征504

第三节 区位特色522

第四节 生态恢复与保护529

第十三章 河西走廊荒漠自然区535

第一节 基本自然地理特征535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539

第三节 区域开发史555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559

第十四章 阿尔泰-塔城森林草原自然区572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述572

第二节 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578

第三节 区域内部的差异性580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587

第十五章 准噶尔盆地荒漠自然区596

第一节 基本自然地理特征596

第二节 区域内部的差异性601

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特点605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611

第五节 环境现状614

第六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626

第十六章 伊犁-巴音布鲁克中天山自然区628

第一节 天山山系构造演化概述628

第二节 中天山及山间盆地630

第三节 亚洲中部典型的山地层状地貌634

第四节 生物气候环境636

第五节 “山地水乡”景观643

第六节 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生物工程652

第七节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658

第十七章 哈密(戈壁)荒漠自然区660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660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668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荒漠-绿洲的影响673

第十八章 吐鲁番盆地荒漠自然区682

第一节 地理位置682

第二节 典型自然特征682

第三节 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687

第四节 绿洲文化693

第五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697

第十九章 塔里木盆地极端干旱荒漠自然区70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705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722

第三节 区域环境问题729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750

第二十章 库姆塔格-敦煌荒漠自然区758

第一节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758

第二节 资源与环境766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778

参考文献7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