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71697.jpg)
- 姚本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731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2
一、心理学的含义2
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6
三、心理学的内容10
四、心理学的理论取向12
五、心理的生物学基础15
第二节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9
一、心理学的起源19
二、心理学的发展22
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28
一、心理学的任务29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0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39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40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40
二、心理发展理论41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54
一、遗传和环境的关系54
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57
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59
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60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62
一、胎儿期和乳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62
二、婴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63
三、幼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65
四、童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69
五、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71
六、成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73
第三章 认知理论80
第一节 认知理论概述81
一、认知的含义81
二、认知理论83
第二节 意识和注意84
一、意识与无意识85
二、注意的含义87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及理论92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94
一、感觉的含义94
二、感觉的种类97
三、知觉的含义101
四、知觉的种类104
第四节 记忆108
一、记忆的含义109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11
三、记忆的规律及策略113
第五节 思维116
一、思维的含义116
二、问题解决120
三、创造性思维125
四、表象与想象127
第六节 言语130
一、言语的含义130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32
三、言语的感知和理解133
第四章 行为动力理论137
第一节 行为动力理论概述138
一、行为的含义138
二、行为动力理论141
第二节 需要143
一、需要的含义143
二、需要的种类144
三、需要理论145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149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149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54
三、情绪理论156
第四节 动机158
一、动机的含义159
二、动机的种类160
三、动机理论161
第五节 意志163
一、意志的含义164
二、意志行动过程166
三、意志的品质170
第五章 智能理论174
第一节 智能理论概述175
一、智能的含义175
二、智能理论176
第二节 智力178
一、智力的含义178
二、智力理论178
三、智力的发展185
第三节 能力188
一、能力的含义188
二、能力理论190
三、能力的发展192
第四节 创造力196
一、创造力的含义196
二、创造力理论196
三、创造力的发展198
第六章 人格理论205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206
一、人格的含义206
二、人格理论210
第二节 气质215
一、气质的含义215
二、气质的类型216
三、气质理论219
第三节 性格222
一、性格的含义222
二、性格的类型225
第四节 自我意识227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227
二、自我意识理论232
第七章 品德心理241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242
一、品德的含义242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244
第二节 品德理论249
一、品德发展阶段理论250
二、品德社会学习理论254
三、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255
第三节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258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258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263
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265
四、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266
第八章 学习心理271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272
一、学习的含义272
二、学习的分类274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75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277
第二节 学习理论280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280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283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288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289
第三节 学习动机290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290
二、学习动机理论291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293
第四节 学习迁移295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295
二、学习迁移理论298
三、学习迁移的促进302
第九章教学心理307
第一节 教学心理概述308
一、教学的含义308
二、教学心理理论311
第二节 知识教学心理316
一、知识教学的含义317
二、陈述性知识的教学318
三、程序性知识的教学320
四、策略性知识的教学321
第三节 课堂管理心理323
一、课堂管理的含义323
二、课堂心理气氛326
三、课堂学习纪律331
四、课堂问题行为337
第十章 教师心理348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349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349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352
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356
一、教学效能感356
二、教学反思359
三、教学监控能力362
四、教育机智365
五、教师胜任力367
第三节 教师心理健康369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369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372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377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386
第一节 学校群体心理概述387
一、学校群体心理的含义387
二、班级与班集体390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394
第二节 学校群体心理理论398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398
二、从众与服从400
三、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404
四、竞争与合作407
第三节 学校人际关系410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410
二、学校人际关系的性质417
三、师生关系420
四、同学关系423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429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430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430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432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435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438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438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39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441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445
第三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449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449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455
第四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457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457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459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461
主题词索引469
参考文献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