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TO决策机制的法律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TO决策机制的法律与实践
  • 傅星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74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决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TO决策机制的法律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成就与挑战1

一、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成就1

二、WTO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挑战9

第二节 WTO决策机制面临的挑战13

一、雅尔塔体系与全球化现实之间的反差14

二、主权平等与经济实力不平等之间的鸿沟15

三、WTO的“俱乐部模式”与发展中成员的参与16

四、WTO法的强化与决策机制的参与16

第三节 WTO决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17

第四节 WTO决策机制的理论基础21

第五节 WTO决策机制的平等理念24

一、“一成员一票”的两难境地25

二、协商一致的两难境地26

三、协商一致与“一成员一票”的结合28

第六节 WTO决策的效率29

一、WTO的造法功能29

二、WTO法的强化31

三、WTO决策机制的交易化32

第七节 WTO决策机制在效率和平等之间的权衡35

第八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36

一、研究思路36

二、结构安排37

三、研究方法39

第九节 主要创新与进一步研究方向39

一、主要创新39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42

第二章 WTO决策机制概述44

第一节 引言44

第二节 WTO决策机制的概念45

第三节 WTO决策机制的历史演进47

一、GATT决策的惯例48

二、WTO决策机制的演进50

第四节 WTO有关决策的法律53

一、有关协商一致的法律规定54

二、有关投票表决的法律规定58

三、有关反向协商一致的法律规定68

四、有关多边贸易谈判中决策的规定69

第五节 WTO决策的参与方71

一、参与决策的主体:成员71

二、WTO决策机制中的“助产士”——主席79

三、WTO秘书处在WTO决策机制中的角色86

第六节 WTO决策的机构设置87

一、WTO法律规定的决策机构88

第七节 WTO成员对WTO决策机制的看法94

第八节 有关WTO决策机制的改革建议96

一、《WTO的未来》提出的三大建议96

二、对《WTO的未来》提出建议的评论97

第九节 结语98

第三章 WTO决策机制的基本原则:协商一致100

第一节 引言100

第二节 协商一致的概念101

第三节 国际法中的协商一致103

一、国际法中协商一致的概念和起源103

二、国际法中协商一致的特点105

第四节 GATT历史上的协商一致106

第五节 WTO有关协商一致的法律规定107

第六节 对WTO中协商一致的分析109

一、协商一致条款的玄机109

二、协商一致的特点110

三、协商一致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适用情况114

第七节 WTO成员对协商一致的看法116

第八节 有关改革协商一致的建议117

一、关于“书面声明”119

二、关于“重大国家利益”119

第九节 WTO总干事竞选之争:案例分析121

一、总干事之争的起因和过程122

二、总干事竞选程序的改革129

三、总干事之争对WTO决策机制的影响130

第十节 结语132

第四章 WTO非正式决策机制:绿屋会议138

第一节 引言138

第二节 绿屋会议的概念和演进139

一、绿屋会议的概念139

二、绿屋会议的某种先例:“十八国集团”140

三、绿屋会议的最新演进143

第三节 有关绿屋会议的记叙146

一、WTO总干事拉米对绿屋会议的记叙147

二、中国记者对绿屋会议的记叙147

三、“第三世界网络”对绿屋会议的记叙149

第四节 绿屋会议的若干特点150

一、绿屋会议的场所150

二、绿屋会议的准入151

三、绿屋会议的氛围151

第五节 有关绿屋会议的争论152

一、反对绿屋会议的意见152

二、支持绿屋会议的意见153

三、WTO成员就绿屋会议展开的讨论155

四、WTO关于绿屋会议的若干规范性指南159

第六节 有关绿屋会议的改革建议160

一、有关绿屋会议的改革建议161

二、绿屋会议的“机制化”161

第七节 对绿屋会议机制的分析163

一、绿屋会议的合法性163

二、绿屋会议的代表性164

三、绿屋会议的透明度173

四、关于绿屋会议的机制化174

第八节 结语175

第五章 WTO决策机制参与方的多样化:谈判集团177

第一节 引言177

第二节 谈判集团的概念178

第三节 谈判集团的理论基础179

第四节 谈判集团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演进180

第五节 谈判集团的组成和立场183

一、G20(发展中成员农业议题20国协调组)183

二、G33(发展中成员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33国协调组)184

三、G90(90国集团)184

四、G10(10国集团)184

五、凯恩斯集团(Cairns Group)185

六、棉花四国(Cotton 4)185

七、NAMAll(非农11国)185

八、弱小经济体(SVE)185

九、最不发达成员集团(LDC Group)186

十、新加入成员集团(RAMs)186

十一、热带产品集团(Tropical Products Group)186

十二、鱼之友集团(Friends of Fish)187

十三、渔业之友(Friends of Fisheries)187

十四、反倾销之友集团187

第六节 谈判集团参与谈判的情况189

第七节 G20的崛起:案例分析192

一、G20的产生193

二、巴西为什么要发起G20?193

三、G20的谈判立场196

四、G20的谈判历程196

五、G20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198

第八节 对WTO中谈判集团的分析200

一、谈判集团的积极作用200

二、谈判集团的局限性203

第九节 结语205

第六章 WTO决策机制的内容:一揽子承诺,还是诸边协定?207

第一节 引言207

第二节 一揽子承诺的概念和法律规定209

第三节 一揽子承诺的历史演进211

第四节 从谈判提案到谈判议题213

一、棉花问题214

二、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议题215

三、地理标识延伸保护与生物多样性215

四、日本和瑞士提出加严粮食出口纪律216

第五节 诸边协定的诞生和发展216

一、东京回合的诸边协定217

二、多哈回合中的部门减让219

三、部门减让义务的约束力问题220

第六节 “新加坡议题”的沉浮222

第七节 对一揽子承诺的分析224

第八节 有关一揽子承诺的讨论227

第九节 结语230

第七章 WTO决策机制的发展方向234

第一节 WTO决策机制的若干特点234

一、WTO决策机制是大国主导的政治机制234

二、发展中国家开始全面参与WTO决策机制235

三、WTO决策机制是一个交易机制236

四、具有WTO特色的决策机制237

五、“协商一致为主,投票表决为辅”原则的确立238

六、绿屋会议机制常态化和范围的灵活性239

七、谈判集团化成为WTO决策机制的新要素240

八、诸边协定成为WTO决策机制的推进器241

第二节 WTO决策机制未来面临的几个问题241

第八章 WTO决策机制与中国的有效参与247

第一节 WTO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重要性249

一、WTO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提供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249

二、WTO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提供了开放的世界市场251

三、WTO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动力支持252

第二节 国际上对中国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看法253

第三节 对中国和WTO的客观认识257

第四节 中国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原则和实践259

第五节 WTO决策机制与中国的有效参与263

图表目录266

附录一 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言267

附录二 多哈工作计划(7月框架协议)281

附录三 WTO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宣言286

附录四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的发言302

附录五 中国代表团团长薄熙来在WTO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的发言305

附录六 中国代表团团长陈德铭在WTO小型部长级会议结束会议上的发言308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