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267873.jpg)
- 钦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0354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青少年心理学:个性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个性概述1
一、个性和人格1
二、个性(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规律3
三、个性概念的界定3
第二节 个性的特性5
一、个性的整体性5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6
三、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7
四、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8
第三节 个性的心理结构9
一、个性倾向性10
二、个性心理特征11
三、自我意识11
第四节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12
一、遗传因素和身体方面的因素与个性的形成12
二、家庭因素与个性的形成13
三、学校教育因素与个性的形成15
四、社会生活实践因素与个性的形成16
第二章 情感及其教育和培养18
第一节 情感概述18
一、情绪、情感概述18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19
三、情感与认识的关系22
四、情感的两极性23
五、情感的功能24
六、情绪与健康27
七、情绪与颜色29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发展及特点31
一、情绪、情感的发展31
二、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34
第三节 情绪的表现形式37
一、心境37
二、激情42
三、应激45
第四节 人的高级情感48
一、道德感48
二、理智感52
三、美感55
第五节 情绪、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8
一、情绪、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58
二、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60
三、指导学生善于调节控制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道德感61
第三章 需要的发展及其培养65
第一节 需要概述65
一、人的需要与人的特性65
二、需要的意义及作用67
三、需要的分类68
第二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71
一、生理需要73
二、安全需要74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75
四、尊重需要76
五、认知和理解的需要77
六、审美需要77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78
第三节 需要与个性80
第四章 兴趣及其培养83
第一节 兴趣概述83
一、什么是兴趣84
二、兴趣与需要的关系85
三、兴趣和认识、情感的关系85
四、兴趣和个性心理的关系86
五、兴趣和爱好的关系87
六、兴趣和年龄的关系88
七、兴趣和性别的关系89
八、兴趣的作用89
第二节 兴趣的类型92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92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93
三、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94
第三节 兴趣的品质94
一、兴趣的倾向性94
二、兴趣的广阔性96
三、兴趣的稳定性98
四、兴趣的效能性99
第四节 良好兴趣的培养100
一、了解兴趣,巧妙引导,激发求知欲101
二、内容难易适度,目的明确具体,激发学习兴趣101
三、通过诱导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102
四、培养中心兴趣,克服兴趣随意性104
第五章 动机及其培养105
第一节 动机概述105
一、动机及其产生的条件105
二、动机的功能106
三、动机的分类107
第二节 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110
一、学习动机110
二、成就动机110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12
第六章 理想、信念、世界观及其教育116
第一节 理想116
一、理想的概念116
二、理想的分类118
三、影响理想形成的因素120
第二节 信念121
一、信念的概念121
二、信念的特征121
三、影响信念形成的因素123
四、信念与个性123
五、理想和信念对人生的作用124
第三节 世界观126
一、世界观的概念126
二、中小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主要特点及教育127
第七章 能力及其培养131
第一节 能力概述131
一、什么是能力131
二、能力的种类133
三、能力、知识与技能136
第二节 能力的个体差异138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138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140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47
第三节 能力的形成及培养153
一、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153
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62
第八章 气质及其教育164
第一节 气质概述164
一、气质理论发展简史164
二、什么是气质167
三、关于气质的理论168
第二节 气质与个性173
一、气质的特征173
二、气质类型176
第三节 学生的气质类型特征及教育180
一、正确认识气质类型180
二、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180
三、依据气质类型进行因材施教182
第四节 气质与身心健康186
第九章 性格及其教育188
第一节 性格概述188
一、什么是性格188
二、性格与兴趣、气质、能力190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193
一、性格的结构193
二、性格结构的性质197
三、性格类型理论199
第三节 性格的形成及教育202
一、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202
二、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影响210
三、社会风气对性格的影响212
四、良好的自我教育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与发展213
第十章 人格障碍及其克服215
第一节 人格障碍特征及形成原因215
一、什么是人格障碍215
二、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217
三、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219
四、人格障碍的预防和治疗222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及其克服223
一、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及其克服办法224
二、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及其克服办法229
三、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及其克服办法241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251
第一节 心理健康251
一、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251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55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61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61
第二节 良好人际交往的作用263
一、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发展263
二、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263
三、有利于个性发展和智力开发264
四、有利于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264
五、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扩大信息通道265
第三节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265
一、人际关系的类型266
二、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67
参考文献274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