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段晓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37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产品责任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1
导言1
一、研究意义1
二、研究方法8
三、创新之处9
第一章 严格责任对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影响13
第一节 严格责任已为各国产品责任立法普遍确立14
一、合同责任限制了权利主体的范围14
二、过错责任与担保责任不利于消费者保护16
三、无过错责任不利于发展生产24
四、确立严格责任具有必然性27
第二节 严格责任确立后产品责任适用范围受到限制31
一、“产品”范围受到限制32
二、责任主体呈现出商人化趋势44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与适用范围50
一、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51
二、我国产品责任的适用范围57
第二章 严格责任确立后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动因61
第一节 传统严格责任是以令状制度为外壳的过错责任62
一、令状制度对传统侵权法的影响63
二、令状制度下的传统严格责任是过错责任69
第二节 现代严格责任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严格的过错责任76
一、现代严格责任的源流与发展76
二、严格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81
第三节 严格责任对注意义务的加重是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动因91
一、过错理论对认识严格责任本质的启示91
二、严格责任的本质——对责任主体注意义务的加重97
三、严格责任只适用于法律规定的特定范围102
第三章 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理论分析105
第一节 基于严格责任合理性理论的分析106
一、注意义务合理是过失责任具备合理性的基础108
二、注意义务和适用对象合理是严格责任具备合理性的基础114
三、限制适用范围是产品责任具备合理性的必要条件119
第二节 基于利益平衡理论的分析121
一、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个体利益的对立与协调124
二、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整体利益的统一与维护139
三、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是利益平衡机制的第一道关口145
第四章 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途径之一:限制责任主体149
第一节 责任主体的资格限制150
一、产品责任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要求产品责任适用于职业化经营的商品150
二、产品责任制度产生的经济和法律制度背景要求产品责任适用于事实上不平等的主体154
第二节 责任主体的范围限制161
一、处于生产环节的责任主体应能影响产品品质162
二、处于流通环节的责任主体应对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享有选择权165
三、产品代言人的责任分析170
四、我国应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的范围173
第五章 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途径之二:界定“产品”概念175
第一节“产品”概念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176
一、判断“加工”的标准存在争议177
二、无体物是否属于“产品”不明确179
三、“销售”作为限制要素的目的不明确183
第二节 对现有“产品”概念的理论分析185
一、“产品”与“加工”之间并不存在内在的关联185
二、不动产应纳入“产品”范围192
第三节“产品”概念之我见199
一、“产品”不应受产品责任权利主体范围的限制199
二、“产品”概念无法承载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限制条件204
三、“产品”概念的一般规定206
第六章 限制产品责任适用范围的途径之三:厘清“产品”的外延208
第一节 智力产品209
一、妨碍言论自由是智力产品适用产品责任的主要障碍209
二、部分国家智力产品的法律适用210
三、智力产品能否适用产品责任的理论分析213
四、只有应用型智力产品才能纳入“产品”范围216
第二节 无体物218
一、无体物适用产品责任的难点在于难以特定化218
二、尚未交付的无体物不能适用产品责任219
第三节 血液221
一、血液能否适用产品责任存在分歧222
二、基于公共政策的要求血液不应适用产品责任225
三、我国应建立输血感染的政府救济制度228
第四节 初级农产品229
一、初级农产品不属于“产品”的理由230
二、对上述理由的反驳230
三、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初级农产品应纳入“产品”范围232
第五节 原材料与零部件234
一、原材料与零部件应属于“产品”234
二、认定原材料与零部件制造商责任的思路237
参考文献241
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