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252837.jpg)
- 张海鹏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5108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7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厂论史录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龚书铎1
序二&张磊1
上编 史学与史识: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方法的探索与评论1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3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几个问题的讨论32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析49
建国50年间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课题概述68
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79
“戊戌维新的再思考”的再思考105
50年来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111
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126
辛亥革命纪念的政治与学术意义142
刘大年与抗日战争史研究158
试论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兼评《中日接近和“外交革命”》发表引起的“外交新思考”问题175
澳门史研究:前进和困难——国内澳门史研究的动向200
居澳葡人“双重效忠”说平议212
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宣扬什么历史观229
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观242
关于台湾史研究中“国家认同”与台湾史主体性问题的思考266
下编 历史与现实:在中国近代史的时空环境中思考一、港澳回归273
百年沧桑话香港273
香港回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86
从香港回归看祖国国防的荣与辱293
香港回归后的展望304
香港对于21世纪中国人的意义307
里斯本访史散记315
澳门回归的回顾与展望325
从长时段、大视野观察澳门与中国的过去与未来338
二、“一国两制”与台海关系344
历史和现实:“一国一制”和“一国两制”研究344
论台海两岸暂时分离的由来——评台湾当局《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355
与王晓波教授商榷“不完全继承”的理论362
中国的统一要靠中国人自己——书生议政:年终看两岸关系372
从史料解禁看“一国两制”的历史根据380
用谈判来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387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根本方针397
台湾的历史与祖国的历史共命运——观看八集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有感406
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在《开罗宣言》发表6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411
纪念二·二八义举,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416
三、中日关系的思考420
不负责任的日本政治家永野茂门420
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422
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430
反省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训434
警惕日本的动向444
全球化与中日关系——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关照446
宇野重昭/张海鹏:中日关系对谈录456
四、中国近代史研究散论465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学习毛泽东有关论述笔记465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472
孙中山——二十世纪中国的一位历史伟人480
近代边疆研究与现实的关系485
促进海峡两岸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交流488
中国历史将要良性运转——毛泽东与近代中国历史随想491
勿忘国家耻,励精图富强——甲午战争百年祭501
警世甲午 醒世亦甲午——评电视历史纪实片《警世甲午》511
台湾与祖国共患难——回顾《马关条约》割台百周年513
牢记百年之耻 发愤振兴中华520
晚清中国丧失发展机遇的省思523
近代以来中国的周边关系及其演变527
中国近代史的“沉沦”与“上升”536
从青海省界看认识青海的不易539
跨世纪的历史总结542
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几个思想家为例547
从历史深度上研究邓小平理论554
2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正在走向成熟557
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思考559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564
20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三个标志年代573
“汀、贺大捷”与北伐战争的地位及作用576
五、百家争鸣与民族精神580
关于殖民文化的三人对谈:清除殖民文化心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580
坚持百家争鸣 繁荣历史科学587
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593
中国共产党人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楷模599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607
六、序与跋609
《张西曼纪念文集》跋609
《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跋613
《陆荣廷新论》序615
《陈明侯将军》序618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日文版序623
《佗城开基客安家》序言626
《张国淦文集》序6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序言632
《张学良世纪风采》序636
《九一八至七七事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以华北政策为中心》序言641
《一个幸运的人》中文版序643
《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序648
《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序言6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序言657
《中俄关系中文文献目录(17—20世纪)》前言661
《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析》序663
《故纸堆文库》序670
《北京的莫理循》中译本序677
《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序680
《南三岛志》序言682
《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序言688
《张国淦文集续编》序691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序693
《中葡关系史》序言697
《中国工人运动图史》序言706
七、缅怀前辈学人713
学习范文澜和罗尔纲的治学精神713
追思胡绳同志在建树中国近代史学科中的功绩718
一个战士、学者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追怀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刘大年721
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733
发扬吕振羽用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历史进程的精神738
学习罗尔纲治学精神,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743
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747
发扬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的开拓精神——纪念范文澜诞辰110周年758
跋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