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业务运营下网络融合实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业务运营下网络融合实现
  • 张传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00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通信网-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业务运营下网络融合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全业务运营概述1

1.1全业务运营的概念1

1.1.1全业务运营的内涵1

1.1.2全球全业务运营现状和发展趋势2

1.2全业务运营策略3

1.2.1运营商的运营策略3

1.2.2运营商的产品策略7

1.2.3全业务运营的核心问题12

1.2.4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用户需求15

1.3中国全业务运营商的运营策略18

1.3.1运营商的竞争环境18

1.3.2运营商的运营策略19

第2章 下一代网络(NGN)技术27

2.1下一代网络(NGN)概述27

2.1.1下一代网络(NGN)概念27

2.1.2下一代网络(NGN)的特点29

2.1.3标准化组织33

2.2下一代网络(NGN)的体系结构37

2.2.1下一代网络(NGN)参考模型37

2.2.2下一代网络的功能模型39

2.2.3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结构42

2.3软交换技术44

2.3.1软交换的定义和特点44

2.3.2软交换的系统结构45

2.3.3软交换的组成48

2.3.4软交换的功能51

2.3.5软交换所支持的协议53

2.4媒体网关57

2.4.1媒体网关的定义57

2.4.2媒体网关的功能57

2.4.3媒体网关的应用60

2.5信令网关64

2.5.1信令网关概述64

2.5.2信令网关协议65

2.5.3信令网关组网方式66

第3章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70

3.1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体系和能力70

3.1.1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体系70

3.1.2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能力72

3.1.3下一代网络(NGN)提供的业务74

3.2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提供架构和方式82

3.2.1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提供架构82

3.2.2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提供方式84

3.3下一代网络(NGN)业务环境和业务平台94

3.3.1下一代网络(NGN)的开放业务环境94

3.3.2下一代网络(NGN)的业务平台95

3.4NGN的端到端QoS控制97

3.4.1NGN QoS概述97

3.4.2NGN QoS模型100

3.4.3NGN QoS分析103

3.4.4NGN QoS指标体系104

第4章 IP多媒体子系统(IMS)109

4.1IMS概述109

4.1.1IMS的概念和特点109

4.1.2IMS标准化109

4.2IMS网络结构110

4.2.1IMS系统的网络架构110

4.2.2IMS网络的接口和功能实体113

4.3IMS业务能力113

4.3.1IMS提供业务的类别113

4.3.2IMS业务网络架构114

4.3.3IMS业务提供架构116

4.3.4业务触发原理119

4.4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121

4.4.1互通的概念121

4.4.2IMS与CS网络的互通121

4.4.3IMS的网间互通125

4.4.4与其他SIP网络的互通125

4.4.5WLAN接入IMS126

4.4.6不同IP版本IMS系统间的互通132

4.4.7WiMAX与IMS的互通133

4.5IMS引入策略134

4.5.1IMS引入时机134

4.5.2IMS引入方式134

4.5.3IMS组网方案136

4.5.4IMS网元建设方案139

4.5.5IMS发展阶段140

第5章 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FMC)141

5.1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FMC)概述141

5.1.1网络融合的概念141

5.1.2网络融合的推动力142

5.1.3固定移动融合(FMC)的发展142

5.1.4FMC标准化情况144

5.1.5FMC全球进展情况153

5.2FMC业务融合需求155

5.2.1FMC的内涵155

5.2.2FMC的业务特征157

5.2.3FMC的业务需求159

5.2.4FMC的网络需求162

5.3FMC的关键技术166

5.3.1用户集中数据库技术166

5.3.2IMS用户认证技术169

5.3.3语音呼叫连续性(VCC)技术172

5.3.4业务平台技术176

5.4FMC各层面的融合183

5.4.1运维支撑系统的融合183

5.4.2终端的融合184

5.4.3接入层的融合187

5.4.4传送层的融合188

5.4.5业务层的融合188

5.4.6控制层的融合193

5.4.7网络结构的融合193

5.4.8核心网络的融合198

5.5FMC的实现方式201

5.5.1基于个域网的FMC201

5.5.2基于UMA的FMC205

5.5.3WLAN与3G的融合210

5.5.4基于Femtocell的FMC222

5.5.5基于IMS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231

5.6FMC发展策略242

5.6.1FMC实施步骤242

5.6.2FMC的发展过程243

5.6.3全业务运营下FMC发展的主要特点244

5.6.4FMC的发展趋势245

5.6.5电信业务融合趋势246

5.6.6三网融合的发展248

第6章 家庭网络250

6.1家庭网络概述250

6.1.1家庭网络的概念250

6.1.2家庭网络相关产品255

6.1.3家庭网络提供的业务255

6.2家庭网络技术与发展258

6.2.1家庭网络现状与发展258

6.2.2家庭网络标准263

6.2.3家庭网络的关键技术274

6.2.4家庭网络的物理层技术282

6.3家庭网关287

6.3.1家庭网关简介287

6.3.2家庭网关的功能287

6.3.3家庭网关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289

6.3.4国内家庭网关产品290

6.4家庭网络结构、模型与实现方式294

6.4.1家庭网络的总体参考模型294

6.4.2家庭网络内部参考模型294

6.4.3家庭网络的实现方式297

6.4.4家庭网络解决方案及发展趋势305

6.4.5家庭网络的管理309

6.4.6家庭网络的布设312

第7章 全业务环境下的宽带接入技术314

7.1全业务环境下对接入网带宽的需求314

7.1.1全业务环境的竞争314

7.1.2全业务的带宽需求315

7.1.3宽带接入是全业务运营的关键317

7.1.4宽带接入发展现状及趋势319

7.1.5宽带接入技术的分类326

7.1.6宽带接入发展策略327

7.2无线宽带接入技术328

7.2.1无线宽带接入市场前景328

7.2.2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329

7.3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337

7.3.1固定宽带接入技术337

7.3.2EPON接入技术标准339

7.3.3EPON的特点340

7.3.4EPON的体系结构341

7.3.5EPON的应用341

7.4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接入技术343

7.4.1GPON标准343

7.4.2GPON的特点345

7.4.3GPON的体系结构346

7.4.4GPON的应用346

7.5PTN接入技术350

7.5.1PTN标准350

7.5.2PTN技术分析和特点351

7.5.3PTN组网355

7.6面向全业务的城域网360

7.6.1城域网现状及全业务对城域网的需求360

7.6.2IP城域网结构363

7.6.3城域网的演进366

7.6.4电信级以太网370

参考文献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