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静如文集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静如文集 第1卷
  • 张静如著 著
  •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ISBN:78069785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张静如-文集;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静如文集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学习毛主席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10

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驳“四人帮”对李大钊同志的诬蔑18

论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25

论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思想革命40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52

关于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和革命实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59

李大钊和陈独秀69

浩然正气 耿耿丹心——读《李大钊传》77

努力提高李大钊研究工作的水平——纪念李大钊同志诞生九十周年8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在白区89

论李大钊同志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111

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贡献130

关于陈独秀路线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标志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白区工作145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161

关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读《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174

李达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178

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183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187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3

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204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216

《新青年》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斗争231

刘少奇同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读《刘少奇选集》上卷234

《新青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243

马克思主义是青年进步的指路明灯251

陈独秀评传255

关于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几点意见289

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贡献300

高等学校党史课程要改变 党史学科仍要继续发展314

李大钊对国共合作的贡献327

再促李大钊研究工作的发展336

李大钊和北京师大342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讲授提纲)351

建国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381

关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对象398

《“五四”以来历史人物笔名别名录》自序403

写在前面——《中国革命史简编》序406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的“总论”介绍409

《中国革命史教学必备》序41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和革命419

二十种中国革命史教材的简略比较430

努力培育党史革命史工作的新一代438

中国革命史体系的若干思考441

党史学科建设断想447

学习十三大报告 加强革命史教学456

关于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的几个问题461

《汪精卫评传》序468

刘少奇关于中国工人运动理论的特色474

致《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主编481

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484

“五四”与青年494

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99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译本序510

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没有错513

李大钊论历史学——重读《史学要论》518

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526

1984年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537

《中国革命史》序547

说《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中的史学思想——纪念张闻天诞生九十周年551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560

党史研究工作者应该学点党史学史570

《化干戈为玉帛》序574

革命精神永存577

繁荣发展中的党史研究58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585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592

中国共产党思想源流603

再论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623

“七一”感言631

党史研究重点应转向社会主义时期634

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演化、变革与社会现代化642

《近世学风与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序650

《历史与价值的张力》序653

关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若干思考656

再议社会现代化660

《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序665

李大钊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667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680

评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687

《蒋氏父子在台湾》序691

宏观把握毛泽东69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命运》序70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走自己的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702

《李大钊研究辞典》序713

《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序716

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纪念新中国成立四十五周年718

李大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72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代化736

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741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747

《当代美国的“显学”》序758

《五四民主观念研究》序761

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763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报告提纲)774

深化党史研究779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序783

中共党史学诠释785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复兴790

论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799

中国近现代学生运动研究的新成果——评《“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808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序811

《新视野》1997年增刊说明814

《毛泽东研究全书》序816

《中国的内战》中译本序817

与胡华同志一起去山东讲学822

关于《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826

中共十五大与党史学科发展834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阶段的思考843

《李大钊传》序855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858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引进阶段863

“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877

《新生活运动研究》序887

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全力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890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概论897

党史工作也要打假908

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910

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问题919

《潮落潮起》序925

《李大钊人格风范》序928

《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序931

究竟是谁改的——一则有待考证的史料934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938

《西柏坡与新中国》序951

关于新编《李大钊文集》和《李大钊全集》955

中共党史学与20世纪962

《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序973

《三一八惨案始末》序言977

《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模式研究》序980

《中共党史若干著作研究》序一、序二983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序986

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990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与中国994

五四时代是创新的时代1011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家1024

《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序1033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10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学1044

中国共产党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党1055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065

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大有可为1068

论五四精英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071

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085

读育之同志文有感1095

五四时期陶孟和的政治观和教育观1098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109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116

《中国共产党通史》序言1124

《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序1129

《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序1132

既要解读“三个代表”,还要还原“三个代表”——读石仲泉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著1136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1138

《现代化之路》序1145

成功的修订1148

《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序1152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115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1163

高校“两课”教学和科研的好助手1171

《构建与嬗变——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序117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序11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1180

《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序1190

抗战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19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12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1209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序12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毛泽东思想1220

《朱乔森文稿》序1230

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历史科学1234

散论陈独秀1241

任弼时与中国革命的几个基本问题1257

谈谈高校党建的几个理念问题1268

《毛泽东与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研究》序1276

论李大钊倡导的“求真态度”和“与时俱进”1279

《中国现代社会史》自序1288

病中随笔1291

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305

求真务实与中共历史研究1312

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历史研究1321

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1329

中共历史研究断想十则1339

《李大钊传》序1354

努力实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357

加强高等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任务1360

关于中共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1367

住院有感1372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1374

在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379

《论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序1381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序1384

中共历史学怎样研究文化1387

在第二届“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发奖会上的讲话1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