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持续发展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持续发展理论
  • 刘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0897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可持续发展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象1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4

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9

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11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13

一、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13

二、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区别15

三、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17

四、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构建2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22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23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6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3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数量34

一、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34

二、人口压力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6

三、可持续发展与适度人口40

四、人口可持续增长战略4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质量45

一、人口质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45

二、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质量的要求47

三、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50

四、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对策5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结构54

一、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4

二、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56

三、可持续性人口结构58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计划生育61

一、计划生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61

二、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4

三、我国计划生育新对策65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69

第一节 资源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69

一、我国资源现状及其特点70

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76

三、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78

四、资源意识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8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81

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和原则82

二、资源优化配置机制84

三、资源配置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6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88

一、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和限度89

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92

三、资源开发管理体制的完善94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保护96

一、资源保护的国家政策法律与行动96

二、加强资源产业化发展,保护资源基地97

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途径98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101

第一节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101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由来101

二、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制约107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09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意识112

一、环境意识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12

二、环境价值论114

三、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宣传11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18

一、我国环境保护与建设总体目标119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措施122

三、全球环境保护的合作与发展129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13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132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33

二、科教兴国对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135

三、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的关系13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140

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40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增长144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146

一、从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的转变147

二、清洁生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49

三、可持续发展对清洁生产的要求151

四、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策略和措施15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科技155

一、可持续发展对绿色科技的呼唤155

二、绿色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57

三、绿色科技的发展趋势159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制度16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164

一、市场经济制度对发展的推动作用165

二、市场经济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169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171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公共管理制度175

一、公共管理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75

二、现行公共管理制度对发展的制约178

三、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共管理制度的要求18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制度184

一、法律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84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186

三、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体制188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19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192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93

二、我国宏观产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96

三、可持续发展对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要求201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构的调整204

一、传统农业结构对发展的制约204

二、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207

三、现代持续农业的发展21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工业结构的调整214

一、现阶段工业结构对发展的影响215

二、可持续发展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要求220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业结构的调整224

一、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25

二、可持续发展对服务业结构调整的要求229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消费模式的选择234

第一节 工业社会与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234

一、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形成235

二、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点240

三、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对社会持续发展的制约245

第二节 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250

一、可持续消费的内涵250

二、可持续消费的基本原则254

三、可持续消费的意义258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消费模式的选择261

一、我国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61

二、我国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264

三、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270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274

第一节 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观的转变274

一、从单纯经济增长到社会全面发展275

二、从对自然的征服转向对自然的保护281

三、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283

第二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284

一、注重社会发展质量285

二、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87

三、注重社会的文化发展288

第三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92

一、社会平等发展292

二、社会的稳定发展297

三、社会的协调发展300

四、社会的全面发展302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304

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305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基本需要306

三、可持续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308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31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性312

一、传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313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315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干部政绩考核31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322

一、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323

二、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33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336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择标准337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339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342

主要参考文献346

后记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