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生物概念地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初中生物概念地图
  • 周筱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6416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生物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初中生物概念地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与生物圈2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2

(一)生物的特征2

应激性、适应性和遗传性的区别与联系2

(二)形形色色的生物3

遗传的多样性3

生物4

植物4

动物4

生物学4

第二单元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7

(一)生物圈7

生物圈的概念7

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7

动物生长需要的条件7

动植物生存条件的异同7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7

森林生态系统8

草原生态系统8

农田生态系统8

城市生态系统8

海洋生态系统8

湿地生态系统8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9

种内关系9

种间关系9

非生物因素9

生物因素9

共生9

寄生9

捕食与竞争9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要用10只鼠妇的原因9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0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1

保护色11

拟态11

警戒色11

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1

(四)生态系统12

生态系统的概念12

生物成分12

食物链和食物网1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1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12

环境中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流动特点12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3

第三单元 探索生命16

(一)探索生命的工具16

显微镜17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7

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7

使用显微镜时的操作方法17

常用探究工具的使用规则17

生物绘图和注意事项17

(二)探索生命的基本方法18

观察18

调查18

探究的一般过程19

对照实验19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19

实验组与对照组19

第二部分 生物和细胞22

第一单元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22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活22

无机物22

有机物22

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22

植物细胞的结构及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23

动物细胞的结构及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23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23

细胞壁23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3

线粒体和叶绿体23

液泡23

细胞核24

DNA24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4

人类基因组24

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24

(二)细胞分裂25

细胞分裂的概念25

生物体生长的原因25

细胞生长过程25

细胞分裂过程26

染色质2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6

第二单元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29

(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9

细胞分化29

组织29

器官29

系统29

人体四大组织的主要功能29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0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0

分生组织30

营养组织30

保护组织30

输导组织30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及分布31

(三)单细胞生物32

草履虫32

观察草履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2

第三单元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病毒的结构35

“非典”35

第三部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38

第一单元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种类38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38

藻类植物39

苔藓植物39

蕨类植物40

孢子植物40

(二)种子植物41

被子植物的特征41

裸子植物的特征41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异同点41

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性41

被子植物的适应性41

第二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44

(一)种子的萌发44

种子萌发的条件44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44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44

种子的结构示意图45

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45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的注意事项45

探究种子萌发实验的注意事项45

(二)植株的生长46

根尖的结构46

芽的结构46

植物的营养器官46

根系46

直根系与须根系46

主根46

侧根47

不定根47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47

叶芽或枝芽47

芽的种类47

枝条47

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47

(三)开花和结果48

花的结构48

受精48

受精过程48

开花49

传粉49

虫媒花与风媒花49

人工辅助授粉49

第三单元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52

(一)光合作用52

叶片的结构52

光合作用的过程52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53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53

光合作用的实质53

(二)呼吸作用53

呼吸作用的概念5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54

甘薯、白菜的贮藏54

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54

(三)吸收作用55

无土栽培55

吸水和失水的原理55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55

根毛吸水的过程56

根毛对吸水的意义56

(四)蒸腾作用56

蒸腾作用的概念56

植物的蒸腾失水56

蒸腾作用的意义56

保卫细胞57

(五)运输作用58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58

草本植物茎的结构58

导管和筛管58

枝瘤58

第四单元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60

“三北”防护林工程60

植被60

热带雨林60

常绿阔叶林60

落叶阔叶林61

针叶林61

草原61

荒漠61

植树节61

第四部分 生物圈中的人64

第一单元 人的生殖和发育64

(一)人的生殖与计划生育64

生殖64

生殖系统64

受精64

胚胎发育64

受精过程64

胚胎发育的过程65

胎盘65

妊娠65

分娩65

计划生育65

晚婚65

晚育65

少生66

优生66

稳定低生育水平66

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66

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的增长66

(二)青春期67

青春期的性发育67

人的生长发育67

青春期的生理特点68

遗精68

月经周期68

第二单元 人体的营养71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71

水71

无机盐71

维生素71

糖类71

脂肪71

蛋白质72

营养物质72

食物的热量价72

几种维生素的来源、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72

营养失调引发的疾病72

(二)消化和吸收73

消化系统73

营养物质的吸收73

食物的消化73

食物的消化方式74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74

小肠适应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的结构特点74

测量食物的热量价74

肝脏的主要功能74

(三)合理膳食75

青少年对营养物质的特殊需要75

均衡膳食75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75

偏食和挑食76

暴饮暴食76

人体的理想饮食76

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76

第三单元 人体的呼吸79

(一)肺通气79

肺通气的概念79

肺通气的过程79

呼吸系统的组成79

呼吸运动79

气管79

呼吸道的纤毛和黏液的作用79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79

胸围差80

肺活量80

(二)气体交换80

扩散作用80

气体交换的过程81

人工呼吸的方法81

呼吸的全过程81

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81

呼吸频率82

剧烈运动对呼吸频率和脉搏的影响82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2

(三)空气质量与健康83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83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与分析的注意事项83

吸烟和吸毒的危害83

空气质量周报中的三项指标83

跑步时不宜只用鼻呼吸84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84

第四单元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87

(一)血液87

血细胞87

动脉血和静脉血87

血液、血浆与血清87

止血与凝血87

血红蛋白的特性87

白血病87

贫血87

实验用血的采取88

(二)血管88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89

动脉管壁具有弹性的生理意义89

(三)心脏90

心脏的结构90

体循环90

肺循环90

心室壁与心房壁90

房室瓣与动脉瓣90

血液循环的途径91

心率91

血压91

收缩压与舒张压91

高血压与低血压91

脉搏91

心动周期91

(四)输血与血型92

ABO血型的概念92

ABO血型的类型92

血量92

输血的原则92

交叉配血实验92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93

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93

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93

输血方式93

第五单元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96

(一)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96

排泄的概念96

排泄的途径96

排泄的意义96

排泄与排遗96

生态厕所96

(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97

泌尿系统的组成97

泌尿系统的卫生97

尿液的形成97

尿液的排除97

血尿98

(三)皮肤与汗液分泌99

皮肤的结构99

皮肤的排泄功能99

毛发99

竖毛肌99

皮脂腺99

表皮的角质化100

皮肤的其他功能100

第六单元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03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03

眼与视觉103

耳与听觉103

视觉的形成103

近视与远视的区别104

听觉的形成104

嗅觉感受器的位置与功能104

味觉感受器的位置与功能104

触觉104

温度觉104

(二)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05

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105

反射105

神经元105

大脑皮层105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105

反射弧的结构106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06

损害大脑的十个不良习惯106

(三)激素调节107

甲状腺激素107

性激素107

生长激素107

胰岛素107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107

激素107

地方性甲状腺肿107

侏儒症与呆小症107

巨人症108

糖尿病的诊断108

体液调节108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108

第七单元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111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11

环境污染111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111

砍伐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111

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11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11

(二)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112

保护生物圈的中心目标112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12

酸雨113

废电池113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小事113

第五部分 生物圈的动物和微生物116

第一单元 环境中的各种动物116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和陆地生活的动物116

腔肠动物116

软体动物116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116

鱼类116

鳍116

鳃117

蚯蚓117

家兔117

(二)空中飞行的动物118

鸟118

昆虫118

鸟类的主要特征11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18

昆虫的外骨骼118

鸟类的双重呼吸118

节肢动物118

气囊118

家鸽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点118

家鸽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18

恒温动物119

第二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22

(一)动物的运动122

运动122

运动系统122

关节122

骨骼肌122

骨骼122

(二)动物的行为123

先天性行为123

学习行为123

社会行为123

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124

观察法124

实验法124

综合法124

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124

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124

社群行为124

节律行为124

群体的组织特点124

动物优势等级序列124

通讯行为124

求偶行为125

利他行为125

亲杀行为125

第三单元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28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28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28

动物对植物的影响128

生态平衡128

物质循环128

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128

生物防治128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30

仿生学130

生物反应器130

乳房生物反应器130

第四单元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134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34

细菌134

真菌135

菌落135

霉菌135

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菌群135

(二)细菌136

细菌的主要特征136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36

荚膜136

芽孢136

鞭毛136

乳酸细菌137

共生137

腐生137

寄生137

自养137

异养137

细菌与物质循环137

菌落137

(三)真菌138

木耳138

曲霉138

蘑菇138

酵母菌138

青霉菌138

孢子138

孢子生殖138

出芽生殖138

细菌、真菌、病毒的比较139

制作米酒139

自制酸奶139

食用菌139

第五单元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42

细菌的营养方式142

分解者142

根瘤143

地衣143

物质循环143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44

转基因技术144

抗生素144

发酵144

有氧呼吸144

无氧呼吸144

第六部分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47

第一单元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147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47

植物的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147

(二)从种到界148

生物分类的依据148

生物分类的单位148

生物的分界148

种的概念149

玉米、水稻、大豆三种植物的分类方法149

第二单元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51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151

基因151

生物多样性151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51

物种多样性152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152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152

第三单元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54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15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154

生态环境155

自然保护区155

中国自然保护区155

第七部分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58

生殖158

有性生殖158

无性生殖158

扦插158

嫁接158

植物组织培养158

(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59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59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59

鸟的生殖和发育159

蛹160

幼虫160

若虫160

抱对160

青蛙幼体与成体的区别160

蟾蜍160

大鲵160

筑巢行为160

繁殖行为161

早成鸟161

晚成鸟161

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161

第二单元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64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64

性状164

显性性状164

隐性性状164

相对性状164

基因的概念164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164

禁止近亲结婚164

单位性状164

基因型165

表现型165

纯合体165

杂合体165

性状分离165

杂交165

自交165

等位基因165

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图示165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和人的性别决定166

染色体166

基因的传递166

染色体的传递166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166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166

性染色体166

(三)生物的变异167

太空椒167

变异的原因和类型167

基因突变168

染色体变异168

第三单元 生物的进化171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71

生命起源的过程171

神创论171

自然发生说171

化学起源说171

宇生说172

热泉生态系统172

米勒的实验——生命起源于无机物172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173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73

生物进化的原因173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73

化石173

地层173

自然选择174

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174

人工选择174

性别选择174

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174

第八部分 健康地生活177

第一单元 传染病和免疫177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77

传染病177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77

病原体177

艾滋病178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78

免疫179

非特异性免疫179

特异性免疫179

计划免疫179

抗原179

抗体179

免疫力179

第二单元 用药和急救18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82

合理用药182

第三单元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184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84

健康185

亚健康185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85

健康的生活方式185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86

附 “概念回归·应用与检测”参考答案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