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市常平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莞市常平镇志
  • 《东莞市常平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639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东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莞市常平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常平之最5

大事记6

第一篇 建置48

第一章 位置 境域48

第二章 沿革48

第一节 明代以前48

第二节 清代49

第三节 中华民国49

第四节 建国后49

第三章 行政村(社区)自然村51

第一节 行政村(社区)51

一、常平镇居民社区51

二、下圩村52

三、岗梓村52

四、桥梓村53

五、塘角村53

六、苏坑村54

七、袁山贝村55

八、金美村55

九、还珠沥村56

十、朗贝村57

十一、板石村57

十二、桥沥村59

十三、卢屋村59

十四、土塘村60

十五、麦元村61

十六、九江水村61

十七、蓢洲村62

十八、陈屋贝村62

十九、司马村63

二十、霞坑村64

二十一、漱旧村64

二十二、漱新村65

二十三、黄泥塘村65

二十四、元江元村66

二十五、横江厦村66

二十六、田尾村67

二十七、白花沥村67

二十八、沙湖口村68

二十九、白石岗村68

三十、松柏塘村69

三十一、上坑村69

三十二、木棆村70

第二节 自然村71

第二篇 自然环境72

第一章 地质 地貌72

第一节 地质72

第二节 山脉72

第三节 河流73

一、石马河73

二、仁和水74

三、寒溪水74

第二章 气候75

第一节 气温75

第二节 降水75

第三章 自然资源76

第一节 土地资源76

第二节 生物资源76

一、谷类76

二、豆类76

三、瓜、薯类76

四、蔬菜类76

五、桑麻类77

六、果木类77

七、花类77

八、竹类77

九、草类77

十、木类77

十一、禽类78

十二、畜兽类78

十三、蛇类78

十四、昆虫类(含爬行类)78

十五、鱼类(含介类)78

第三节 矿产资源78

第四章 自然灾害79

第一节 水灾79

第二节 旱灾80

第三节 风灾80

第四节 虫灾81

第五节 寒潮82

第六节 时疫82

第三篇 镇区建设83

第一章 镇区83

一、常平圩83

二、镇中心区85

第二章 建设规划85

第三章 街道88

附:今昔中元街90

第四章 供水 供电 供气91

第一节 供水91

第二节 供电93

第三节 供气95

第五章 园林绿化 道路照明95

第一节 园林绿化95

一、管理机构95

二、花木场96

三、城市绿化96

四、公园与公园绿化97

第二节 道路照明98

第六章 建筑业98

第一节 概况98

第二节 建筑工程公司99

一、东莞市常平城乡建筑工程公司99

二、东莞市常平路桥工程公司100

三、东莞市常平建筑工程公司100

四、民营建筑工程公司101

第七章 房地产业102

第一节 概况102

第二节 常平镇房地产开发实业公司103

第三节 重点房地产项目简介104

一、联邦花园104

二、紫荆花园104

三、东田丽园104

四、世纪康城105

五、万科城105

第八章 环境保护105

第一节 机构105

第二节 污染源106

一、工业污染106

二、饲养业污染106

三、生活废水污染106

第三节 环境监测107

第四节 污染治理107

一、工业污染治理107

二、污染源治理108

三、环境卫生治理109

第五节 征收排污费110

第四篇 政治111

第一章 党派群团1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111

一、建国前常平地区党的活动111

二、建国后常平地区党组织112

三、党代会113

四、建国后党的建设114

五、行政村党组织123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127

第三节 群众团体127

一、工会127

二、共青团128

三、妇女联合会129

四、少年先锋队130

五、红卫兵131

六、贫下中农协会131

七、工商业者团体13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132

第一节 机构沿革132

第二节 组织建设134

第三节 人大例会召开及职权行使134

第三章 政府机构135

第一节 镇(乡)政府135

一、民国时期常平乡公所135

二、建国后常平镇(乡)政府机构136

三、行政村管理机构137

第四章 政法149

第一节 概况149

第二节 公安机构150

一、常平警察所150

二、公安派出所150

三、公安分局151

第三节 治安管理152

第四节 户籍管理152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153

第六节 消防153

附:消防案例154

第七节 审判155

第八节 司法行政155

一、司法所(办公室)155

二、法律服务所156

三、人民调解156

四、普及法制教育157

第五章 干部 劳动 信访157

第一节 干部157

第二节 劳动158

第三节 信访159

第五篇 军事160

第一章 驻军160

第一节 东征军161

第二节 陈炯明叛军161

第三节 湘军161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农军及游击队161

第五节 国民党军162

附:日军、伪军162

第六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162

第二章 兵役制度16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制度163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163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164

第四节 预备兵役制164

第三章 武装部165

第四章 民兵165

第一节 建制165

第二节 装备166

第三节 哨所与执勤166

第四节 训练167

一、军事训练167

二、政治教育167

第五章 兵事纪略167

第一节 尹殿板起义167

第二节 日军轰炸常平地区168

第三节 日军在屋厦的一次暴行168

第四节 松柏塘郭岭战斗168

第五节 伪军惨杀金美乡巡168

第六节 捉山本169

第七节 百宝岭战斗169

第八节 四村联合抗击日军169

第九节 袁山贝打“衰”军170

第十节 李恩牺牲经过170

第十一节 旧围抗击国民党军队170

第十二节 常平解放170

第十三节 匪徒暴乱事件171

第六篇 经济172

第一章 综述172

第二章 农业176

第一节 概况176

第二节 生产体制的变革178

一、建国前的生产体制178

二、建国后的生产体制179

第三节 种植业181

一、水稻生产181

二、经济作物182

第四节 禽畜业187

第五节 林果业188

一、林业188

二、果业188

第六节 渔业192

第七节 耕作条件及技术改革192

第八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195

第九节 专业户195

第十节 土地管理196

第三章 工业197

第一节 概况197

第二节 内源型企业202

一、镇属集体企业202

二、民营工业企业204

第三节 外源型企业207

一、“三来一补”企业207

二、“三资”企业210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213

第四章 名优特产214

第一节 农产品214

一、蓢洲“荔枝王”214

二、蓢洲桂味214

三、白花沥竹丝乌榄214

四、上坑“鸡?榄”214

五、漱新粉葛215

六、霞坑马铃薯215

七、黄泥塘梅菜215

八、板石红头葱215

九、常平阴吊菜216

十、常平椪柑216

十一、袁山贝红橙216

十二、木棆红皮大糯荔枝216

第二节 工业产品217

一、水泥217

二、电脑产品217

三、釉面砖217

四、凹版印刷辊217

五、NEC手提电脑217

六、数码相机217

七、SONY随身听、卡录机、60CD机218

八、高宝集团科技产品218

九、圣旗路时装218

十、勤上LED照明产品218

十一、玩具218

十二、创宝达电器218

十三、泛昌窗帘219

十四、梵尔赛水晶灯219

第五章 水利219

第一节 概况219

第二节 管理机构220

第三节 水利建设221

一、防洪221

二、治涝222

三、灌溉224

第四节 “三防”工作226

一、“三防”设施226

二、防风防洪预案228

第六章 商业228

第一节 概况228

第二节 集市贸易230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230

第四节 国营商业231

第五节 合作商业232

第六节 个体商业232

第七节 物流业233

一、大京九物流论坛234

二、常平物流园奠基234

三、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235

四、大京九塑胶城235

五、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235

六、常平物流业的三大转变235

第八节 会展业236

第九节 农贸市场238

一、木棆综合市场238

二、常平第一肉菜市场238

三、常平花卉市场及迎春花市238

第十节 常平百货批发市场240

第十一节 大型百货业240

一、天虹商场240

二、天天百货有限公司240

三、大和百货240

四、广汇商城241

五、乐购生活购物中心241

第十二节 粮油供应241

附一:东莞市常平食品公司241

附二:常平饲料公司242

第十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242

一、机构242

二、市场管理242

三、工商企业登记243

四、经济检查244

附:个体劳动者协会244

第七章 邮政电信244

第一节 邮政244

第二节 电信247

第八章 财税248

第一节 财政248

第二节 税收250

一、地税251

二、国税251

第九章 金融252

第一节 概况252

第二节 银行253

一、中国农业银行东莞市常平支行254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255

三、中国银行常平支行255

四、广东发展银行东莞常平支行256

五、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平支行257

六、建设银行东莞常平支行258

七、招商银行东莞常平支行259

八、中信银行东莞常平支行259

九、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常平支行259

第三节 证券260

第四节 保险261

第十章 旅游业261

第一节 概况261

第二节 旅游资源262

一、历史文化旅游景点262

二、休闲旅游景点262

三、民俗风情旅游263

附一:首届国际东莞啤酒节264

附二:隐贤山庄(潍坊)国际风筝旅游节265

第三节 旅游者265

第四节 旅游服务265

一、旅游酒店265

二、餐饮267

三、娱乐268

四、购物268

五、旅游线路268

第五节 旅游酒店行业管理269

第十一章 交通269

第一节 概况269

第二节 水运270

第三节 铁路270

一、主要铁路270

二、铁路火车站272

三、常平铁路枢纽的设置274

四、常平南方铁路枢纽建设纪略275

五、常平铁路春运278

六、东莞铁路口岸管理279

第四节 公路283

第五节 桥梁285

第六节 公路客运286

一、东莞市常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287

二、常平汽车总站287

第七篇 文化289

第一章 文化艺术289

第一节 概况289

附:常平镇受市以上表彰文明村、文明单位及文化建设先进村、单位名单292

第二节 管理机构293

一、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293

二、常平文化执法分队293

第三节 报刊 史志294

第四节 群众文化艺术协会296

一、概况296

附:搭戏藔与演春班大戏297

二、书法协会298

三、音乐曲艺协会300

四、文学协会301

五、楹联诗词学会301

六、美术协会301

七、摄影协会302

八、硬笔书法协会303

九、舞蹈协会303

第五节 群众文化303

一、社区(居委会)文化303

二、校园文化305

三、企业文化307

四、广场文化309

五、“欢乐常平”商贸旅游文化节310

第六节 文物胜迹311

一、概况311

二、古村落312

附:浣薇书屋四代书香313

三、古建筑318

四、古墓葬323

五、名人故居325

六、古树名木327

七、文物保护330

第七节 城市雕塑332

一、常平和平鸽塑像332

二、屋厦周敦颐塑像332

第八节 诗文 对联 碑文333

一、诗文333

二、对联335

三、碑文选录339

第九节 谱牒342

一、族谱342

二、谱序344

第十节 民谣 民谚352

一、民谣352

二、民谚354

第二章 教育357

第一节 概况357

第二节 私塾359

第三节 学前教育360

一、概况360

二、常平中心幼儿园361

三、常平镇第二幼儿园362

第四节 小学教育362

一、概况362

二、常平中心小学364

三、常平第一小学365

四、土塘小学366

五、桥梓小学366

第五节 中学教育368

一、概况368

二、常平中学369

三、振兴中学373

第六节 职业教育374

第七节 成人教育375

第八节 教师376

第九节 校舍建设379

第三章 体育380

第一节 概况380

第二节 学校体育382

第三节 群众体育383

第四节 场馆建设384

第五节 常平农民篮球运动385

第六节 体育界名流在常平387

第七节 常平体育精英388

第四章 卫生389

第一节 概况389

第二节 医疗机构391

一、常平医院392

二、农村合作医疗与村级卫生站396

三、个体诊所399

第三节 卫生防疫400

附:常平中医验方401

第五章 科学技术403

第一节 概况403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404

第三节 科技产业405

第四节 科技人才406

第五节 科研单位408

第八篇 社会410

第一章 人口410

第一节 概况410

第二节 人口变动410

一、自然变动410

二、机械变动411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412

一、分布412

二、密度412

第四节 姓氏构成413

第五节 民族构成415

第六节 文化构成415

第七节 职业构成416

第八节 寿星417

第二章 计划生育418

第一节 机构418

一、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418

二、镇计划生育办公室419

三、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419

四、镇计划生育服务所419

五、常平镇计划生育协会419

第二节 政策措施419

第三节 计生宣传421

一、政策法规宣传421

二、人口理论知识宣传421

三、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422

四、宣传月活动422

五、经常性宣传422

第四节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423

第五节 计生成果423

第三章 人民生活423

第一节 概况423

第二节 衣427

第三节 食427

第四节 住428

第五节 行428

第四章 民政4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429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429

第三节 优抚工作430

一、慰问烈军属及复退军人430

二、优待抚恤431

第四节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431

一、建国前情况431

二、建国后情况432

三、冬令救济432

第五节 “五保”工作432

一、常平敬老院433

二、土塘维康园与护老院433

第六节 扶贫工作434

第七节 助残工作435

一、机构435

二、调查建档435

三、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436

四、专项补助436

五、精神病防治康复436

第八节 婚姻436

第五章 社会保障437

第六章 民俗439

第一节 岁时节日439

一、除夕439

二、元旦(含年初二)439

三、清明与重阳440

四、浴佛节与盂兰节441

五、端午与中秋441

附:常平龙舟景441

第二节 民间制作粉果习俗442

附:灰水制作法443

第三节 红白事风俗444

附:关于“速玉”与“恕乏价催”445

第四节 婚姻习俗445

一、合年庚(即议婚)445

二、行聘礼(即订婚)446

三、报日446

四、上阁446

五、结婚447

第五节 陋习451

一、嫖娼451

二、赌博452

三、罂粟种植和吸毒452

第七章 宗教453

第一节 道教453

第二节 佛教453

第三节 基督教454

第四节 民间宗教色彩节庆454

一、常平圩放烟花454

二、横江厦扒旱船454

三、袁山贝游会455

四、松柏塘游会455

第九篇 方言456

第一章 概述456

第一节 杂字注音457

一、人称类457

二、人体类457

三、名物类458

四、性状类459

五、动作类459

六、地方造字460

第二节 常平方音探源461

一、从人称代词的读音来看461

二、从几个字的古音袅袅残留来看462

第三节 常平方言的地域差异463

第十篇 华侨464

第一章 概述464

第二章 华侨 港澳台同胞465

第一节 华侨出洋考略465

第二节 侨领468

第三节 华侨、港澳同胞造福桑梓纪要468

第三章 侨务工作469

第十一篇 人物471

第一章 人物传471

第二章 人物简介480

第三章 人物表492

一、常平革命烈士英名录492

二、常平镇科举考试人物表495

三、常平镇现代人物表496

四、常平镇博士表497

第十二篇 传说 逸事一、板石毁村、复村传说498

二、九江水遭劫传说498

三、司马复村传说499

四、殷攀龙殿试传说500

五、昭武将军周居廷传说500

六、桥梓围门501

七、黑墨诺逆水驾龙舟501

八、陈聘真逸事502

九、堂公鬼脚503

十、松柏塘谭氏宗祠的传说503

十一、木棆荔枝趣事503

十二、陈秉德寻根504

十三、电影剧作家周杰逸事504

十四、原亚视艺员袁洁仪小记504

十五、旅港同胞任兆和书画504

十六、文昌阁505

第十三篇 专记506

一、建国前常平农村的权威性组织与乐群性组合506

二、盗劫霞春园村509

三、东征军在常平509

四、屋厦农民协会510

五、东莞县委迁移周屋厦及活动情况510

六、东莞中学迁移屋厦复课511

附:石龙中学拟迁屋厦始末511

七、白花沥交通站事略511

八、蓢洲交通站事略512

九、常平地区区委秘密驻地——常平私立小学512

十、1959年特大水灾512

十一、常平开办第一家来料加工厂513

十二、首通程控电话513

十三、全国农民篮球赛夺冠513

十四、承办“六运会”武术决赛514

十五、先建乡土改514

十六、常平几处小圩兴衰探源515

十七、古代常平村落的建置516

十八、屋厦乡名的由来516

十九、京九第一镇的由来517

二十、常平医院抗击“非典”524

附录 文献辑存526

一、京九第一镇——《京九年鉴》(1998)526

二、海湾—沼泽—埔田540

编后记5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