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与六朝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艳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03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佛教-影响-古典诗歌-中国-六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教与六朝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现状综述1
二 本书论旨及研究意义12
三 本书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13
第一章 文化背景概述18
第一节 六朝佛教发展脉络及玄佛关系20
一 六朝佛教发展脉络20
二 六朝佛教与玄学的关系30
第二节 六朝诗学简论41
一 中国文论背景下的“诗学”概念选用41
二 六朝诗学主体和创作实践概述44
三 六朝诗学理论的特征47
第二章 佛教与六朝诗学主体51
第一节 佛教与六朝士族文人思维方式52
一 思维方式走向开放和包容53
二 思维方式趋于辩证和折衷57
三 思维方式凸显直观和超越60
第二节 佛教与六朝诗人的人生观和审美观66
一 佛教与王羲之的改信佛、尚简淡66
二 佛教与陶渊明的求超然、主淡泊69
三 佛教与谢灵运的探性灵、尚清丽74
四 佛教与颜延之的趋内敛、求华美82
五 佛教与江淹的巧退隐、尚奇异85
六 佛教与萧衍的尚勤修、好香艳87
第三节 佛教与六朝诗论家诗学观及研究方法90
一 佛教般若学思想的触动:陆机的《文赋》90
二 佛教思想的滋养:刘勰的《文心雕龙》95
三 佛性论思想的悄然渗透:钟嵘的“直寻”说101
本章小结106
第三章 佛教意象与六朝诗歌意象109
第一节 诗歌意象与佛教意象关系略论109
一 宗教与审美:意象形成发展的两条途径和两种含义110
二 诗歌意象与佛教意象的特征比较115
三 从意象的层次看诗歌意象与佛教意象之关系118
第二节 佛教“镜”意象意蕴及其对六朝诗学的影响120
一 空:六朝佛教镜意象的核心意蕴121
二 六朝时佛教镜意象与其他镜意象的意蕴内涵比较123
三 六朝佛教镜意象意蕴内涵对诗学的影响126
第三节 佛教“莲花”意象及其在六朝诗赋中的意义嬗变132
一 圣洁、灵异:佛教莲花意象意蕴133
二 魏晋诗赋莲花意象“灵异”性的凸显136
三 南朝诗歌莲花意象的意义嬗变及佛教的影响138
第四节 佛教“水”意象意蕴及其对六朝诗学的影响141
一 生死流转:六朝佛教水意象的核心意蕴142
二 六朝佛教水意象意蕴的独特性145
三 六朝佛教水意象意蕴对诗学的影响150
第五节 佛教“月”意象意蕴及其对六朝诗学的影响157
一 人生空幻:六朝佛教月意象的核心意蕴157
二 佛教月意象意蕴对六朝诗歌月意象的影响160
本章小结169
第四章 佛教范畴与六朝诗学172
第一节 佛教“空”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172
一 佛教“空”范畴的基本内涵173
二 佛道融通:美学“空”范畴的诞生176
三 佛教“空”范畴与六朝诗学181
第二节 佛教“色”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187
一 佛教“色”范畴的基本内涵187
二 丽清并举:色空观对六朝美学的影响190
三 佛教“色”范畴与六朝诗学195
第三节 佛教“神”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205
一 佛教“神”范畴的基本内涵205
二 佛教“神”范畴对六朝美学的影响210
三 佛教“神”范畴与六朝诗学219
本章小结222
第五章 佛教与六朝诗学范畴225
第一节 佛教与六朝诗学“韵”范畴225
一 佛教对美学“韵”范畴的影响226
二 佛教对六朝诗学“韵”范畴的影响233
第二节 佛教与六朝诗学“律”范畴238
一 佛教与魏晋诗学声律问题238
二 佛经传译诵读与南朝诗歌声律美的理论243
三 佛教与南朝诗学格律论247
第三节 佛教与六朝诗学“味”范畴252
一 中国本土文化之“味”范畴252
二 佛教“味”范畴254
三 佛教与六朝诗学“味”范畴256
本章小结264
结语266
一 本书对于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意义267
二 本书对于中国当代诗学建构的意义272
主要参考文献275
后记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