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贺学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872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424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植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1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2
三、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四、植物学简史及其分科概述3
五、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4
本章小结4
复习思考题5
第一章 植物细胞6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7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7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8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10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10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1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1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2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28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28
二、晶体29
三、次生代谢物质30
第四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31
一、细胞分裂31
二、细胞生长和分化34
三、细胞死亡35
本章小结36
复习思考题37
第二章 植物组织38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38
第二节 植物组织分类38
一、分生组织38
二、成熟组织40
第三节 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52
一、植物组织的演化52
二、复合组织52
三、组织系统53
本章小结54
复习思考题54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56
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组成56
一、种皮56
二、胚56
三、胚乳57
第二节 种子的基本类型57
一、有胚乳种子57
二、无胚乳种子59
第三节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60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60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62
三、种子的休眠62
第四节 幼苗的类型63
一、子叶出土幼苗63
二、子叶留土幼苗65
第五节 人工种子66
本章小结66
复习思考题67
第四章 根68
第一节 根的生理功能68
第二节 根的一般形态68
一、根的发生和类型68
二、根系的类型69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70
第三节 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动态70
一、根冠71
二、分生区71
三、伸长区72
四、成熟区(根毛区)72
第四节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72
一、根的初生生长72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72
三、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74
四、侧根的形成75
第五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76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76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78
三、根的次生结构79
第六节 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79
一、根瘤79
二、菌根81
第七节 根的变态82
一、贮藏根82
二、气生根84
三、寄生根85
本章小结86
复习思考题86
第五章 茎87
第一节 茎的功能87
第二节 茎的形态87
一、茎的形态特征87
二、芽的结构和类型88
三、茎的分支方式90
第三节 茎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92
一、苗端分生组织92
二、叶原基和芽原基94
三、茎尖的分区95
第四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95
一、茎的初生生长95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96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98
第五节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00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100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104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05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106
五、禾本科植物茎节的结构106
第六节 茎的变态107
一、茎的变态类型107
二、块茎的结构108
本章小结109
复习思考题110
第六章 叶111
第一节 叶的功能111
第二节 叶的组成111
一、叶片112
二、叶柄112
三、托叶113
第三节 叶的发生和结构113
一、叶的发生和生长113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14
三、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18
四、裸子植物叶的结构121
五、叶的变态122
第四节 叶片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23
一、旱生植物的叶123
二、水生植物的叶125
三、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125
四、盐生植物的叶126
第五节 叶的衰老和脱落126
本章小结127
复习思考题128
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129
第一节 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129
一、过渡区初生维管组织构造的转变129
二、枝与叶之间维管束的联系130
第二节 营养器官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131
一、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的运输和蒸腾131
二、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的运输及分配133
三、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134
本章小结135
复习思考题136
第八章 被子植物花的构造和发育137
第一节 花的组成和发生137
一、花的概念和组成137
二、花芽分化140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144
一、雄蕊的发育144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145
三、花粉母细胞和减数分裂146
四、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150
五、成熟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153
六、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155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155
一、雌蕊的发育与结构155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157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158
第四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161
一、开花与传粉161
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162
三、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和受精的影响166
四、自交不亲和性166
五、传粉生物学167
本章小结167
复习思考题169
第九章 种子和果实170
第一节 种子170
一、胚的发育170
二、胚乳的发育172
三、种皮的发育174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175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和结构176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176
二、单性结实177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177
第三节 植物个体发育和被子植物生活史179
第四节 模式植物拟南芥180
本章小结181
复习思考题181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系统演化18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83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183
二、植物分类的单位185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185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186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88
一、低等植物189
二、高等植物202
第三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215
一、低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216
二、高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217
三、植物界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226
本章小结228
复习思考题230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231
第一节 营养器官231
一、一般名词231
二、根232
三、茎232
四、叶232
第二节 花及花序238
一、花序238
二、花的形态239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245
第三节 果实类型245
一、单果245
二、聚合果247
三、聚花果248
第四节 附属器官、质地及被毛248
一、附属器官及被毛248
二、质地248
本章小结249
复习思考题250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类251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251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252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253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253
三、罂粟科Papaveraceae254
四、石竹科Caryophyllaceae255
五、蓼科Polygonaceae256
六、藜科Chenopodiaceae257
七、苋科Amaranthaceae258
八、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259
九、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260
十、葫芦科Cucurbitaceae261
十一、锦葵科Malvaceae262
十二、大戟科Euphorbiaceae263
十三、景天科Crassulaceae265
十四、蔷薇科Rosaceae266
十五、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268
十六、杨柳科Salicaceae271
十七、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272
十八、桑科Moraceae273
十九、鼠李科Rhamnaceae273
二十、葡萄科Vitaceae274
二十一、柽柳科Tamaricaceae275
二十二、芸香科Rutaceae276
二十三、胡颓子科Elaeagnaceae277
二十四、蒺藜科Zygophyllaceae278
二十五、木犀科Oleaceae279
二十六、柿树科Ebenaceae280
二十七、胡桃科Juglandaceae281
二十八、山茶科Theaceae282
二十九、伞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283
三十、杜鹃花科Ericaceae284
三十一、龙胆科Gentianaceae285
三十二、夹竹桃科Apocynaceae286
三十三、茄科Solanaceae287
三十四、茜草科Rubiaceae288
三十五、旋花科Convolvulaceae289
三十六、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90
三十七、唇形科Labiatae,Lamiaceae291
三十八、紫草科Boraginaceae292
三十九、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293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296
一、泽泻科Alismataceae297
二、棕榈科Areacaceae297
三、天南星科Araceae298
四、百合科Liliaceae299
五、鸢尾科Iridaceae300
六、石蒜科Amaryllidaceae301
七、灯心草科Juncaceae301
八、莎草科Cyperaceae302
九、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303
十、兰科Orchidaceae307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308
一、恩格勒系统309
二、哈钦松系统311
三、塔赫他间系统312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313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科学313
本章小结315
复习思考题316
第十三章 植物生态318
第一节 植物的环境318
第二节 生态因子319
一、生态因子的分类319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319
三、植物对生态因子适应性的调整320
第三节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320
一、植物对光因子的生态适应320
二、植物对温度因子的生态适应323
三、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325
四、植物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326
五、植物对空气和风的生态适应329
第四节 植物的生态适应330
一、植物适应的不同途径330
二、植物的生活型331
三、植物的生态型332
第五节 植物种群与环境333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333
二、种间关系336
第六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338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338
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338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341
四、植物群落的演替343
本章小结345
复习思考题346
第十四章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347
第一节 植物的分布区347
一、分布区的概念347
二、分布区的类型347
三、分布区的形成348
第二节 世界植被类型349
一、热带植被类型349
二、亚热带植被类型350
三、温带植被类型351
四、寒带植被类型352
五、隐域植被类型352
第三节 植被分布的规律性353
一、水平地带性353
二、垂直地带性353
三、我国的植被分布概况354
本章小结354
复习思考题355
第十五章 植物生态系统35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356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56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56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357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359
一、海洋生态系统359
二、淡水生态系统360
三、陆地生态系统361
四、农业生态系统361
第四节 生态平衡361
一、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361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与生态平衡362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362
第五节 植物生态学研究动态363
一、克隆植物生态学363
二、植物分子生态学364
本章小结365
复习思考题365
第十六章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66
第一节 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366
一、植物资源的再生性366
二、植物资源的可解体性366
三、植物资源近缘种化学成分的相似性366
四、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367
五、植物资源的多样性367
第二节 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367
一、保护植物资源的意义367
二、植物资源的保护368
三、植物资源的管理369
第三节 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70
一、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意义370
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原则371
三、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步骤与方法371
第四节 重要农作物的野生种质资源372
一、小麦野生种质资源372
二、水稻野生种质资源373
三、大豆野生种质资源373
第五节 重要药用植物资源374
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374
二、我国中药材开发利用的现状376
三、中药材生产现代化377
第六节 特有和濒危植物资源378
一、特有植物资源378
二、濒危植物资源379
第七节 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植物生产380
一、未来的农业生产380
二、未来的森林381
本章小结381
复习思考题382
附录 国内外植物科学主要期刊简介383
参考文献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