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透视产业体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透视产业体系
  • 辛耀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4912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透视产业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业论的基本问题1

一、产业的概念与分类1

(一)产业概念的界定1

(二)产业的分化与分类3

二、产业结构及其分类8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8

(二)产业结构的分类9

三、产业的特征与产业论的研究12

(一)产业的技术特征13

(二)产业的社会特征14

(三)产业的技术特征与社会特征的关系20

(四)产业论的研究内容及其方法23

第二章 产业关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运用25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25

(一)部门与产业分类及基本模型25

(二)中国产业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28

(三)产业的最终需求依存度30

(四)最终需求的诱发结构分析32

(五)轮廓线分析(基准线分析)39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42

(一)高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与高投资42

(二)用DPG方法进行的比较45

三、产业关联分析原理47

第三章 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结构优化52

一、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内外价格差52

(一)内外价格差与汇率52

(二)内外价格差的产业关联分析58

(三)内外价格差的影响62

二、中国产业竞争力与外资和技术引进69

(一)产业竞争力的其他指标69

(二)外商投资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系72

(三)引进技术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76

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课题79

(一)宏观经济背景79

(二)结构自身的矛盾与调整方向82

(三)总体调整思路84

(四)主导产业的选择、扶植与结构优化89

四、各产业投资、产出与效益的比较96

第四章 市场化与产业组织政策101

一、市场化与产业组织状况101

(一)中国产业的集中度比较102

(二)中国产业集中度低的原因及其思考112

二、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标准118

(一)简单的模型118

(二)一般原理的归纳119

(三)实证研究与适度规模的多样性119

(四)对个别行业的分析121

(五)银行经营的规模问题125

三、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特点129

(一)适度鼓励集中130

(二)反垄断,重点是反行政垄断132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培育与促进132

(四)注意协调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136

第五章 世界中小企业热与中小企业论138

一、世界中小企业新时代的到来138

(一)80年代世界中小企业热的出现138

(二)中小企业热的历史和社会背景139

(三)90年代中小企业的活力再现141

二、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143

(一)中国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143

(二)日本、美国中小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144

(三)其他一些国家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145

(四)几点补充说明147

三、中小企业的问题及政策着眼点148

(一)西方国家怎样评价中小企业的作用与优点148

(二)中小企业的局限性、问题和困难151

(三)各国中小企业的政策与措施153

四、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与中小企业政策159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160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与困难162

(三)现有的中小企业政策措施166

(四)今后中小企业政策的课题168

五、国际中小企业研究状况与中小企业论171

(一)概述171

(二)几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方向174

(三)中小企业研究上的视差176

第六章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研究179

一、最适规模论180

(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最适规模180

(二)对最适规模的深化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形182

(三)生存技术测定法的展开183

(四)科林·克拉克的附加价值分析184

二、垄断竞争与中小企业186

(一)对最适规模的偏离与市场的不完全性186

(二)垄断与不完全竞争市场187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个别企业均衡188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产业均衡189

(五)垄断竞争条件下中小企业成立的理由190

三、寡头垄断与中小企业竞争191

(一)寡头垄断与中小企业的关系191

(二)寡头垄断与中小企业的直接竞争193

(三)寡头定价的市场控制与中小企业195

(四)垄断寡头的直接控制与中小企业竞争(加工、修理承包问题的经济理论)196

四、动态的成立条件199

(一)大企业扩张的动力199

(二)中小企业成立的动态原因200

(三)长期视野的说明201

五、大企业体制与中小企业理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立场的分析)204

(一)大企业体制的确立与中小企业204

(二)从规律上理解中小企业问题207

(三)垄断大企业的控制与中小企业212

六、中小企业成长与衰退的因素比较216

(一)中小企业的开业、歇业与破产216

(二)中小企业的成长因素及条件219

七、产业环境变化与中小企业220

(一)个人消费市场的变化与中小企业220

(二)服务化、信息化、国际化与中小企业222

第七章 中国产业发展的环境与空间问题225

一、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25

(一)产业活动与能源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226

(二)其他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问题232

(三)传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退化237

二、经济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240

(一)经济外部性的概念241

(二)外部性的分类及影响243

(三)经济外部性的解决办法248

三、区域发展与结构转换255

(一)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和差异256

(二)区域发展与结构转换的理论和现实264

第八章 教育产业化浪潮281

一、人力资本理论简介281

(一)教育的成本与收益282

(二)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284

(三)国民素质、教育发展与一国竞争力285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意义286

二、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原因和特点287

(一)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原因287

(二)中国教育产业化的特点289

三、办学基准与评价系统290

附录一: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实施办法293

附录二:综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Ⅰ〕(试行)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