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嗜极微生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嗜极微生物](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188716.jpg)
- 曹军卫,沈萍,李朝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17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微生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嗜极微生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嗜盐微生物1
1.1 超盐环境1
前言1
1.2 嗜盐微生物的分类和生态学4
1.3 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机制19
1.4 嗜盐微生物的生理学特征26
1.5 嗜盐菌细胞中酶的盐适应性33
1.6 生物技术潜力33
1.7 遗传系统47
参考文献48
2 嗜碱微生物76
2.1 嗜碱微生物的生态分布76
2.2 嗜碱微生物的生理学78
2.2.1 胞内pH值78
2.2.2 Na+离子和膜运输79
2.2.4 嗜碱微生物的细胞壁81
2.2.3 嗜碱微生物的鞭毛81
2.3 嗜碱微生物的生物能力学83
2.3.1 pH衡稳:主要的生物学和生物能力学问题84
2.3.2 与Na+偶联的生物能力学做功:运输体系和运动93
2.3.3 第二个生物能力学问题:氧化磷酸化97
2.4 嗜碱微生物的遗传学107
2.4.1 嗜碱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107
2.4.2 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108
2.5 嗜碱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109
2.5.1 胞外酶的工业应用110
2.5.2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117
2.5.3 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117
参考文献118
3 嗜酸微生物140
3.1 嗜酸真核微生物141
3.2 无机化能营养型嗜温嗜酸微生物143
3.3 混合营养和异养的嗜温嗜酸菌144
3.4 中度嗜热嗜酸微生物146
3.5 嗜热嗜酸微生物148
3.6 在酸性环境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149
3.7 新的嗜酸菌、酸稳定蛋白质和基因转移体系152
参考文献155
4 嗜热微生物167
4.1 嗜热微生物的分离168
4.2 嗜热微生物的分类174
4.3 生理学175
4.3.1 极端嗜热微生物175
4.3.2 中度嗜酸和嗜中性嗜热微生物179
4.4 嗜热微生物热稳定的生物化学原理182
4.4.1 细胞壁结构183
4.4.2 脂类186
4.4.3 DNA中GC含量和特性188
4.4.4 蛋白质和酶的热稳定性191
4.4.5 DNA复制机理192
4.5 嗜高温酶193
4.5.1 稳定的天然结构195
4.5.2 促进热稳定的因素200
4.6 热休克蛋白201
4.7 核酸201
4.8 嗜热菌的耐热性和嗜热性203
4.9 嗜热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205
4.9.1 嗜热微生物生物技术工艺的特点205
4.9.2 嗜热古细菌的生物技术205
4.9.3 嗜热真细菌的生物技术206
4.9.4 厌气嗜热真细菌的生物技术208
参考文献209
5 嗜冷微生物225
5.1 嗜冷微生物的生态分布226
5.1.1 嗜冷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226
5.1.3 嗜冷微生物的分离228
5.1.2 在人为环境中的嗜冷微生物228
5.2 嗜冷微生物的生理学及其冷适应机制231
5.2.1 低温生长特性231
5.2.2 脂类组分的适应性232
5.2.3 蛋白质的稳定性和酶活性237
5.2.4 核糖体的稳定性241
5.2.5 蛋白质的周转242
5.3 嗜冷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242
5.3.1 脂类去饱和酶基因的分离243
5.3.2 冷休克和冷适应蛋白质243
5.3.3 遗传学研究245
5.4 应用前景248
5.4.1 环境保护方面249
5.4.2 食品及日化方面249
5.4.3 医药及其他方面252
5.4.4 冰核活性252
参考文献253
6 嗜压微生物267
6.1 深海栖息者的多样性269
6.2 嗜压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70
6.2.1 没有压力变化或等压270
6.2.2 没有温度变化或等温270
6.2.3 保持黑暗271
6.2.4 没有污染271
6.3.1 PTk曲线272
6.3 嗜压细菌272
6.3.2 系统命名法275
6.3.3 深海中的嗜压-嗜冷细菌的特征276
6.3.4 嗜压-嗜热微生物278
6.4 细菌适应极端压力的机制278
6.4.1 膜结构和功能278
6.4.2 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280
6.4.3 转录280
6.4.5 蛋白质结构281
6.4.4 翻译281
6.4.6 DNA结构282
6.5 嗜压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283
6.5.1 压力对蛋白质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283
6.5.2 分子识别284
6.5.3 压力调控的基因表达285
参考文献286
7 嗜极菌和古细菌的能力学问题:Na+循环在能量传递中的作用297
7.1 导言297
7.2 能量传导可以H+和Na+同时作为耦联离子298
7.3 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初级和次级Na+运输体系300
7.3.1 与氧化还原连接的Na+泵301
7.3.2 泵Na+的ATPase和△s驱动的ATP合成302
7.3.3 通过膜结合脱羧酶逐出Na+303
7.3.4 次级Na+耦联运输体系304
7.3.5 Na+/H+反向载体304
7.4 Na+迁移的分子基础305
7.3.6 运动305
7.4.1 离子衡稳307
7.4.2 pH衡稳308
7.4.3 Na+的衡稳308
7.5 嗜极菌的生物能力学和离子衡稳309
7.5.1 嗜酸菌309
7.5.2 嗜碱菌310
7.5.3 嗜盐菌311
7.5.4 耐盐、耐碱和海洋细菌311
7.5.5 嗜压菌312
7.5.6 嗜冷菌312
7.5.7 嗜热菌312
7.6 嗜极菌中Na+-耦联能量传递的优缺点314
7.6.1 除嗜热菌以外的嗜极菌314
7.6.2 嗜热菌315
参考文献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