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朝代与帝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朝代与帝王
  • 陈洪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62450325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朝代与帝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上古1

一、远古混沌世界1

(一)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1

(二)低等动物如何进化为人呢?1

(三)如何为盘古氏(王)开天地?如何为三皇氏?1

(四)三皇氏与三皇五帝?1

二、上古氏族2

(一)母系氏族2

(二)父系氏族2

三、上古时代前后文化3

(一)古代自然界六个演变过程3

1.宇宙的诞生3

2.太阳的诞生3

3.地球的诞生3

4.生命的诞生3

5.生物的出现4

6.生物登陆4

(二)上古时代文化遗址4

(三)古代文化遗址图(图1—1)6

(四)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6

四、上古时代酋长,黄帝在位年(表1—1)7

五、上古时代酋长黄帝8

(一)盘古系·神话时代8

1.盘古氏(王)8

2.天皇氏10

3.地皇氏10

4.人皇氏11

(二)三皇五帝系·传说时代11

1.有巢氏11

2.燧人氏(像1—1)11

3.伏羲氏(像1—2)11

4.女娲氏12

5.神农氏(像1—3)12

6.黄帝(像1—4)14

7.少昊17

8.颛顼(像1—5)17

9.帝喾(像1—6)17

10.帝挚17

11.尧帝(像1—7)18

12.舜帝(像1—8)18

(三)古代部族、部落都城(图1—3)19

六、寻根问祖图谱21

(一)朝代关系图谱21

(二)炎黄关系图谱22

第二章 夏朝25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改写了中国历代纪元表25

二、夏朝概况26

(一)夏朝疆域26

户口耕地26

(二)夏朝都城27

(三)夏时期示意图(图2—1)27

(四)夏朝的部落27

(五)夏朝政治结构28

(六)夏朝生产28

三、夏帝在位年(表2—1)29

夏禹九州与后三期九州区间(表2—2)30

四、夏帝世事30

第三章 商(殷)朝34

一、商朝概况34

(一)商(殷)的疆域范围(图3—1)34

人口耕地34

(二)商都八迁、六迁34

(三)商朝示意图(图3—2)34

(四)商民族34

(五)商的政治机构36

(六)丧葬37

二、商帝在位年(表3—1)37

三、商帝世事39

第四章 周朝44

一、周朝概况44

(一)周朝疆土44

西周、东周、战国时期人口44

(二)周朝部落(族)44

(三)西周示意图(图4—1)45

二、西周45

(一)西周的政治结构46

(二)西周行政46

(三)西周法律46

(四)刑罚罪名46

(五)军事犯罪47

(六)刑罚种类47

(七)西周的军事47

三、东周47

(一)东周时期,齐国田氏并齐48

(二)战国七君称王48

(三)东周时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49

周春秋列国示意图(图4—2)49

战国七雄分领示意图(图4—3)49

四、先周王50

五、周王在位年表50

(一)西周诸王在位年(表4—1)50

(二)东周诸王在位年(表4—2)51

六、周王世事53

(一)西周诸王53

(二)东周诸王54

七、周朝诸侯国王在位年表57

(一)西周诸侯国之一 齐国齐王在位年田齐在位年。(表4—3)57

(二)西周诸侯国之二 古晋古晋王在位年(表4—4)62

(三)西周诸侯国之三,楚国,楚王在位年(表4—5)64

(四)西周诸侯国之四,古宋国,古宋诸王在位年(表4—6)66

(五)西周诸侯国之五,卫,卫王在位年(表4—7)68

(六)西周诸侯国之六,陈国,陈王在位年(表4—8)70

(七)西周诸侯国之七,蔡,蔡王在位年(表4—9)72

(八)西周诸侯国之八,曹,曹王在位年(表4—10)73

(九)西周诸侯国之九,郑,郑王在位年(表4—11)75

(十)西周诸侯国之十,燕,燕王在位年(表4—12)76

八、周朝附属国79

(一)东周附属国之一,吴国,吴王在位年(表4—13)79

(二)东周附属国之二,战国时期,韩国,韩王在位年(表4—14)80

(三)东周附属国之三,战国时期魏国,魏王在位年(表4—15)81

(四)东周附属国之四,战国时期赵国,赵王在位年(表4—16)82

(五)东周附属国之五,战国期越国,越王在位年(表4—17)83

九、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性之国84

(一)西周诸侯国之十一,鲁国,鲁王在位年(表4—18)84

春秋时期鲁国示意图(图4—4)86

(二)鲁王世事86

附:鲁国圣人孔子(像4—4)89

(三)西周诸侯国之十二,秦古国90

战国时秦古国图(图4—5)91

秦古国诸王在位年(表4—19)91

(四)秦古国诸王世事93

十、周朝诸侯国兴亡(表4—20)96

第五章 秦帝国98

一、概况98

(一)秦帝国疆土98

秦人口98

(二)秦帝国示意图(图5—1)98

(三)秦帝国行政机构98

(四)秦帝国军事机构99

二、秦帝王在位年(表5—1)101

三、秦王国、秦帝国诸帝王世事102

四、秦末农民起义106

(一)陈胜、吴广起义106

(二)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106

(三)项羽、刘邦推翻秦帝国106

(四)秦末农民战争图(图5—2)106

第六章 汉朝108

一、西汉概况108

(一)疆土108

户口耕地108

(二)西汉时期地图(图6—1)108

(三)西汉行政机构108

(四)军事110

(五)法律110

二、西汉诸帝在位年(表6—1)111

三、西汉诸帝世事113

附:楚汉相争115

四、东汉概况119

(一)东汉政治119

(二)东汉疆土120

户口耕地120

(三)东汉时期地图(图6—2)121

五、东汉诸帝在位年(表6—2)121

六、东汉诸帝世事123

七、东汉末期黄巾大起义127

第七章 三国128

一、三国概况128

(一)三国政治128

(二)三国的军队128

(三)三国地图(图7—1)128

二、三国魏、蜀、吴诸帝在位年(表7—1)129

(一)魏帝在位年129

(二)蜀帝在位年130

(三)吴帝在位年130

三、魏概况131

魏户口132

四、魏帝世事132

五、蜀概况134

蜀户口134

六、蜀帝世事134

七、赤壁之战简况135

赤壁之战图(图7—2)136

八、吴概况136

吴户口137

九、吴帝世事137

十、蜀相诸葛亮(像7—5)138

附(一)诸葛亮《前出师表》原文139

附(二)诸葛亮《后出师表》原文140

第八章 晋朝142

一、西晋概况142

西晋户口142

二、东晋概况142

三、两晋政治143

四、两晋军队143

五、西晋地图(图8—1)144

六、东晋地图(图8—2)145

七、西晋诸帝在位年(表8—1)145

八、东晋诸帝在位年(表8—2)146

九、西晋诸帝世事147

十、西晋八王之乱因果149

十一、东晋诸帝世事149

肥水之战简况(图8—3)151

附:王羲之153

十二、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153

(一)如何称五胡十六国153

前燕户口153

(二)五胡十六国地图(图8—4)153

(三)五胡十六国帝王在位年(表8—3)154

(四)五胡十六国兴亡(表8—4)158

第九章 南北朝161

一、南北朝概况161

二、南北朝时期图(图9—1)161

三、南朝162

四、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诸帝在位年(表9—1)162

五、宋165

宋户口166

六、宋帝世事166

七、南齐168

八、南齐诸帝世事168

九、南梁169

十、南梁诸帝世事169

十一、陈170

陈户口171

十二、陈诸帝世事171

附:祖冲之172

十三、北朝172

十四、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国诸帝在位年(表9—2)172

十五、北魏176

十六、北魏诸帝世事177

十七、东魏180

户口180

十八、东魏诸帝世事180

十九、北齐181

户口181

二十、北齐诸帝世事181

二十一、西魏182

二十二、西魏诸帝世事183

二十三、北周183

户口184

二十四、北周诸帝世事184

二十五、杨坚如何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185

第十章 隋朝186

一、隋朝概况186

(一)隋朝地图(图10—1)186

(二)隋朝政治结构186

户口188

(三)隋朝法律188

(四)隋朝军事188

二、隋朝开凿运河简况189

隋运河图(图10—2)189

三、隋帝在位年(表10—1)190

四、隋帝世事191

五、农民起义军192

隋末农民起义图(图10—3)192

第十一章 唐朝193

一、唐朝概况193

(一)疆域193

政区与人口耕地193

(二)唐朝地图(图11—1)194

(三)唐朝政治194

(四)中央行政机构194

(五)地方行政机构195

(六)唐朝官职级别名称196

(七)法律196

(八)科举197

(九)军事197

二、唐朝诸帝在位年(表11—1)198

附一:渤海14王(表11—2)202

附二:南诏13王(表11—3)203

三、唐朝诸帝世事205

附:武则天之墓208

四、“安史之乱”始末213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215

一、五代十国概况215

二、五代十国图(图12—1)215

三、五代十国诸帝在位年(表12—1)216

附:于阗国处在十国时期,2主,历32年221

四、五代十国兴亡(表12—2)222

五、后梁概况223

六、后梁诸帝世事223

七、后唐概况(923—936年)224

八、后唐诸帝世事224

九、后晋概况225

十、后晋诸帝世事225

十一、后汉概况226

十二、后汉诸帝世事226

十三、后周概况226

十四、后周诸帝世事227

十五、十国帝王世事(略)227

第十三章 宋朝228

一、北宋概况228

二、北宋时期地图(图31—1)228

北宋行政区与户口耕地229

三、南宋概况229

四、南宋时期地图(图13—2)230

五、宋朝概况230

南宋户口与土地231

六、北宋诸帝在位年(表13—1)232

七、南宋诸帝在位年(表13—2)234

附:大理国诸帝在位年(表13—3)235

八、北宋诸帝世事238

附:(1)毕昇241

(2)苏轼241

九、南宋诸帝世事241

十、抗金英雄岳飞像(13—3)244

(一)岳飞抗金与受害244

(二)岳飞冤案得到昭雪247

(三)岳飞《满江红》247

十一、抗元就义文天祥(像13—4)248

(一)蒙(元)军进犯南宋文天祥抗元就义249

(二)文天祥《正气歌》250

(三)文天祥纪念馆250

第十四章 辽(契丹)251

一、辽(契丹)概况251

(一)辽地域251

(二)辽时期地图(图14—1、图14—2)251

辽户口251

(三)辽行政机构251

二、辽、北辽、西辽诸帝在位年(表14—1)253

三、辽诸帝世事255

四、北辽、西辽诸帝世事(略)257

第十五章 西夏258

一、西夏概况258

(一)西夏疆域258

(二)西夏时期图(图15—1)258

(三)西夏行政机构258

(四)军事259

(五)土地259

二、西夏诸帝在位年(表15—1)259

三、西夏诸帝世事261

第十六章 金264

一、金概况264

(一)地域264

(二)金示意图(图16—1)264

(三)行政机构264

户口264

(四)军事265

(五)刑法265

(六)科举265

二、金诸帝在位年(表16—1)266

三、金诸帝世事267

第十七章 元朝271

一、元朝概况271

(一)蒙古汗国271

(二)蒙古汗国三次西征271

(三)蒙古帝国分封制271

(四)元朝疆域272

(五)元朝时期地图(图17—1)272

(六)蒙古帝国行政机构272

(七)元朝中央行政机构273

(八)元朝地方行政机构274

户口耕地274

(九)元朝军事机构275

(十)军事兵器276

(十一)刑法276

(十二)科举选拔官吏276

二、元(含蒙古)诸帝在位年(表17—1)277

(一)元前身蒙古诸帝在位277

(二)元朝诸帝在位277

(三)元残部诸帝在位278

三、元朝诸帝世事279

第十八章 明朝285

一、明朝概况285

(一)明朝疆域285

(二)明时期地图(图18—1)286

(三)明朝行政机构286

(四)中央行政机构286

明代户口田地(表18—1)287

(五)地方行政机构288

(六)司法机构289

(七)军事机构289

(八)兵士来源290

(九)新式武器290

二、明诸帝在位年(表18—2)291

三、明诸帝世事293

第十九章 清朝300

一、清朝概况300

(一)金演变清朝过程300

(二)清时疆域300

清朝时期地图(图19—1)301

(三)清时人口与耕地(表19—1)301

(四)清政治体制303

(五)金政权“八旗制”303

(六)清初承用明制303

(七)清廷中央政治机构304

(八)清廷地方行政组织304

(九)地方职官名称与职能304

(十)中央军队领导机构305

(十一)地方军队领导机构306

(十二)全国军队306

(十三)服兵制306

(十四)刑法307

(十五)学校、科举、巨著307

(十六)清订立不平等条约308

(十七)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309

(十八)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310

(十九)戊戌维新运动310

二、清朝诸帝在位年(表19—2)311

三、清朝诸帝世事313

附录327

附一 第二十章 中华民国327

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327

一、中华民国概况328

(一)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政府328

1.南京临时政府328

2.北洋军阀政府329

3.南京国民政府330

(二)军事331

1.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制度331

2.北洋军阀政府的军事制度332

3.十年内战时,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333

4.八年抗日时期,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333

5.全面内战时期,国民党军的军事制度334

(三)中华民国时期两个伪政权335

(四)民国时期内发生五次事变336

(五)八年抗日战争始末337

(六)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338

(七)中华民国疆域339

中华民国地图(图20—1)339

(八)中华民国户口、田地340

二、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在位年(表20—1)341

(一)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在位年341

(二)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在位年342

(三)南京国民政府总统、主席在位年344

附:台湾国民党自称“总统”在位年344

三、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政府内阁(表20—2)345

(一)南京临时政府内阁345

(二)北洋军阀政府内阁345

(三)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347

四、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世事348

(一)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348

(二)北洋军阀政府总统350

(三)南京国民政府总统、主席354

附:台湾国民党自称“总统”名单357

五、中华民国始末357

六、五四运动357

附:廿一条主要内容358

附二 第廿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36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概况36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土与行政区划360

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21—1)360

2、中国疆土与邻国361

3、东、西、南、北四端点(图21—2)361

4、中国行政区划(图21—3)3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21—3)363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耕地363

7、有关人口生产366

(二)中国政治机构367

1、中央级政治机构36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机关与领导人员(表21—1)368

2、地方级政治机构371

(1)1981年全国行政区划(表21—2)372

(2)1996年全国行政区划(表21—3)372

(3)1999年全国行政区划及政府驻地(表21—4)374

(三)中国五年计划375

(四)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表21—5)377

(五)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表21—6)380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81

二、建国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81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381

(二)大革命阶段381

(三)土地革命阶段382

1.红军五次反围剿382

2.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383

(四)抗日战争386

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386

八路军新四军军事制度386

(五)全国解放战争387

1.辽沈战役387

2.淮海战役389

3.平津战役389

4.渡江战役389

5.全国解放战争始末391

附:三大纪律392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制392

三、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93

(一)七年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393

1.镇反肃反393

2.三反五反393

3.社会主义改造393

4.抗美援朝394

5.土地改革397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403

1.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403

2.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404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404

4.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04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404

(四)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04

1.以党的总路线、总任务为纲建设社会主义405

2.改革开放406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406

四、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在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位年(表21—8)406

五、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世事412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417

(一)香港是中国的神圣领土417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图(图21—8)417

(三)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418

(四)“一国两制”,收回香港420

(五)香港特区政府区旗、区徽(图21—10、21—11)421

香港特区政府驻地图(图21—9)422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424

附:董建华简历425

七、澳门特别行政区427

(一)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427

(二)葡萄牙强占澳门427

(三)澳门人民反抗葡萄牙统治427

(四)澳门特别行政区图(图21—12)428

(五)“一国两制”收回澳门428

(六)澳门特区政府区旗、区徽(图21—14、21—15)430

澳门特区政府驻地图(图21—13)432

(七)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何厚铧433

(八)附何厚铧大事记437

八、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军歌、党旗43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21—16)43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21—17)440

(三)国歌441

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442

(四)首都(图21—18)443

金中都、元大都城址示意图(图21—19)444

明清北京城示意图(图21—20)4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驻地北京中南海(图21—21)44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447

(六)军歌447

附: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448

(七)中国共产党党旗(图21—22)449

附三 第廿二章 历史大事记450

一、中国历史概括总合450

(一)中国朝代简况(总表一)450

(二)中国历代帝王统计(总表二)456

二、二十世纪中国主要军事战争与武装冲突460

三、远古至周朝大事记461

四、秦至清朝大事记463

附四 第廿三章 古今博览470

一、世界各国470

(一)世界各国首都、人口、面积、货币情况(表23—1)471

(二)中国朋友遍天下(表23—2)480

(三)联合国483

1、联合国组织483

2、联合国工作语文484

3、联合委员国(表23—3)484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86

5、联合国公章、会徽(图23—1)和旗帜(图23—2)487

6、联合国之歌487

7、国际之歌487

二、国际日、世界日489

三、中国民族简况490

四、中国《百家姓与千家姓》499

五、对联504

(一)春联504

(二)戏台对联508

(三)凉亭对联508

(四)棋联508

(五)茶亭酒店对联508

(六)贺婚对联510

(七)乔迁对联512

(八)寿诞对联512

(九)挽联513

(十)通用欣赏佳联514

(十一)悬奖对联516

六、称呼516

(一)宗族直系与叔伯称呼(表23—4)517

(二)父族称呼517

(三)母族称呼518

(四)妻族称呼518

(五)姻亲称呼519

(六)各亲称呼520

(七)师友称呼520

(八)社会人士通称称呼521

七、中国人称谓与女性节日521

(一)中国人具有独特的称谓522

(二)中国人古今对女性美称522

(三)女性节日522

八、谦敬礼貌用语523

九、中国居民身份证号码释义523

十、农历四季、月份和节令别称524

(一)四季别称524

(二)月份别称524

(三)节令别称525

十一、全国统一特种服务电话号码526

十二、汉语拼音方案526

(一)字母表(表23—5)526

(二)声母表(表23—6)527

(三)韵母表(表23—7)527

(四)声调符号528

(五)隔音符号528

(六)附:韵目代日表(表23—8)528

十三、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表23—9)529

(一)标点符号的诞生529

(二)标点符号基本定义530

(三)用法简表530

(四)标点符号歌535

十四、现代公民文明535

(一)全国公民道德规范535

(二)省公民道德规范535

(三)公民家政文明537

(四)子女孝父母540

十五、中国阴历、阳历历法540

(一)阴历540

1、阴历的月份与年度541

2、农历节气与闰月(表23—10)541

3、廿四节七十二候(表23—11)541

4、农历廿四节气歌543

5、昼夜时辰543

(图23—3)、地球日月运转544

6、十二生肖544

7、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表23—12)545

(二)阳历545

1、阳历年、闰年545

2、阳历月大与月小546

3、阳历节气表(表23—13)546

(三)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546

1、如何干支?运用干支纪时间546

2、纪年547

3、纪月547

4、纪日547

5、纪时547

6、干支表推算时间(表23—14)547

十六、中国历代历法548

(一)历法历史548

(二)月建548

(三)中国历法书名总目548

十七、古训贤文549

(一)节选幼学《三字经》549

(二)孔子与小儿论,谁贤?550

(三)节选《千字文》552

(四)节选《闰女千字文》552

(五)节选《名贤集》论家政553

(六)精选《昔时贤文》论社会554

十八、说古谈今话中国554

十九、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556

(一)基尼斯纪录组织与宗旨556

(二)中国奇人奇事选例556

1、世界无肠女生育557

2、中国十大长发女557

3、天下最大的家庭557

4、胎毛长成长发的少女557

5、高空走钢丝中国人破纪录557

6、李家俊触高电压558

7、中国常德诗墙558

二十、国际奥运会558

(一)奥运会发源地558

(二)奥运会永久性会歌558

(三)国际奥运会届次(表23—15)559

(四)国际奥运会标志(图23—4)560

(五)中国得到合法席位560

(六)中国获金、银、铜牌奖560

廿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62

(一)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览表563

(二)中国大学生获世界大运会冠军563

廿二、五千年公元与干支对照表565

附五:撰《中国朝代与帝王》参考资料594

附六:世界国旗596

(Ⅰ)世界各国国旗(图23—5)597

(Ⅱ)世界国际性组织旗帜(图23—6)599

后记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