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 下
  • 刘宝琴,罗嵘,王德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690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数字系统-逻辑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1章 电位型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1

11.1 电位型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1

11.2 波形图分析法2

11.3 电位型异步时序电路的模型和流程表7

11.4 电位型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10

11.5 电位型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13

11.5.1 设计步骤13

11.5.2 设计举例14

11.5.3 不稳定状态下输出值的确定21

小结21

习题22

第12章 运算电路23

12.1 加法和减法运算23

12.1.1 反码和补码23

12.1.2 二进制正、负数的表示法24

12.1.3 带符号位的二进制数的补码运算25

12.1.4 溢出和符号位扩展26

12.1.5 算术移位28

12.2 算术逻辑单元29

12.3 乘法电路35

12.3.1 正数的乘法电路35

12.3.2 补码乘法电路37

12.4 除法电路44

12.4.1 恢复余数的除法45

12.4.2 不恢复余数的除法46

12.5 流水线工作方式47

小结50

习题50

第13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53

13.1 数字系统的特点和描述方法53

13.2 系统级55

13.4 寄存器传输级56

13.3 算法级56

13.4.1 寄存器传输级中的微操作57

13.4.2 数据处理器与控制器62

13.4.3 ASM图63

13.4.4 数据传送的实现70

13.4.5 控制器的分支转移73

13.5 ASM机设计举例(一)76

13.6 ASM机设计举例(二)80

13.7 ASM机设计举例(三)84

13.8 存储程序计算机90

13.8.1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90

13.8.2 简单计算机91

13.9 接口电路106

13.9.1 键盘扫描电路106

13.9.2 扫描式数码管显示电路110

13.9.3 异步并行数据传送113

13.9.4 异步串行数据传送119

13.10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考虑125

小结126

习题126

第14章 特殊存储器130

14.1 双口RAM130

14.2 先进先出存储器132

14.3 双口RAM和FIFO的应用134

14.4 FIFO的实现139

14.5 堆栈143

14.6 按内容寻址存储器147

14.7 串行接口EEPROM148

小结152

习题152

第15章 可测性设计153

15.1 逻辑电路的测试方法154

15.1.1 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154

15.1.2 时序逻辑电路的测试169

15.2.1 易于测试的组合电路结构175

15.2 可测性的度量175

15.2.2 可测性度量的定义177

15.2.3 可测性度量的计算178

15.3 可测性设计的方法182

15.3.1 分块测试182

15.3.2 改善可控性和可观察性的方法183

15.3.3 扫描通路设计186

15.3.4 电平敏感扫描设计187

15.4 内测试191

15.4.1 基本结构192

15.4.2 内建逻辑模块观察器197

15.4.3 内测试的特点199

15.5 边界扫描测试199

小结202

习题202

第16章 逻辑仿真204

16.1.1 元件模型和电路网表205

16.1 逻辑仿真的模型205

16.1.2 信号的逻辑值和强度206

16.1.3 延迟时间213

16.1.4 仿真时钟215

16.2 逻辑仿真的算法215

16.2.1 仿真过程215

16.2.2 仿真的分类及算法216

16.3 故障仿真224

16.3.1 故障模型分类225

16.3.2 故障仿真方法227

小结232

习题232

第17章 面向仿真的VHDL设计描述233

17.1 仿真模型233

17.2 仿真的算法234

17.3 仿真周期234

17.4 延时235

17.5 延时237

17.6 信号赋值和变量赋值238

17.7 仿真的初始化239

17.8 测试平台240

小结248

习题248

第18章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250

18.1 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250

18.1.1 数模转换关系250

18.1.2 权电阻解码网络型数模转换器253

18.1.3 梯形解码网络型数模转换器255

18.1.4 倒梯形电阻网络型数模转换器257

18.1.5 权电流型数模转换器258

18.1.6 双极性数模转换器262

18.1.7 权电容网络型数模转换器265

18.1.8 树状开关网络型数模转换器266

18.2 数模转换器的主要参数267

18.3 数模转换器应用举例269

18.4 模数转换器的主要参数271

18.5 取样-保持电路和模拟多路选择器272

18.6 直接的模数转换器278

18.6.1 并行模数转换器278

18.6.2 并串行模数转换器280

18.6.3 计数斜坡式模数转换器282

18.6.4 跟踪式模数转换器283

18.6.5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284

18.7 间接的模数转换器287

18.7.1 频率-数字转换器288

18.7.2 时间-数字转换器288

18.7.3 电压-频率转换器288

18.7.4 电压-时间转换器289

18.7.5 双斜积分式模数转换器290

小结292

习题292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