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论与信息传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论与信息传输](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66903.jpg)
- 张树京,齐立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38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信息论-高等学校-教材;信息传输-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论与信息传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信息论基础1
1.1 信息量1
1.1.1 信息的定义1
1.1.2 信息的量度3
1.1.3 信息熵4
1.1.4 连续消息的信息量9
1.2.1 信源模型12
1.2 信源12
1.2.2 离散信源的熵17
1.2.3 连续信源的熵20
1.2.4 信源编码定理21
1.3 信道22
1.3.1 信道模型22
1.3.2 离散信道容量25
1.3.3 连续信道容量29
1.3.4 信道编码定理32
1.4.1 失真函数33
1.4 信息率失真理论33
1.4.2 信息率失真函数34
1.4.3 离散信源的R(D)函数36
1.4.4 连续信源的R(D)函数37
小结39
习题41
第2章 信源编码43
2.1 信源编码器43
2.1.1 信源编码器模型43
2.1.3 信源效率46
2.1.2 信源冗余度46
2.1.4 信源编码方法48
2.2 字符类信源编码49
2.2.1 最佳编码(熵编码)49
2.2.2 算术编码55
2.3 音频类信源编码58
2.3.1 量化编码58
2.3.2 差值编码65
2.3.3 预测编码声码器70
2.4.1 正交函数变换编码72
2.4 视频类信源编码72
2.4.2 多值正交函数集75
2.4.3 离散矩阵变换编码77
小结80
习题81
第3章 信道编码83
3.1 差错控制83
3.1.1 差错控制方式83
3.1.2 差错控制编码84
3.1.3 有限域算术88
3.2 线性分组码89
3.2.1 简单的分组码89
3.2.2 一致监督矩阵92
3.2.3 生成矩阵95
3.2.4 伴随式96
3.2.5 汉明码97
3.3 循环码99
3.3.1 码多项式99
3.3.2 循环码的编译码103
3.3.3 BCH码105
3.3.4 RS码108
3.4 卷积码109
3.4.1 卷积码的编码过程110
3.4.2 最大似然译码113
3.4.3 维特比译码114
3.5 级连码116
3.5.1 乘积码118
3.5.2 交错码119
小结122
习题124
第4章 数字信息传输125
4.1 基带数字信号传输125
4.1.1 基带数字信号码型125
4.1.2 基带数字信号功率谱127
4.1.3 基带数字信号传输131
4.1.4 基带数字信号的误码性能137
4.2.1 ASK数字信号传输141
4.2 二元调制数字信号传输141
4.2.2 FSK数字信号传输146
4.2.3 PSK数字信号传输152
4.3 多元调制数字信号传输158
4.3.1 MASK数字信号传输158
4.3.2 MFSK数字信号传输159
4.3.3 MSK数字信号传输161
4.3.4 MPSK数字信号传输168
4.3.5 MQAM数字信号传输172
4.4 网格编码调制(TCM)176
4.5 数字信息传输网络180
4.5.1 电路交换数据网(CDN)180
4.5.2 分组交换数据网(PDN)181
4.5.3 数字数据网(DDN)186
4.5.4 帧中继(FR)188
4.5.5 局域网(LAN)190
小结195
习题198
5.1.1 多媒体信息特征199
第5章 多媒体信息传输199
5.1 多媒体信息传输业务199
5.1.2 多媒体信息的业务配置200
5.1.3 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QoS)203
5.2 多媒体信息编码205
5.2.1 JPEG标准207
5.2.2 MPEG标准208
5.2.3 H.261标准213
5.2.5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215
5.2.4 H.263标准215
5.3 多媒体信息终端216
5.3.1 基于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终端218
5.3.2 基于H.324标准的可视电话终端219
5.3.3 基于H.322标准的可视电话终端220
5.3.4 基于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终端221
5.3.5 基于H.321标准的会议电视终端224
5.3.6 基于H.331标准的会议电视终端224
5.4 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226
5.4.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27
5.4.2 异步转换模式(ATM)网231
5.4.3 互联网236
5.4.4 因特网(Internet)240
5.4.5 高速城域网(MAN)245
5.4.6 宽带接入网(B-AN)247
小结257
习题258
6.1 无线电波的辐射和接收260
第6章 无线信息传输260
6.2 天线及其特性参数268
6.3 电波传播及场强计算275
6.3.1 自由空间中传播275
6.3.2 地球曲率的影响279
6.3.3 大气不均匀性的影响280
6.3.4 衰落与多径效应282
6.4 多址技术284
6.4.1 频分多址(FDMA)284
6.4.2 时分多址(TDMA)286
6.4.3 码分多址(CDMA)288
6.5 扩频技术291
6.5.1 直接序列扩频(DS-SS)293
6.5.2 跳频扩频(FH-SS)299
6.6 无线信息传输网络303
6.6.1 无线数据网303
6.6.2 公众移动通信网(无线蜂窝系统)309
6.6.3 专用移动通信网(无线集群系统)319
小结328
习题330
附录A 概率积分表332
附录B 误差函数表333
附录C 随机噪声分析335
C.1 高斯型白噪声335
C.1.1 理想白噪声335
C.1.2 限带白噪声336
C.2 窄带高斯噪声338
C.3 余弦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341
参考文献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