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胡适大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胡适大传 上
  • 朱洪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1850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胡适大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篇(904年—1891年12月)3

一 唐昭宗后裔3

卷一 开山劈水(1891年12月—1919年12月)3

二 错开八字8

三 前世姻缘11

第二章 少儿时代(1891年12月-1904年2月)13

一 识字读书13

二 胡传“病”死之谜16

三 收藏小说18

四 供奉孔夫子23

五 给本家姐妹说《聊斋》25

六 订婚28

一 梅溪学堂31

第三章 上海求学(1904年2月-1910年9月)31

二 拒绝考试35

三 澄衷学堂36

四 中国公学得了一个好学生40

五 脚气病42

六 英文教师44

七 落魄47

八 拘留了一夜51

九 去国54

第四章 康乃尔大学(1910年9月-1914年6月)57

一 选择学农57

二 信美非吾土62

三 人生趋其终,有如潮趋岸64

四 弃农学文66

五 羁人游子70

六 任叔永、杨杏佛到绮色佳73

七 真吾妇人75

八 树乐观之哲学78

九 孔教问题81

十 获勃朗宁征文奖85

十一 凭汝寄相思87

第五章 康乃尔大学研究院(1914年6月—1915年9月)92

一 参观西方婚礼92

二 人生如树花同发96

三 知识上的伴侣99

四 百年四去一106

五 与韦莲司的“礼仪”冲突110

六 举世非之而不顾119

七 韦莲司谈江冬秀122

八 与韦女士约127

九 文学革命的结胎130

第六章 哥大佛纳儿得馆(1915年9月—1916年7月)135

一 迁往纽约135

二 婚约无悔138

三 且让我们企盼142

四 文学革命何疑145

五 几番游子梦中回150

一 决不返古155

第七章 纽约海文路92号(1916年7月—1917年5月)155

二 文学革命八条件161

三 其陈女士乎166

四 文学改良刍议171

五 陈独秀:盼足下早日回国174

六 初见陈衡哲176

七 博士论文181

第八章 归国(1917年6月-1917年9月)186

一 吾乡真在何处186

二 东京会友192

三 相见时难194

四 江冬秀拒不相见198

五 母亲做的搨果真好吃203

第九章 完婚(1917年9月-1918年2月)205

一 初到北大205

二 和二哥谈婚礼214

三 洞房月夜216

四 扫岳母吕夫人墓219

五 回北京221

第十章 文学革命(1918年2月—1918年11月)225

一 成美学会225

二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29

三 斧头敲凿子,凿子敲木头233

四 补喜酒238

五 容人以讨论242

六 《中国哲学史大纲》245

七 骑驴游西山248

八 叫于春啼于秋252

第十一章 “五四”前夕(1918年11月—1919年4月)258

一 先母病殁258

二 与钱玄同的争论268

三 无根据的谣言271

四 儿子出世273

五 杜威夫妇到上海278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1919年5月—1919年12月)283

一 陈独秀被捉进官里去了283

二 《每周评论》善后289

三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主义”293

四 我的儿子296

五 辜鸿铭的威胁298

六 毛泽东《民众大联合》眼光远大302

七 山西吟月305

八 新思潮的意义309

九 辞去代理教务长311

十 孙中山声援新思潮312

卷二 荆天棘地(1920年1月—1930年11月)317

第一章 《新青年》时代的结束(1920年1月—1921年2月)317

一 “人”比“官”格外可贵317

二 一年来的成功322

三 钟鼓寺14号324

四 《〈水浒传〉考证》327

五 女儿“素斐”出世329

六 为吴辟畺担保332

七 只有提高才能真普及334

八 编写“国故丛书”336

九 改变《新青年》性质的三个办法340

第二章 考察商务印书馆(1921年2月—1921年9月)345

一 《读书杂志》的缘起345

二 《〈红楼梦〉考证》348

三 呜呼苏梅352

四 饭碗风潮356

五 杜威夫妇走了359

六 考察商务印书馆362

七 鸡鸣寺吟诗367

八 安庆讲学369

九 郭沫若颇有才气372

十 忙于招生375

十一 可以大好色378

十二 最讨便宜的婚姻381

第三章 《努力》周报创刊(1921年9月—1922年5月)386

一 选举教务长386

二 兰花草390

三 老怪物辜鸿铭滑稽可喜393

四 章太炎:所失非独武断而已396

五 好政府主义398

六 再办一个《努力》401

七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404

八 《国语文学史》410

九 不好拉入研究系头头412

十 《努力》周报出版415

第四章 我的歧路(1922年5月—1922年11月)419

一 《我们的主张》419

二 废帝溥仪约见427

三 我的歧路430

四 夜话沈尹默的“诡计”435

五 割肿块438

六 周氏兄弟最可爱442

七 为陈独秀案出点力446

八 鲁迅:白话生长的关键448

九 陈独秀:吾兄何妨躬自实行为天下倡455

十 北大收讲义费的学潮461

第五章 旧病复发(1922年11月—1923年6月)465

一 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465

二 旧病复发469

三 爆得大名473

四 批驳梁漱溟477

五 幽会曹佩声481

六 与郭沫若、郁达夫的误会484

第六章 神仙生活(1923年6月—1923年11月)487

一 烟霞山月487

二 南高峰看日出491

三 和曹佩声寻梅花树493

四 神仙生活的结束499

五 郭沫若醉酒吻胡适503

六 那壮丽的日出消失了505

七 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510

第七章 续办《努力》(1924年1月—1925年12月)513

一 从来不曾这样懒过513

二 禁售《胡适文存》520

三 陈独秀“讼棍的行为”524

四 反对逐去溥仪527

五 善后会议风波531

六 陈独秀的“挤香水”535

七 江冬秀:胡适没有良心啊!539

八 《晨报》不该烧吗?544

一 英庚款调查团548

第八章 欧游(1926年1月——1927年5月)548

二 遇见蔡和森555

三 拈花微笑558

四 对苏联的新看法561

五 海外读书杂记566

六 魂牵梦系韦莲司571

七 蒋介石是“可以得着我的同情的”574

第九章 上海寓公(1927年5月—1928年4月)578

一 成仁周年纪念歌578

二 不附和“党化教育”583

三 千里为官只为财587

四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589

五 以理杀人594

六 陈衡哲的《洛绮思》599

七 游庐山601

八 为什么考证《红楼梦》606

第十章 中国公学校长(1928年4月—1929年5月)609

一 中国公学校长609

二 你就是反革命613

三 发现了胡大哥的日记617

四 罗尔纲到中国公学621

五 办《吴淞月刊》625

六 赴梁启超大敛629

七 《小哥儿俩》632

一 开罪政府634

第十一章 人权与约法(1929年6月—1930年11月)634

二 爱情岂是做买卖640

三 蒋梦麟的“奉令警告”644

四 王云五的《四角号码检字法》647

五 反驳冯友兰650

六 走江湖的博士655

七 北平演讲658

八 本乡人口变化661

九 中公学潮664

卷三 羁人倦旅(1930年11月—1946年7月)673

第一章 北大文学院长(1930年11月—1931年9月)673

一 向胡汉民讨说法673

二 开除罗隆基风波678

三 北大文学院院长680

四 罗隆基:家事依然一塌糊涂685

五 莎翁全集翻译688

六 六七年来无此欢691

第二章 “九一八”以后(1931年9月—1932年12月)695

一 徐志摩之死695

三 无意于实际的政治700

三 我自临风私祝704

四 《独立评论》出版706

五 推荐千家驹710

六 李大钊的遗书713

七 不见当年起屋人715

八 请将陈独秀案付司法审判717

九 初见蒋介石720

第三章 民权保障同盟(1933年1月—1933年11月)723

一 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盟723

二 视察北平监狱725

三 惟有自由出会728

四 热河失陷以后731

五 韦莲司:我保证你得到宁静735

六 有如饥者之于食739

七 再忍受一次别离之苦742

八 船上的生活真舒服746

第四章 唱低调(1933年11月—1934年12月)750

一 请你恕我的胡说750

二 和苦茶先生755

三 探望陈独秀757

四 无为的政治760

五 文木先生的位置763

六 多近于肉麻765

七 江冬秀——好一个强毅的人768

八 任、陶、丁的笔墨官司771

九 陈衡哲与胡适774

十 汪精卫:我低头挨骂777

一 香港演讲781

六 海外奇遇781

第五章 充分世界化(1934年12月—1935年12月)781

二 陈独秀:可叹者诸先知觉785

三 般若宗革了楞伽宗的命787

四 胡适之的自责主义790

五 充分世界化794

六 “不净观”797

七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800

八 “一二·九”运动803

九 丁文江中毒805

第六章 出山要比在山清(1936年1月—1936年12月)809

一 丁文江去世809

二 朋旧雕丧812

三 出山要比在山清815

四 故宫盗宝风波817

五 敬告宋哲元先生820

六 系统太整齐了,反而可疑823

七 我总是想着你826

八 鲁迅有他的长处829

第七章 和平努力(1936年12月—1937年9月)833

一 张学良“叛国”833

二 戴东原“作伪实可恶”837

三 做书不可学时髦840

四 《独立评论》风波842

五 跳出政府机关845

六 蒋介石:甚盼行前能到庐一畅谈850

七 庐山谈话会853

八 走万里路859

第八章 逼上梁山(1937年9月—1938年10月)863

一 为谁万里御风行863

二 韦莲司:你的生命注入到我的血管里868

三 惟一想结婚的人871

四 结婚20年的纪念876

五 只剩自己一个人了879

六 逼上梁山884

七 徐新六遇难888

八 先行视事890

第九章 过河卒子(1938年10月—1940年12月)895

一 做了过河卒子895

二 汪精卫出走901

三 还可以做工二三十年904

四 送《藏晖室札记》给韦莲司908

五 胡思杜成天疯玩912

六 胡祖望进康大工学院915

七 天上下来的人918

八 十三个博士名誉学位923

九 中央研究院新院长选举风波926

十 七副象牙挖耳930

十一 不要耳朵软,存棉花933

十二 特任大官与闲曹936

十三 借款成功940

第十章 驻美大使卸任前后(1941年1月—1942年9月)944

一 曹佩声:我如何忘记944

二 新四军事件948

三 陈独秀老而多病950

四 半部论语总有个“娘家”953

五 太平洋局势大变956

六 飞短流长959

七 恋栈961

第十一章 《水经注》案(1942年9月—1945年7月)965

一 和陈独秀题诗965

二 引书忌靠记忆力968

三 “大头”与“求骏骨”970

四 《水经注》案未成定谳974

五 天假之缘977

七 老妪能解985

八 成如容易最艰辛989

九 哈佛大学讲《中国思想史》995

十 助我终朝捆破书998

十一 出席联合国大会1001

第十二章 归国(1945年7月—1946年7月)1004

一 亚洲文化之惟一代表1004

二 给毛泽东的信1009

三 众望所归1012

四 695号胜利勋章1014

五 汉贼不两立1016

六 船期未定1020

七 我又离开美国了1024

卷四 落拓海外(1946年7月—1962年2月24日)1031

第一章 北大校长(1946年7月5日—1947年3月)1031

一 十年惜别离1031

二 出席国大1036

三 沈崇事件1038

四 蒋先生问下文1041

第二章 疏导政治(1947年3月—1947年12月)1047

一 不能参政的苦衷1047

二 疏导政治1054

三 青年人的苦闷1059

四 “胡不适”与十年教育计划1062

五 《独秀丛著总序》1067

六 我是小股民1070

七 不能出任行政院长1073

第三章 北大学潮(1948年1月—1948年9月)1077

一 要个个争先1077

二 我不过是只纸老虎1082

三 胡适的胡说1084

四 北大学潮1087

五 老拳1092

第四章 在大陆的最后日子(1948年9月—1949年4月6日)1097

一 气凛凛兮秋风1097

二 天翻地覆中的纸堆生活1100

三 根株浮沧海1103

四 辞总统府资政1108

第五章 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1949年4月—1952年11月)1111

一 拒绝任“外交部长”1111

二 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1118

三 斯大林策略下的中国1121

四 傅斯年逝世1125

五 清算“胡适思想”1128

六 还愿1131

第六章 天涯游子(1952年11月—1954年4月)1134

一 今天好像是做新娘子1134

二 努力做徽骆驼1139

三 总统对我太好了1142

四 好的传记文学不一定是忠实的1144

五 参加一届三次“国民大会”1147

第七章 美国寓公(1954年4月—1958年4月)1152

一 吴国桢“存心说诳”1152

二 胡适的幽灵1156

三 张爱玲如对神明1158

四 毛泽东:新文化运动胡适是有功劳的1164

五 加州讲学1168

六 割去十分之六胃1172

七 胡思杜来信1175

八 “中央”研究院院长1178

九 口述自传1182

第八章 初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58年4月—1959年3月)1188

一 到台湾任职1188

二 韦莲司临别赠礼1195

三 南港新居1198

四 将来的希望是回大陆1200

第九章 老之将至(1959年3月—1960年2月)1206

一 损害国家名誉的大案子1206

二 割去背上的瘤1211

三 从速修改著作权法1215

四 夏威夷讲学1218

五 交友以自大其身1220

六 盼望蒋先生不做第三任总统1224

七 看了《封神榜》,到老会说诳1228

八 学人的背影1231

九 与影竞走1237

第十章 失望(1960年2月—1960年12月)1241

一 反对蒋介石连任总统1241

二 心脏“警报”1244

三 学人往来的风范1247

四 替胡祖望说几句话1249

五 文章越短越难写1254

六 不作中国民主党发起人1257

七 一定为先生磨一次墨1259

八 西雅图会议1262

九 雷震被捕1265

十 无私而又体贴的关爱1270

十一 周汝昌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好“徒弟”1275

十二 老年终自望河清1280

第十一章 最后的学术生涯(1961年1月—1961年6月)1285

一 研究禅宗30年的心得1285

二 搞钱风气真坏1289

三 影印“程乙本”《红楼梦》1293

四 几乎成了“绝命书”1296

五 在福州街26号休养1299

六 “劫”曹雪芹画者是谁1302

第十二章 哲人遽蒌(1961年6月—1962年2月24日)1307

一 遗嘱藏在小皮箱里1307

二 万山不许一溪奔1314

三 陈独秀早年思想大都很浅薄1317

四 江冬秀回台湾1320

五 送李敖一千元1325

六 每篇寿序都使我看了脸红1327

七 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1334

八 建议院士“谒见总统与夫人”1338

九 远道来看先生1341

十 一代沉哀1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