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
  • 王炳照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780645759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言1

第一章 古代传统教育的形成和发展7

第一节 儒学教育传统的主体地位8

一、伦理型的教育价值观9

二、“德上艺下”的教育内容观16

三、“内求”、“外铄”的教育途径论21

第二节 古代传统教育的办学体制27

一、官学的产生与演进27

二、官学的管理体制31

三、私学的发展与管理体制36

四、书院的发展与管理体制39

第三节 古代传统选士制度的演进43

一、前科举时代的选士制度43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49

三、科举制度评析53

第四节 古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58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58

二、“早谕教”及传统胎教61

三、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63

四、家训——传统家庭教育的特殊形式67

五、传统家庭教育的局限性70

第五节 古代传统社会教化的地位和途径72

一、传统社会教化的地位73

二、传统社会教化的途径75

三、传统社会教化的经验教训83

第二章 教育近代化的启动86

第一节 古代传统教育的危机与变革86

一、经世致用思潮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87

二、太平天国与传统教育的变革94

三、洋务思潮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改革主张98

四、维新思潮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主张103

第二节 西方教育的引入与传播110

一、传教士与教会教育110

二、《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教育118

三、西学与洋务教育121

四、新学与维新教育132

第三节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140

一、晚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140

二、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146

第三章 教育近代化的展开157

第一节 教育近代化思想的发展158

一、辛亥革命后教育的进步与反动159

二、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勃兴167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与发展185

第二节 教育近代化的全面展开203

一、近代教育制度的演进203

二、近代教育管理体制趋向完备212

三、近代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19

四、近代学校的课程与教学227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232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举措233

一、确定教育方针233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240

三、教育法令法规陆续出台247

四、提倡“新生活”运动262

第二节 各派教育家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263

一、陶行知主持的生活教育实验264

二、黄炎培倡导的职业教育和进行农村改进实验270

三、雷沛鸿在广西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273

四、晏阳初、梁漱溟进行的平民教育实验和乡农学校实验276

五、陈鹤琴进行的学前教育实验281

第三节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286

一、台湾日据时期的殖民地教育287

二、东北沦陷时期的奴化教育292

三、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汉奸政权推行的奴化教育296

第四节 各级各类教育的曲折发展300

一、国民政府初建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301

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区教育的发展306

三、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败亡时期的教育309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建设与改革31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12

一、中国共产党内关于教育方针的一场论争313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328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35

第二节 干部教育体制的确立与改革342

一、干部教育体制的确立342

二、干部教育体制的改革349

三、干部教育开始建立正规制度357

第三节 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362

一、社会教育初创时期的组织与形式363

二、社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368

三、社会教育范围的拓宽和开始建立正规制度373

一、创建全新的小学教育379

第四节 改革普通教育的探索379

二、普通教育的重大改革385

三、普通教育走向正规化395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402

一、徐特立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403

二、吴玉章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405

三、成仿吾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407

第六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410

一、教育工作必须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411

二、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14

三、教育应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要坚持群众路线418

四、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建立文教统一战线421

后记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