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
  • 王春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949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教育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一、制度化的产物:我国学前课程产生的背景2

(一)学前课程产生的社会基础3

(二)学前课程产生的思想基础4

二、清末民初的学前课程设置11

(一)癸卯学制与清末学前课程11

(二)民国初期的学前课程15

三、几所典型的幼稚园课程述略17

(一)湖北武昌蒙养院17

(二)湖南蒙养院19

(三)严氏蒙养院21

四、清末民初学前课程的特点22

(一)“中体西用”教育指导思想下的学前课程22

(二)学前课程实施的注入式教学方法24

(三)浓厚的日本化特性25

(四)学前课程辅助家庭教育的取向27

第二部分: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1919—1948)——20世纪20、30年代的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一、文化教育思潮勃兴下的20世纪20、30年代的学前课程变革31

(一)观念的先导与舆论的准备:五四时期教育革新浪潮下对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批判及儿童公育思潮的勃兴31

(二)自觉、主动的选择——学前课程变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选择34

(一)学前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及非科学化弊端的严重性38

二、20、30年代学前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因38

(二)制度的支撑:1922年我国学制的改革支撑和促成了学前课程的变革41

三、旧中国学前课程寻求本土化、科学化变革的实践研究42

(一)南京鼓楼幼稚园课程的试验研究43

(二)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课程编制试验研究46

四、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探索的理论研究49

(一)幼稚园课程的实质是儿童的经验、活动或儿童的生活50

(二)幼稚园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儿童身心的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国民服务51

(三)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幼稚园课程内容53

(四)幼稚园课程的特点56

(五)编定幼稚园教材的标准57

(六)幼稚园课程组织的整体性59

(七)幼稚园课程的评价61

五、本时期学前课程变革的重要成果——《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内容分析62

(一)《幼稚园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指导思想63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64

(三)课程标准反映了本土化幼稚园课程探索试验的成果67

六、对本时期学前课程变革的分析与评价69

(一)理论方面的价值69

(二)实践方面的价值78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79

一、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84

(一)社会性质的变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84

(二)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趋同:向苏联学习,重建课程体系85

(三)价值的差异,观点的悖逆:对“活教育”理论及单元课程的批判88

二、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92

(一)主张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92

(二)提出了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95

(三)注重知识系统化与作业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97

(四)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01

(五)重视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103

(六)把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105

(七)课程组织上的学科课程与实施上的分科教学107

三、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中对各学科课程的研究108

(一)各学科的目标与内容109

(二)教学方法111

(三)体现的特点112

(一)《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的内容特点与分析114

四、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成果分析114

(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的内容特点与分析116

(三)《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的内容特点与分析119

五、对本时期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分析与评价124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124

(二)知识形态的课程观126

(三)社会需要的课程价值取向127

(四)学前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形成新中国本土化的学前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128

(五)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计划,实施预设课程130

(六)重视儿童的集体主义教育131

(七)确立有目的、有计划的分科教学模式及教学的作业形式132

(八)课程变革的局限性134

第四部分:中国学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1976—2003)——80年代以来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发展一、80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动因140

(一)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的需要140

(二)教育价值观的变化——由“应试教育”向“素质142

教育”的转变推动学前课程的变革142

(三)学前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课程进一步的变革145

(四)儿童发展的优先权与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147

二、学前课程变革的指导思想149

(一)儿童发展的整体观149

(二)儿童主体观150

(三)整合教育观152

(四)活动与建构教育观154

(五)儿童生态观156

(六)可持续发展观158

(七)终身教育观160

(一)80年代幼儿园学科课程的研究162

三、学前课程变革的内容及其检视162

(二)学前课程的理论研究165

(三)从文本看学前课程思想的变革——对五种学前课程文本的分析183

四、本时期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特点分析198

(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198

(二)注重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品质的培养200

(三)力求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03

(四)注重为儿童创设良好、丰富的活动环境205

(五)强调质性评价,形成全新的学前课程评价理念207

(六)注重预设的课程与生成课程的统一211

(七)开发、构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213

(八)推行行动研究法,教师成为研究者215

(九)初步形成学前课程理论体系与多样化学前课程实践模式217

(十)存在的问题219

第五部分: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规律与思考226

一、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基本特点226

(一)发展与变革受各种教育流派的影响,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相关226

(二)变革的主线——在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引进与本土化228

(三)变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231

(四)百年变革中主流知识观的嬗变234

(五)研究范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意义不断地在动态过程中建构241

(一)观念的变革是学前课程变革的先导与前提244

二、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经验教训)244

(二)学前课程变革中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之间的悖逆247

(三)学前课程变革的内在机制——继承与创新253

三、我们的思考257

(一)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再定位258

(二)学前课程内容的构建:基于儿童是课程主体及选择课程知识两种尺度的考虑272

(三)学前课程教学活动:走向师幼的交往及对话282

(四)学前课程的实施更应强调真实兴趣的激发,游戏的乐趣,情感的体验297

结语:我们感叹,我们也欣慰!303

主要参考文献306

后记312

第一部分:学习、模仿日本模式的清末民初学前课程(1903—1918

第三部分:新中国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发展(1949—19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