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基础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家奇,李艳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32000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基础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1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目录1
二、教育科学及其体系4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8
一、教育学的产生8
二、教育学的发展17
一、教育学的性质22
第三节 教育学的性质与价值22
二、教育学的价值23
第四节 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29
一、历史研究法29
二、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33
三、教育科学比较法51
四、教育实验研究法56
一、教育的含义70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教师的产生70
第二章 教师与教育70
二、教育的起源73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教师职业的形成76
第二节 教育制度化与教师职业的发展85
一、教育的制度化85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90
第三节 教育的功能与教师的地位作用98
一、教育的功能99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20
第四节 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123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123
二、教师的职业形象126
第三章 课程与课程论131
第一节 课程131
一、课程的概念131
二、课程的类别133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39
一、什么是课程论141
第二节 课程论141
二、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143
第三节 课程目标146
一、什么是课程目标146
二、课程目标的功能149
三、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149
第四节 课程内容152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152
二、课程内容的体现形式156
第五节 课程评价167
一、什么是课程评价167
二、课程评价的方法167
三、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168
第六节 课程设计171
一、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171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73
一、教学的概念182
第一节 教学及其组织形式182
第四章 教学与设计182
二、教学组织形式186
第二节 教学模式193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194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195
三、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197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204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207
第三节 教学设计207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与程序209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11
四、教案的编写235
第四节 教学技能238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238
二、教学技能分类239
三、微格教学241
一、教学原则概述248
第五节 教学原则248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应用249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改革及其发展趋势263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介263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263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265
第二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内容267
一、课程改革目标267
二、课程结构268
三、课程标准269
四、教学过程270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271
六、课程评价272
七、课程管理273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273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274
一、教师的角色改变275
第三节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275
二、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276
三、教师需要新的技能279
四、教学策略需要改变280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发展281
一、课程理论流派281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287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295
第五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95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306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308
第六章 学生与学习312
第一节 学生与学习的含义312
一、学生的概述312
二、学生的属性313
三、学习的含义317
第二节 学生的地位与发展320
一、学生的地位320
二、学生的发展323
一、学习过程的概念328
二、学习过程的特点328
第三节 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328
三、学习过程的阶段330
四、学生评价332
第四节 学生学习方法与指导333
一、学习方法的概念333
二、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334
三、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与指导336
第七章 道德教育344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内涵344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344
二、道德教育的意义346
三、道德教育的任务349
四、道德教育的内容351
一、道德教育过程概述362
二、道德教育过程的特点362
第二节 道德教育过程362
第三节 道德教育的原则368
一、道德教育原则的含义368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道德教育原则369
三、道德教育的途径378
第四节 道德教育的方法381
一、道德教育方法的含义381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道德教育方法382
一、班级与班集体394
第八章 班级管理394
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394
二、班主任395
第二节 班级的组织与管理398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398
二、班级的组织与管理399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内容与方法407
一、班主任工作的任务407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408